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核武擴張時代》中國增速最快擁600枚核彈頭,5年後洲際飛彈部署與美俄並駕齊驅

風傳媒

更新於 06月16日06:33 • 發布於 06月16日06:35 • 王秋燕
中國積極擴充核武、洲際彈道飛彈。圖為2019十一國慶大閱兵、解放軍、東風-100。(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積極擴充核武、洲際彈道飛彈。圖為2019十一國慶大閱兵、解放軍、東風-100。(資料照,美聯社)

俄烏戰火未熄、中東戰雲密布,而比地緣衝突更令人擔憂的是,全球核武時代正加速捲土重來。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發布的《2025年年鑑》報告,全球9大擁核國不僅全面升級核武庫,原先持續下滑的全球核彈頭總量,更在冷戰結束30年後首度出現反彈拐點。中國是推升這波核武擴張曲線的最大動力,近2年核彈頭數暴每年增約100枚,現已累積至600枚。
儘管中國尚未實際部署彈頭,但在北方沙漠與東部山區早已密集興建、甚至接近完成約350座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SIPRI預估,若照此速度發展,中國至2030年將可能在洲際飛彈部署上與美俄並駕齊驅,儘管總彈頭數仍暫時落後。但與此同時,中俄美三國核態勢全面對峙,讓全球軍控協議形同虛設,核談判空轉,戰略穩定失速。
「全球核武減量的時代正在終結。」SIPRI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畫副研究員、FAS(美國科學家聯合會)核資訊主任克里斯滕森(Hans M. Kristensen)直言,「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核武庫擴張、核威脅語言升高,以及軍備控制協議的棄守。」

印度、巴基斯坦擦槍走火,虛假訊息差點引爆核戰

近期,印度與巴基斯坦邊境爆發短暫武裝衝突,戰火波及多處核設施。SIPRI研究員科達(Matt Korda)指出:「這場衝突混雜軍事打擊與第三方散布的虛假訊息,一度使情勢接近核臨界點。」他警告,此案例足以對全球所有欲加強核威懾的國家提出警訊。

印度目前部署約180枚核彈頭,並正積極發展多彈頭載具與高精度投射技術。巴基斯坦則維持約170枚,同時強化核材料生產與投射系統。雙方持續升級戰略能力,讓整個南亞宛如懸掛在核引信上的火藥桶。
北韓方面,目前擁有約50枚核彈頭,且裂變材料儲備足以再製造40枚以上。其核試與飛彈技術日益成熟,正以極快速度擴張核產能。而從未公開承認擁核的以色列,儘管保持模糊戰略,但外界普遍認為其核設施正進行現代化升級,擁彈數推估為90枚。

歐洲核潛戰略再啟,英法強化海基威懾

在美中俄競爭升溫的背景下,其他核武國也無不加速更新戰略基礎。英國已批准建造4艘新一代核動力潛艦;法國則持續研發第三代彈道飛彈核潛艦(SSBN)。這類海基威懾系統意味著即使陸地被攻擊,仍能從海上進行「二次打擊」,構成核戰略「致命保險」。(推薦閱讀)以色列襲擊伊朗,川普擋斬首計畫 納坦雅胡究竟想要什麼?

朝鮮、以色列、印巴等區域性核武國則構成另一種不穩定,小規模衝突即可引發大規模戰略反應。當這些國家的政治危機、軍事誤判或外部干預交織,核戰的門檻可能比外界以為的低得多。
全球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核擴張時代:不再是冷戰式對峙,而是碎片化的多重競賽。從中國沙漠中的飛彈井、到南亞邊境的擦槍走火,從以色列的模糊政策到北韓的明示挑釁,軍控與信任正一點一滴流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