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退出WHO與巴黎協定、終止出生公民權、限制跨性別參軍、限制移民政策 上任第一天,川普做了好多事

DQ 地球圖輯隊

更新於 01月23日14:03 • 發布於 01月22日13:18 • 陳愷昀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Photo: The White House
Photo: The White House

「第一天,我存在,第一次呼吸暢快」當我們揣想川普上任第一天的心情,腦中不自覺飄出這段旋律,雖不知川普是否呼吸暢快,畢竟這已不是他第一次就職,也非第一次簽署行政命令。這次,他又大刀闊斧帶來了什麼樣的政策改變呢?

川普2.0 新政策、新方向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式宣誓就任後,迅速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展開一系列政策行動,內容涵蓋移民、氣候、能源、公共衛生、性別議題、公務員制度改革及國際組織關係等多個領域。具體措施包括加強美墨邊境管控、再次退出《巴黎協定》、取消多元性別政策等,充分展現其保守主義色彩,並試圖全面推翻前總統拜登政府的核心政策。部分命令還可能挑戰現有法律、甚至是憲法詮釋,可行性令人質疑,實施過程可能將充滿阻力。

  • 【延伸閱讀】美國總統的行政命令是什麼?只要簽下去就有效嗎?

廢除拜登任內的78項政策

首先,川普總統在就職當天就一口氣撤銷拜登政府的78項行政行動,涉及種族平等、氣候變遷、移民、藥品價格調控等諸多領域。

例如,他撤銷了拜登允許跨性別軍人服役的命令。美國兩黨對待LGBTQ+群體的態度存在顯著差異,社會對跨性別議題的看法也在不斷變化,但美國跨性別參軍的政策在過去幾年經歷了多次重大轉折,反映了美國社會對性別多元化議題的複雜態度。

【延伸閱讀】「陪在退伍軍人身邊」美軍醫療保險將涵蓋性別重置手術費用

在歐巴馬總統任內,美國軍方首次對跨性別人士參軍持開放態度,政府也為跨性別軍人提供了必要的醫療保障,包括性別重置手術。2016年,五角大廈宣布,符合條件的跨性別人士可以公開身份參軍。川普總統上任後,於2019年發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禁止跨性別人士參軍。他認為,允許跨性別人士參軍會給軍隊帶來過多的負擔,並影響戰鬥力。然而此禁令引發社會反彈和法律挑戰,許多人認為,這一禁令是對跨性別群體的歧視,違反了平等保護原則。拜登總統上任後,立即簽署行政命令,廢除了川普時期的禁令,允許跨性別人士再次公開身份服役,並恢復了對跨性別軍人的醫療保障。

這次,川普2.0又再度撤銷了拜登總統任內的命令。

2021年1月25日,時任總統拜登上任第五天便取消了針對跨性別者軍人的限制。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2021年1月25日,時任總統拜登上任第五天便取消了針對跨性別者軍人的限制。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終止美國的出生公民權

在移民政策方面,川普總統採取了強硬立場。他宣布美墨邊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下令美軍部署邊境,並恢復了所謂的「留在墨西哥」政策,要求尋求庇護者必須在墨西哥等待聽證。

最令人吃驚的是他簽署的一項命令:美國政府將不再承認非法移民在美國境內所生子女的公民身份(birthright citizenship)。該命令同時禁止持臨時工作、學生和旅遊簽證的外國人在美國境內所生子女獲得出生公民權。這項命令「重新詮釋」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並受其司法管轄」這一詞句。第十四修正案賦予幾乎所有在美國領土出生的人公民身份,而這項新命令則將非法移民的子女排除在外。

  • 【延伸閱讀】只有美國是這樣? 細數世界上採用屬地主義的國家

  • 【延伸閱讀】「下錨寶寶」惹惱亞洲人 美國政治人物一句話反映出的社會現象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2016年約有25萬名嬰兒在美國出生,父母是無證移民,這比2007年高峰時期下降了36%。到2022年,最新的數據顯示,美國有120萬名公民是由無證移民父母所生。但隨著這些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根據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的研究,如果取消「出生公民權」,那麼隨著這些在美國出生的無證移民子女逐漸長大並生育自己的後代,這將帶來累積的效應,最終到2050年,美國的無證移民人數將增至470萬人。

川普在接受NBC節目訪問時表示,他認為無證移民的孩子應該和父母一起被驅逐出境——即使他們是在美國出生的。去年12月,川普再次說:「我不想拆散家庭。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們一起送回去。」

不過,多數法律學者認為,川普總統無法透過行政命令終止憲法規定的「出生公民權」。「這不是他可以單獨決定的事情,」維吉尼亞大學法學院的憲法教授普拉卡什(Saikrishna Prakash)表示:「他正在做一件會讓很多人不滿的事,但最終這將由法院來決定。」

再次退出《巴黎協定》

在能源政策上,川普總統簽署了一封致聯合國的信函,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在首次總統任期中,川普便讓美國退出該協定,但在拜登總統任內,美國又重新加入。

  • 【延伸閱讀】美國退出《巴黎協議》 對國內外帶來什麼影響?

川普同時宣布美國進入「能源緊急狀態」,簽署多項命令擴大國內能源生產,包括鼓勵石油、天然氣和礦產開採,並暫停風力發電項目的相關行政審批。他還特別下令重新分配加州的水資源,以應對當地的旱災與野火問題。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簽署的一連串行政命令贏得了化石燃料產業的歡呼,但同時也引發美國盟友對全球氣候行動未來的擔憂。

2015年,各國承諾將全球氣溫升幅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攝氏度以內,這是一個避免最嚴重氣候影響的關鍵門檻。然而,科學家近日證實,2024年已成為超過該門檻的第一年,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作為歷史上累計排放最多溫室氣體的國家,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可能在這個關鍵的四年期內削弱全球減排努力。

圖為2017年,在宣布美國將退出並停止履行《巴黎協議》記者會上,川普以手勢強調到,根據 2015年的研究, 到 2100年的溫度只會上升攝氏 0.6度到攝氏 1.1度,相較起來根本微不足道。但是該研究團隊稍後出來反駁,指出這樣上升溫度的前提是「有在執行《巴黎協議》」。 路透社
圖為2017年,在宣布美國將退出並停止履行《巴黎協議》記者會上,川普以手勢強調到,根據 2015年的研究, 到 2100年的溫度只會上升攝氏 0.6度到攝氏 1.1度,相較起來根本微不足道。但是該研究團隊稍後出來反駁,指出這樣上升溫度的前提是「有在執行《巴黎協議》」。 路透社

重塑政府性別政策,只承認兩種性別

川普總統簽署命令,明確表示美國政府僅承認「男性與女性」兩性,性別認定將以出生時的生理特徵為準。相關命令要求停止使用性別認同代詞,並取消對跨性別者的聯邦資金補助,特別是終止監獄系統中的性別轉換治療。

此命令進一步指示司法部重新檢視2020年最高法院在Bostock v. Clayton County 一案中的裁決。該裁決將就業領域中的性別歧視擴展至性別認同與性取向,但川普要求重新制定相關政策,以限制裁決的適用範圍。同時,命令還規定,聯邦監獄管理局不得使用任何聯邦資金,為囚犯提供旨在改變外貌以符合異性特徵的醫療程序、治療或藥物。

這項行政命令可能對美國的教育體系帶來深遠影響。教育部將被授權懲罰那些承認性別認同的學校,例如允許跨性別女孩使用女生廁所、更衣室或參加女子運動隊的學校。同時,這也可能影響到要求教師使用學生偏好名字和代名詞的學校規範。

圖為 2016年10月,川普手拿彩虹旗,表達他對LGBT社群的支持。在競選期間,川普曾在言談間支持LGBT社群。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圖為 2016年10月,川普手拿彩虹旗,表達他對LGBT社群的支持。在競選期間,川普曾在言談間支持LGBT社群。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再次退出WHO

在國際關係方面,川普再次啟動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2020年,時任總統的川普因對世界衛生組織(WHO)處理covid-19新冠疫情的不滿,認為WHO在決策過程中過於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未能獨立客觀地處理疫情。於同年七月宣布,美國將退出WHO。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後,迅速推翻了川普政府的決定,重新加入了WHO。拜登政府認為,美國應該在全球衛生合作中發揮領導作用,並強調國際合作對抗擊疫情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分手倒數365天:川普揮別譚德塞 美國正式踏上退出WHO之路

美國是WHO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該組織最大的捐助國之一。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2022、2023年,美國總共捐款約12.9億美元,包括了自願性(Voluntary contributions)和強制性捐款(Mandatory contributions),前者捐款的數額通常由捐助國根據其意願來決定;後者則是根據WHO的規定,各會員國必須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如國家的收入和人口規模)進行的捐款。這些捐款金額通常是固定的,並且由WHO根據各國的財力確定。

2020年,3月9日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批評WHO「以中國為中心」,WHO幹事長譚德塞召開記者會回應,呼籲不要將病毒政治化。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2020年,3月9日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批評WHO「以中國為中心」,WHO幹事長譚德塞召開記者會回應,呼籲不要將病毒政治化。 美聯社 / 達志影像

在科技政策方面,川普對備受關注的TikTok問題採取較為緩和的態度,將禁令執行時間延後75天,給予其中國母公司尋找美國買家的機會。不過,此舉也引發部分共和黨議員的不滿。

川普總統還宣布特赦14名因2021年1月6日國會山莊事件被定罪的人士,並指示司法部撤銷其他相關案件的起訴。

  • 【延伸閱讀】「怯弱拿不回我們的國家!」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阻美國總統認證

2021年1月6日,時任美國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彭斯正在主持大選認證程序,準備宣布美國下一屆正副總統之際,國會卻闖入了大批川普支持者,讓他和議員們不得不暫時避走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2021年1月6日,時任美國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彭斯正在主持大選認證程序,準備宣布美國下一屆正副總統之際,國會卻闖入了大批川普支持者,讓他和議員們不得不暫時避走 路透社 / 達志影像

以上這些政策轉向都在川普總統就職首日公布,展現了新政府的施政方向。然而,多項政策已面臨法律挑戰,實施過程可能遭遇阻礙。這些政策是否能有效解決相關問題,或是否會加劇社會分歧,仍待觀察。

加入 DQ地球圖輯隊 LINE Notify ,一起看透全世界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的行政命令是什麼?只要簽下去就有效嗎?

參考資料:
Trump vowed to push schools to the right on gender and race. Now he can.4.1 million migrants: Where they’re from, where they live in the U.S.Trump signs executive order attempting to end birthright citizenshipTrump has vowed to end birthright citizenship. Can he do it?Trump just declared an ‘energy emergency.’ Here’s what it means.Here are the executive actions and orders Trump signed on Day 1What executive orders has Trump signed after taking offic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