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賽普勒斯與希臘簽署合作備忘錄,興建東地中海海底電纜

科技新報

更新於 2024年10月02日14:26 • 發布於 2024年10月03日08:00

歐洲要達成淨零碳排,奇想之一是中東北非沙漠設立大量太陽能、風能發電,綠電透過海底電纜傳輸到歐洲,看似天馬行空,如今卻有部分正在實現,就是從希臘到賽普勒斯,連至以色列的大海海底電纜(Great Sea Interconnector)。

大海海底電纜先前名為歐亞海底電纜計畫,總設計長度達 1,240 公里,若完工,會是世界最長海底電纜,最深處達 3,000 公尺深,也是全球最深海底電纜。總經費達 24 億歐元,若只計算希臘到賽普勒斯段也要 19 億歐元。

(Source:Sara Yard,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如今大海海底電纜跨出興建第一步,希臘與賽普勒斯 9 月底簽訂合作備忘錄,很快就會開始電纜興建。

賽普勒斯雖然有天然氣蘊藏,不過尚未開採,甚至也缺少天然氣接收站,導致島上電力是最貴發電之一:燃油發電供電,不僅成本高昂,仰賴進口重油也有潛在能源危機,若能成為電力傳輸中繼站,汲取部分電力就夠用,可使賽普勒斯電力成本大降,供電安全性也大為提升。

賽普勒斯每年出資 2,500 歐元共五年,資金來自碳權交易,不過賽普勒斯也要求說明清楚建造完成後賽普勒斯電價如何計算,以及如何因應地緣戰略風險,因土耳其支持賽普勒斯土裔,有介入可能性,成為此計畫最大風險因子。

(首圖來源:Stavros Ioannides, Press and Information Office,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