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近日宣布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打造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1座研發中心,捲起台灣社會千堆雪。外界最擔憂的就是台積電在美國的研發中心,到底在做什麼?是否將讓台灣半導體核心技術送出去?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甫從美國返台,今(6)日就和總統賴清德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向外界釋疑。到底關鍵細節在哪?
這場記者會,由賴清德率先開場,稱台積電魏哲家董事長跟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美國宣布的投資案,「是台積電的時刻、台灣的時刻,更是台美關係歷史性的時刻!」他收看那場記者會時,心中不自覺想起1912年蔣渭水的兩句話:樂為世界人,台灣名譽馨。百年後的今天,台灣終於一圓走進世界、得到世界肯定的夢想。
賴清德強調,台積電因每次的布局而強大、更有競爭力,也提供台灣企業更多國際合作的機會。從台灣產業發展路程來看,台灣的產業從西進、南向,再到北合,幾十年累積的實力,以讓台灣有足夠的自信跨越太平洋,東擴到美洲大陸,讓國家實力近一步發展、壯大。隨後接受媒體提問時,賴清德也說,此次台積電赴美的過程中,「政府並沒有感受到美國的壓力。」
賴清德強調,台積電因每次的布局而強大、更有競爭力,也提供台灣企業更多國際合作的機會。擷取自總統府直播
台積電加碼,美國客戶需求強勁是主因
魏哲家則分享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1000億美元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客戶的需求」,如同台積電赴日、德,以及4年前赴美一樣,都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現在加大投資,是因為美國客戶的需求量非常大,「現在已全滿,明年也滿了,後年要蓋的生產線也被定了,就這麼簡單。」
他說,在投資前,台積電已經做過非常多分析,也跟所有客戶溝通過,「發現他們的需求,台積電目前在美國的計畫不夠,沒辦法符合他們的需求,」因此才有了擴大投資的討論。除了客戶需求外,魏哲家坦言還有其他考量,包括成本、當地人才、水電等等,這些台積電都跟當地政府儘量合作,也跟當地院校合作,這跟台積電在台灣是一樣的道理。
魏哲家完整解釋美國研發中心
魏哲家進一步解釋台積電在美投資的研發中心,「台積電的生產線,尤其跟對手的生產線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台積電的生產線開始生產後,就會自己努力研發,繼續前進,我不客氣的講,我的對手沒有這份功力!」
生產線能有一定的研發能力,是台積電相較其他對手的一個巨大優勢,但是這裡的研發,做的並非半導體核心技術;而是核心技術做出來以後,實際量產的相關技術。
台灣人真正擔心的核心研發技術,則是2奈米、1.6奈米、1奈米等等先進製程,這部分大約有1萬人左右,是台積電往前進的力量,「這要相當大的努力,不是(美國廠)生產線1000人可以做出來的。」魏哲家說。
也因此,在量產技術研發方面,台積希望善用美國當地的人才,尤其美國人才素質佳,且客戶都需要台積赴美,「(美國廠)生產後,跟台灣一樣,自己要往前進,不必再靠台灣的研發往前進,這是台積電每一個生產線的特性。」
他也霸氣指出,雖然赴美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但這筆投資案不會排擠台灣的資本支出,「台灣,我們今年就要蓋11個生產線,美國的1000億美元會影響台灣11個生產線的前進嗎?不會,我們要繼續蓋,因為(供給)還不夠!」
魏哲家透露,為此,他昨天還請賴清德總統多幫忙,協助尋找土地,讓台積電在台灣的投資計畫能加速完成,這方面也獲賴清德的允諾。
魏哲家表示,他請賴清德總統多幫忙,協助尋找土地,讓台積電在台灣的投資計畫能加速完成。擷取自總統府直播
霸氣喊話不需要川普補貼
至於美國有無補貼?魏哲家說,「我們只要求公平,我們不怕競爭,因為台積電到哪個地方蓋生產線,我們永遠都是最棒的,不需要補助!」強調台積電並非是因有美國政府的補助,才赴美投資,而是客戶需求量真的太大。
他也說,台積電能成功,是因為能跟客戶互相配合,特別是台積電許多技術,都是跟客戶一起討論出來的,「客戶信任我們,我們也跟客戶一起努力、發展。」他強調,所謂的技術不是一家可獨自做出來的,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曾言,台積電跟供應商、客戶和自己本身,是一個大聯盟,「所以我們進步的特別快,這是我們贏別人的原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