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戒酒不能只靠意志力! 醫揭「酒癮是腦部疾病」:透過治療才會好

太報

更新於 2023年05月19日03:23 • 發布於 2023年05月19日03:23 • 胡順惠
酒精能導致200種以上的疾病或傷害。示意圖。資料照片
酒精能導致200種以上的疾病或傷害。示意圖。資料照片

飲酒不只傷身更可能造成他人危害,不過下定決心戒酒後,就會發現沒想像中容易,不只單靠意志力就能成功,酒癮其實是大腦疾病,可藉由精神科醫師評估,綜合評估身體狀況、病史、家庭環境等因素,安排最適當的藥物治療及心理支持,讓酒癮患者成功戒酒。

酒精能導致200種以上的疾病或傷害,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約300萬人死因與酒精有關,佔所有死亡人數的5.3%;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也早就將酒精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與輻射、菸草和石棉並列為最高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醫師李宜庭指出,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研究估計,全台約有2%至5%的成年人有酒精使用疾患,但酒癮患者往往不願意就醫,認為可以靠意志力控制飲酒,或要等到健康終於亮起紅燈才願意治療。

李宜庭說明,研究發現,酒癮是一種高度復發性、慢性的大腦疾病,患者大腦的酬賞迴路在疾病導致功能失調情況下,即使患者知道飲酒不好、再怎麼想戒酒,受傷的大腦只要受到誘發,還是會像剎車系統失靈的跑車一樣無法控制。

李宜庭進一步指,因酒癮具有其「生理」因素,單靠意志力是很難戒除,好比糖尿病患者表示要靠意志力把高血糖降下來、或跌倒骨折的患者表示要靠意志力站起來走路一樣天方夜譚。

戒除酒癮第一步就是藥物治療,過去只有disulfiram(戒酒發泡錠),但服用後飲酒,將會相當難受,導致許多患者擔心貪杯後的不適感自行停藥。

李宜庭說,現在有新型藥物可選擇,像是naltrexone(納曲酮、拿萃松)利用減少飲酒後興奮與刺激的效果來減少對酒精的渴求、acamprosate(戒酒妥、阿坎酸)則能調節神經功能、減少酒精戒斷的不舒服及對酒精的渴望,這兩種藥物即使不小心「破戒」,對於預防返回重度飲酒仍有效果。

戒酒也不能只單靠藥物,李宜庭指出,藉由「醫病共享決策」(SDM),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其身體狀況、病史、家庭環境等因素,與患者討論出最適合的藥物方案;她強調,酒癮是一種「可治療」的大腦疾病,就醫治療能讓戒酒的路走得更順遂。

《太報》關心您

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且呼籲國人酒後不開車,保護自己與他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