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們有著一雙迷人的藍眼睛,卻一度被認為已經絕跡。
藍眼地鳩是極危物種,野外僅剩11隻,不過,來自巴西、英國和美國的保育專家們,攜手展開了復育計畫,今年更成功孵化出3隻雛鳥,為物種延續帶來希望。
擁有肉桂色羽毛、翅膀上帶有藍色閃光的深棕色斑點,以及醒目藍色雙眼的藍眼地鳩,因極度稀有而被列為極危物種。
如今,保育人員正小心翼翼地用滴管餵食這些與指頭差不多大的雛鳥,期盼牠們能茁壯成長,為物種延續帶來希望。
切斯特動物園鳥類主管 歐文:「前年我們成功救出2顆蛋,並順利孵育,去年孵出1隻 而今年則是3隻,所以我們目前有6隻鳥,也就是3對雌雄個體,圈養在鳥類公園。」
藍眼地鳩曾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直到2015年才在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重新發現牠們的蹤跡。
在當地政府的許可下,巴西專家與來自英國與美國的保育團隊合作,從為藍眼地鳩設立的專屬保護區中採集鳥蛋,進行人工孵育與復育工作。
切斯特動物園鳥類主管 歐文:「牠們生活在相當嚴酷乾燥的環境中,但卻有著非常獨特的植物結構,牠們生活在白色石英砂的環境中,因此我們也盡可能在鳥舍內,重現這樣的環境,並建立飼養技術來照顧這些鳥。」
所幸藍眼地鳩的成長速度相當快,通常一歲內就能開始繁殖,讓保育人員對接下來的繁殖季節抱有高度期待。
切斯特動物園鳥類主管 歐文:「關鍵在於維持野外那極少數的種群,即便牠們的數量非常少,我想目前已知的數量少於20隻,這可能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非常珍貴 我們必須保護牠們,所棲息的獨特環境。」
除了圈養繁殖,保育團隊也積極保護藍眼地鳩僅存的野外棲地,並與當地社區合作,確保這些極度瀕危的鳥類不再受到威脅。
期盼有朝一日,能再次在野外看見藍眼地鳩自在翱翔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