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車業30強》歐特明年底挑戰IPO!讓小鵬汽車主動上門,它如何靠AI自動停車系統出海打天下?

數位時代

更新於 2021年04月29日04:41 • 發布於 2021年04月29日02:59

「小鵬汽車G3在2019年時獲得了i-VISTA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中自動泊車項目第一名,」歐特明商務開發經理曾怡舜驕傲的說,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作為提供小鵬汽車自動停車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歐特明的技術獲得了外界的肯定,他們同時贏過了BMW、賓士、Volvo跟特斯拉等參賽者,可謂競爭激烈。

曾怡舜_歐特明商業開發經理_2021_03_18_蔡仁譯攝-4 (1).jpg

2013年,歐特明創辦人吳錫慶率領一班來自華晶科技、華碩、HTC等公司的高手,以數位影像技術結合人工智慧(AI),開發智慧型攝影機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 ({{{ADAS}}}),在2015年以AR View底盤透視影像功能打進納智捷。

歐特明
歐特明創辦人吳錫慶。

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也找上門,希望歐特明能基於環景系統幫忙打造自動停車服務,而這項解決方案也讓歐特明成為小鵬汽車G3跟P7系列供應商,以「前裝(車輛原廠出廠前,即已搭載的零件設備)」成為小鵬汽車Tier 1(一級)供應鏈。

回想起選擇戰場的過程,曾怡舜就表示亞洲開車環境較美國市場複雜許多,尤其在地狹人稠的情況下,停車其實變成了一個艱困的挑戰。

「比起戶外,室內停車除了有柱子、人或動物等障礙物外,模糊的標示線也是挑戰之一,」曾怡舜進一步說明,過去習慣用「聲波」來達成自動停車的任務,不過在一望無際的停車場內,可能會遇到沒有障礙物而無法辨識的挑戰,造成汽車無法自動停車,因此歐特明選擇以AI(人工智慧)辨識系統來達到自動停車的目的。

不過,選擇以AI視覺辨識做環景系統的停車功能也一樣帶給歐特明挑戰。

曾怡舜說,首先鏡頭所能放置的位置偏低、視野跟駕駛座完全不同,每個AI訓練場景都必須要重新來過;此外,實際要讓AI能夠落地,就必須解決影像資料檔案過大的問題,「他們不能仰賴5G傳輸,必須自己具有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的功能。」

曾怡舜表示,自動停車的過程中每個影像的辨識跟決策都是分秒必爭,AI的訓練必須要非常紮實,才能即時讓機器判斷前方的問題點究竟為何、要如何進行下一步,因此,該怎麼做才能在不影響影像品質的情況下,讓終端裝置具備邊緣運算的能力,也是另一項挑戰。

延伸閱讀:數位專輯|揭秘台灣汽車供應鏈!產業30強大公開

所幸歐特明擁有自主開發攝像鏡頭、AI軟體等技術,確保硬體產品如何跟軟體系統相容,並達到最佳化表現,也正是擁有技術研發的實力,讓歐特明的解決方案能被汽車客戶所青睞。

但不只是產品技術,認證也是一大挑戰。「創業初期,我們也曾遇到因沒有認證而被客戶打槍的狀況,」曾怡舜說。

要成為汽車供應鏈的一環,通過各種認證確保產品能提供「平安回家」的最高宗旨,變成了必須的入場券,曾怡舜表示這可以從三個角度:工廠、車廠(客戶)以及產品來看。

以工廠來說,需要獲得IATF 16949的驗證,以確保出貨品質,這個規範不只是要求工廠該如何做產品設計、生產安裝、風險分析管理等,更重要的是還要連續12個月生產前裝產品,才有辦法拿到證書;此外,客戶也會做自己的稽核認證,「像我們就有通過納智捷、小鵬汽車的稽核認證,」曾怡舜說,有時客戶來稽核的是品質、有時候是生產機台,不同客戶的稽核認證標準也不一,需要各別去符合客戶的需求。

產品設計方面,曾怡舜說這些攝像頭放置在車的四角,或許會經歷劇烈的震動、會經歷高壓水柱(洗車)的衝擊,也可能有很多溫差的氣候考驗,因此需要依照不同的產品特性去進行不同測試,尤其對消費者而言,汽車是耐久財,沒有考慮到產品使用10年以上的設計,就無法滿足長期保固需求。

曾怡舜_歐特明商業開發經理_2021_03_18_蔡仁譯攝-9.jpg

目前歐特明最大客戶是中國市場的小鵬汽車,曾怡舜表示相對傳統汽車品牌如福特、賓士等,原生電動車對於創新應用的接受程度肯定更高,而這也是電動車品牌跟傳統燃油車有所差異的地方,因此,電動車品牌對於歐特明這樣想要切入汽車供應鏈的廠商來說,是相對有機會的。

築高護城河,把東西拆賣、站在對影像應用的優勢拓展更多客戶

當然雞蛋也不會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2020年歐特明創下了逾3億元的營業額,較兩年前成長約1倍,中國跟台灣市場的貢獻比率為8:2,不過接下來,在既有的技術上,歐特明也將業務拓展到歐洲一級供應鏈或是最上游晶片大廠。

以歐洲為例,為滿足歐盟接下來對商用車主動安全規範的需求,歐特明也已經與歐洲的一級大廠開發商用車車測盲區偵測警示系統(BSIS);日本市場則鎖定商用車的後裝(車輛出廠後,視車主需求再行安裝特定零件設備)市場,另外與晶片大廠合作開發前方碰撞預警功能,預計今年就會開始量產出貨。

接下來還有什麼機會?曾怡舜表示,他們也已經加入了鴻海MIH平台,看準的正是未來將有更多新的電動車品牌、甚至是對於AI影像辨識場景應用的需求浮現,而擁有技術的歐特明,將會是協助客戶運用AI影像辨識應用的神隊友,曾怡舜也透露,歐特明目前正積極規劃、力拚2021年底前能IPO(首次公開募股),在擁有了資金的挹注後,歐特明將能更專注於硬體、軟體技術的研發,迎戰電動車、自駕系統的浪潮。

歐特明

  • 成立:2013年
  • 主要產品:自動停車產品、無人代客泊車產品及前方ADAS產品等
  • 產業地位:2015年成功將自動停車系統打入中國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供應鏈

責任編輯:蕭閔云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