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在印尼的深耕之路,是一段跨越宗教、族群以及文化的行善歷程。
志工們也將這一份愛,傳承給子女, 一群年輕的慈濟第二代、第三代的孩子們,回到靜思精舍,和師公上人分享,在慈濟家庭中的成長與學習。
「我相信生命有一種力量。」
印尼的孩子們回來了,除了手語歌,還有這個,要和師公上人分享。
印尼慈青 鄧佳賢:「愛是代表所有人的愛,是父母的愛 是我兄弟姊妹的愛,是師公上人的愛 。」
印尼慈濟學校教育委員 蔡孟樺:「來(花蓮)之前,其實我有很認真想要稍微數一下,我們家到底有幾個(慈濟)委員。」
44歲蔡孟樺是慈濟印尼分會執行長劉素美的女兒,從小跟著媽媽做慈濟,在愛的環境中成長,目前是印尼慈濟學校的教育委員。
印尼慈青 何美玲:「目前我是北雅加達慈青的副會長。」
印尼慈青相當精進,在當地努力推動環保,積極參與關懷訪視,今年3月,萬隆慈濟志工準備一千多份的愛心便當,慈青們也走上街頭,協助發放。
「你的德行,依然在我心田。」
15歲的楊鎮傑從兩歲開始,就跟著媽媽做慈濟,回到花蓮尋根,大寮的出坡體驗,是一生的難忘回憶,回到印尼之後,常跟著志工們一起關懷弱勢。
證嚴上人開示(2025.06.17):「做好事救人,從小就培養他,你我現在也是同樣的一條路,就是善道 善道,對的事 做就對了。」
二代三代,傳承阿公、阿媽或者爸爸媽媽的慈濟精神,以愛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