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電影

【經典回顧】《惡靈戰警》15 週年紀念:即便是擁有強大瘋癲魔力的凱吉,也無法拯救骷髏騎士逃出輪迴

電影神搜

發布於 2022年02月09日07:36 • 龍貓大王通信

我們說過,《刀鋒戰士》(Blade) 可以說是 21 世紀超英雄電影風潮的先鋒,這部小而美的超英雄電影獲得了好口碑與不錯的票房,進而改變了某些觀眾對超英雄電影類型的看法。《刀鋒戰士》原本能製造出更大的改變,其中之一,就是引領《惡靈戰警》的誕生。沒錯,《惡靈戰警》原本會是超英雄電影類型的偉大革新者之一,但最終事與願違,《惡靈戰警》最後變成了不太一樣的電影。很多人甚至忘記了,這部 2007 年 2 月上映的電影,最近迎來了它的 15 週年上映紀念。

《惡靈戰警》。

《刀鋒戰士》的成功,在當時仍被認為不成氣候的超英雄電影圈,是件大事,對索尼影業來說特別如此。因為他們在 1992 年,向瀕臨破產的漫威娛樂買下了許多超英雄,他們當然想藉由《刀鋒戰士》團隊——導演史蒂芬諾瑞頓 (Stephen Norrington) 與編劇大衛高耶 (David S.Goyer),協助製作一套索尼影業的漫威超英雄電影。而《惡靈戰警》,就是索尼影業期望他們努力的新目標。而為什麼索尼選擇這位火焰頭騎士?可以看出索尼對《刀鋒戰士》的熱愛:火焰大哥與刀鋒哥一樣是面惡心未必善的反英雄,一樣生存在兩個世界的狹縫之中。

史蒂芬諾瑞頓(左)與大衛高耶。

如果妳對《刀鋒戰士》編導執導《惡靈戰警》這件事感到興奮,那麼當妳知道這對編導原本屬意的《惡靈戰警》男主角是誰,絕對會感到十分扼腕——先爆雷,不是尼可拉斯凱吉 (Nicolas Cage)。原本諾瑞頓與高耶期望的人選,是 2000 年還沒走鐘的強尼戴普 (Johnny Depp)。要知道,2000 年的戴普還沒演過《神鬼奇航:鬼盜船魔咒》,還不是家喻戶曉的動作明星。對觀眾來說,戴普還是充滿黑暗憂鬱氣質的獨立製片男星,要飾演一位遊走地獄與人間的痛苦復仇義警,可說是形神合一的選擇。

強尼戴普曾經會是惡靈強尼布雷茲。

但妳現在知道,這部應該讓超英雄電影偉大的《惡靈戰警》沒有成真,這個計畫進入了許多失敗電影的覆轍之一:不斷修改內容的無限延期狀態。戴普走了,他成為了海盜;高耶也走了,他繼續製作後兩部《刀鋒戰士》電影。但是很重要的是,高耶至少在臨走前,寫下了《惡靈戰警》的劇本。這份劇本一樣充滿著高耶喜愛的黑暗風格,而且連新任男主角都很喜愛:凱吉在這個時間點成為了惡靈戰警,他的加入讓索尼影業龍心大悅,儘管後來連導演史蒂芬諾瑞頓,也受不了無限延期的拖磨而走人,但有了凱吉與劇本,《惡靈戰警》還會差到哪裡去?

《惡靈戰警》。

結果狀況還真的可以更差:很明顯地,索尼影業並沒有覺得 2003 年的超英雄電影《夜魔俠》(Daredevil) 有多差,因此索尼所屬的哥倫比亞影業,決定讓《夜魔俠》導演馬克史蒂芬強森 (Mark Steven Johnson),擔任《惡靈戰警》的導演與編劇,可以說,索尼完全將這部電影交到這位讓夜魔俠墜入地獄的功臣手上。原本凱吉喜愛的大衛高耶黑暗劇本,被強森的劇本取而代之。高耶的劇本完全是限制級尺度——強尼一開場為了躲避警方追捕,駕車逃亡,而後在暴雨中不幸摔車……他車後載著愛人羅珊,與他倆未出世的孩子。瞬間,這個小家庭只剩下強尼存活。

《惡靈戰警》。

但這不是我們看到的《惡靈戰警》,我們在 2007 年看到的《惡靈戰警》,甚至比《夜魔俠》還要詭異。當時仍默默無聞的瑞貝爾威爾森 (Rebel Wilson),被尼可拉斯凱吉的助理警告,不准跟這位尊貴的天王聊天。還好凱吉主動問好威爾森,而威爾森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稱讚凱吉的髮型——還好她質疑了一下,因為她很快就發現到了,凱吉在這部電影裡戴了假髮,而且這副假髮的尺寸還大得很詭異(所以威爾森本來到底是要稱讚什麼?)。

《惡靈戰警》瑞貝爾威爾森。

電影裡的惡魔梅菲斯托,原本凱吉屬意由搖滾歌手湯姆威茲 (Tom Waits) 飾演,但是新來的導演馬克史蒂芬強森決定,由經典男星彼得方達 (Peter Fonda) 飾演。這看起來不是什麼太糟的決定,但與其說《惡靈戰警》是看上彼得在《養蜂人家》(Ulee’s Gold) 裡入圍奧斯卡影帝的演技,不如說,是因為彼得方達主演了史上最偉大的摩托車電影《逍遙騎士》(Easy Rider),而也想成為史上最偉大機車超英雄的《惡靈戰警》,巴不得想沾一點光蹭一點熱度。

彼得方達(左)主演《逍遙騎士》。

更麻煩的是劇中梅菲斯托的兒子黑心魔,姑且不論,法力無邊的梅菲斯托,為什麼要一個凡人來處理他麻煩的兒子(「惡魔無法在人間傷害惡魔」是多詭異的設定)。而且,飾演黑心魔的魏斯班特利 (Wes Bentley),本身就是一個大麻煩。這位因為《玫瑰心美國情》而走紅的年輕演員,本應擁有光輝的未來,但他卻有極其嚴重的酗酒問題。他在演出《惡靈戰警》時,甚至常常神智不清地來上工,而當然,他也沒有在《惡靈戰警》裡,展現他入圍英國影藝學院獎最佳男配角的實力。

《惡靈戰警》魏斯班特利。

同時負責執導與編劇的馬克史蒂芬強森,成功地製造了一部黜臭滿點的電影,《惡靈戰警》充滿了詭異的台詞與設定:主角強尼喜歡看 Discovery 頻道的猴子特別節目(他甚至說了三次「我要看猴子節目」);強尼的團隊,甚至是從電視節目上才知道,他下一場機車表演要挑戰飛躍橄欖球場(到底是誰在規劃這些表演);強尼出場前要聽「木匠兄妹」的抒情歌曲;他還喜歡直接拿咖啡壺對口喝……電影想要塑造強尼因為懼怕惡魔而瘋狂的形象,但《惡靈戰警》看起來就是單純瘋狂——強尼甚至在表演後,把他的安全帽甩向一個觀眾席上的孩子,安全帽耶!

《惡靈戰警》。

強尼家客廳不但擺著一台機車,他還讓機油流到地板上,好像那灘機油是什麼後現代藝術設計;強尼還喜歡舉起食指直直向前,好像假面騎士一樣下一秒就會變身……而這部電影裡的所有惡魔,都穿著來自《駭客任務》的長大衣。而強尼在這部電影裡摔車三次,有兩次都是以狗吃屎的姿勢飛撲出去,這對於號稱史上最強的機車車手,實在不太光彩。

《惡靈戰警》:這是姿勢最美的一次犁田。

一般的瘋狂電影,就只是電影本身很瘋狂,但《惡靈戰警》不只瘋狂(是壞意味的瘋狂),這是一部瘋癲之王凱吉主演的瘋狂電影,瘋狂勢必要蔓延到電影之外:當凱吉宣傳《惡靈戰警》時,他特別詢問在場記者,大牌娛樂媒體《娛樂週刊》記者是否在場。因為《娛樂週刊》在報導《惡靈戰警》時,批評拿過奧斯卡影帝的凱吉,去演這種不入流的超英雄電影是一種墮落……而凱吉對墮落的解釋看來與《娛樂週刊》大不相同……他直接槓上了《娛樂週刊》。

《惡靈戰警》。

「《娛樂週刊》傷害不了我,有人剛問我,演出漫畫改編電影會不會弄臭我的名聲,有人告訴我《娛樂週刊》有篇文章,就是用這種趾高氣昂的態度在報導,寫著『我們被迫眼見奧斯卡影帝落魄演出他們過去不會演的電影』。我是覺得,很好啊,因為這些爬不出象牙塔的傢伙,就只會有這種膚淺的思考。他們不了解我對藝術的概念,而事實上藝術是可以有很多層次的,你可以演寫實風格的《世貿中心》,你同時也可以演流行文化類型的電影,為什麼要侷限自己只能演出某個類型的電影?然後看到《惡靈戰警》就特別窮追猛打。」

《惡靈戰警》。

「當然,這種猛攻不會讓你看起來特別有水準,反而看起來很好笑,因為《惡靈戰警》的本質還是來自於那些經典的主題,像是來自《浮士德》、或是諾貝爾獎作家湯瑪斯曼的作品、或甚至是《美女與野獸》。將這些經典故事套進一個流行文化元素的架構裡——像是漫畫改編電影——然後重新介紹給新世代的觀眾,這是很有意思的,而且可以擴散給更大規模的觀眾。但是《娛樂週刊》就是那種愛唱高調的雜誌,他們的思維狹隘,而且一直以來都是這樣。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得到一些新知、真的想了解哪部電影適合你,我不會推薦《娛樂週刊》,因為他們就是膚淺。」

《惡靈戰警》。

其實凱吉說得沒錯,這位奧斯卡影帝膽敢演出超英雄電影也確實有種,這麼多年來他也一直以自己的品味挑戲——而《娛樂週刊》的品質就是見仁見智了。問題是,《惡靈戰警》看起來確實很《浮士德》(與惡魔簽訂契約)、很《美女與野獸》(雖然感覺很廉價),但是,《惡靈戰警》真的沒這麼好,好到凱吉為它槓上好萊塢最大牌的媒體之一。

《惡靈戰警》。

我們先不管《娛樂週刊》與凱吉的恩怨,多年後,凱吉自己也承認了《惡靈戰警》(及其續集)就是一團混亂,而他認為,這團混亂的主因,在於電影公司並沒有允許他將大衛高耶的原始劇本,拍成一部 R 級尺度的黑暗版《惡靈戰警》。

《惡靈戰警》。

「《惡靈戰警》永遠都應該是一部 R 級電影,大衛高耶的劇本棒呆了,而我願意與大衛一起合作,但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電影公司就是不讓我們這樣做……《惡靈戰警》仍然值得再被改編成電影,當然現在我已經不適合再演出這部電影,但新的《惡靈戰警》仍然應該要是 R 級電影才對。見鬼了,《死侍》是 R 級電影,然後它成功了,而惡靈戰警本身就是一個被設定為限制級尺度的嚇人超英雄,但電影公司當年就是不想這樣做。」

《惡靈戰警》:惡魔的倒影看起來很拙劣。

如果你是凱吉的影迷,《惡靈戰警》會有不一樣的光彩:凱吉引以為傲的全套「凱吉瘋」(Cage Fever) 招式,幾乎全都在《惡靈戰警》裡搬演了。你喜歡《驚天動地 60 秒》的「聽音樂要安靜」橋段嗎?《惡靈戰警》有;你喜歡《變臉》裡凱吉的圓睜大眼狂笑嗎?《惡靈戰警》有;你喜歡凱吉的又哭又笑嗎?《惡靈戰警》有;你甚至還能看到好幾次《魔鬼終結者 2:審判日》的經典時刻(例如皮衣與搖擺食指;還有《蝙蝠俠》的「他開上牆壁了!」;以及一個超級《法櫃奇兵》的結局。說真的,如果你想考驗自己對商業電影有多了解,《惡靈戰警》是場不錯的測驗。

《惡靈戰警》。

《惡靈戰警》的成本高達 1.1 億美金,而它的美國票房剛好超過了 1.1 億美金不多,扣除行銷預算,算是小賺小賠。而它的海外票房也約為 1.1 億美金,加起來索尼影業似乎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成果。但是,《惡靈戰警》的評價並不出色,某種程度上,《惡靈戰警》並不是振興超英雄電影的功臣,反倒成了 2000 年代後期「糟糕」那一半的同類電影。影評、觀眾、也許還加上《娛樂週刊》,沒人期望《惡靈戰警》會跟強尼布雷茲一樣擁有第二次機會,但索尼影業堅持,《惡靈戰警》必須要有續集——否則他們將失去這位超英雄的改編權。

《惡靈戰警》最爽快的一幕。

《3D 惡靈戰警:復仇時刻》(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 是另一場沒人期待的悲劇,它沒有成功讓這個系列留在索尼影業手裡,最終惡靈戰警回到了漫威,出現在 2016 年第四季的影集《神盾局探員》裡,這次不再是強尼、我們的復仇使者也改成四輪族了……這似乎是惡靈戰警的另一次全新機會,但是傳聞中漫威將開發的全新《惡靈戰警》影集,最終卻仍然無疾而終,似乎,惡靈戰警的命運就是註定得繼續待在無間輪迴之中。

《神盾局探員》惡靈戰警。

如今,漫威電影宇宙已經是好萊塢呼風喚雨的存在,15 年前凱吉辦不到的事,漫威影業能夠成功嗎?希望我們不用再等待另一個 15 年。

延伸閱讀:

加入「電影神搜」LINE好友,最新電影情報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