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學習不該只強調有用!唐鳳:「我們要培養孩子,成為『無用』之人」

天下文化出版

更新於 2022年09月29日07:48 • 發布於 2022年09月29日07:47 • 楊倩蓉


圖片來源:flickr CC BY-NC-SA 4.0 Kaii Chiang 江凱維

學習不該只強調有用,應發自內心興趣

劇變的世界下,人類面對愈來愈多的未知,愈來愈沒有標準答案,個人的一技之長已經不足以應付劇變的時代,更何況,社會運作很多的功能都可以交給機器時,如果人類還在學習機器可以取代的事情,很容易在學習上產生挫折感。因為看起來學了有用的知識,但是一年之後,這個有用的知識很快就被新的科技工具所取代,甚至導致這個行業因此消失,而花了這麼久的時間學習一種知識,出了校門之後,就被廢棄了,大大衝擊了學生的學習心態。

這也是為什麼唐鳳會說:「我們要培養小孩,成為無用之人。」她所指的「無用」正是不要過早就用特定的用途來定義自己。不要「物化」學習者;人,不是物,不應該把自己當做一個工具去學習技能。

她舉例莊子《逍遙遊》裡的一段對話說明,大意是惠施對莊子說,有一棵樗樹長了很多樹瘤,樹枝也扭曲不平,以至於就算生長在路邊,也不被木匠青睞,因為完全不符合做為材料的標準。莊子聽了,告訴惠施,與其擔心這棵大樹無用,還不如將它種在空曠地方,讓人可以在這棵大樹底下納涼休息,逍遙得很。雖然這棵樹無法拿來當做材料,但是它也因此不會被砍伐,這不是很好嗎?

唐鳳解釋,莊子舉了很多例子告訴大家,很多東西並不是為了有用而存在,以這棵樗樹來說,表面看起來,它是無用的大樹,因為它無法成為材料,但正因為無用,所以不被工匠所砍伐,也因此得以照自己的方式存在,成長為大樹,讓許多人在樹底下乘涼,得到休息與舒心,這難道不是另一種用途嗎?

回過頭來看,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現在的年輕學子在學習上會受挫?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在學習上太強調「有用」這件事。「有用」有什麼不好?過去,傳統社會裡,「有用」很好,因為人們學了有用的一技之長,可以用在社會需要上,從此安身立命過一生。然而,科技時代,「有用」這件事,卻愈來愈值得商榷。這是因為科技日新月異,傳統人力做的事情,愈來愈容易被科技工具所取代。

就像莊子所說,人對於物的要求,就是有用,所以如果手上有一把槌子,當槌子壞了,大家會說:「它沒有用了。」因為人賦予它的功用就是槌子,當它失去被賦予的功能,就會被稱為「一把沒用的槌子」。又或者我們把機器賦予計算機的功能,當它被賦予特定用途時,就不會認為這台機器具備通用的功能,而是只具備特定功能而已,如果我們用這種定義機器或槌子的方式去定義一個人時,就是在「物化」他們。

當人被物化時,很容易被侷限在某一個功能裡,一旦這個功能被時代淘汰或是被自動化取代,就容易產生挫敗感,因為這些學習是由外面強加的,不是由內產生學習的興趣。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愈來愈多的人,無論是學生或工作者,在學習上都有「撞牆」的感覺,因為今天好不容易培養了「一技之長」,明天可能就被更有效率的機器人取代。

不強調人具備某種特定用途

那麼,在學習上要如何成為「無用之人」?又該如何培養小孩成為「無用之人」?

曾經擔任十二年國教課程發展會(簡稱課發會)委員的唐鳳指出,傳統教育有一個結構,學習者必須配合這個教育結構,達到教育結構想要達到的狀態,這種學習方式是由外面所強加的,它所產生的弊病是學了這麼久的東西,當這個行業消失了,或是被自動化了,就會產生挫敗感。

因此,十二年國教課發會主要在探討,如何引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把自發放在最重要的價值,之後才是溝通,然後是共好。自發放在最前面的原因,是因為教育必須是服務與學習,而不是要學生配合教育結構。所以在設計課綱時,首要之務是思考如何引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例如,上關於媒體的課程時,不應該只是看得懂新聞而已,而是培養學生媒體素養,以及如何重新運用素材來創造;上資料課程時,也不是了解資料科學,或是看懂大數據而已,而是要學生學會量測與貢獻。也就是當學生在學習一項事物時,不要把它當做用途而窄化了學習,就像學法律不只是要「成為有用的律師」,學醫學也不只是要「成為有用的醫師」而已。

又或者將原來小學的勞作、音樂與美術等才藝課程的分科,全部融合變成「生活課程」,要求老師放下「教」的概念,跟學生相處就好,聆聽與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鼓勵並支持學生勇於表達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而不是用分數來定義學生的好壞。

不要「物化」學習者;人,不是物,不應該把自己當做一個工具去學習技能。

唐鳳認為,唯有協助孩子探索出自己的興趣,他才能逐步在學習中,對接社會的需求,然後進一步產生共同價值;有了共同價值,對社會才有親近性,不會成為反社會的人。

家長也要放下「教」的概念,「跟小孩討論,總比你一定要有標準答案給小孩好,」唐鳳表示,畢竟現在我們的世界隨時都有新的情況出現,這個情況可能是之前的知識體系裡所無法處理的問題。

事實上,唐鳳13歲時,她母親就公開表示,13歲已是成人了,以後她們的互動方式就是成人的互動。意思是,成人與成人之間有界限,她只會push唐鳳到一定程度,接下來就是唐鳳自己的事,就像你給朋友一個忠告,如果他聽不進去,也是他的事,大家都已經成年了,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種成人式的對待也會產生比馬龍效應,也就是當你期待十三歲的孩子行為成熟,把他當大人對待,他很快就會成熟了。

也因此,唐鳳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定義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去接近想學的東西,大人只要在旁邊提供基礎的學習環境就好,這種由內而外的學習,才是人與機器不同之處,也是機器無法取代的,也唯有當我們愈不把人當做機器看,就愈不會強調「有用」。

*編注:比馬龍效應(PygmalionEffect),1966年在美國進行的教育心理實驗,發現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生」,即使他們其實並非真正的資優生,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也會成為資優生。

➢【書籍資訊】《唐鳳的破框思考力》

➢【延伸閱讀】
來自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成為時間的主人,主導自己的人生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