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才呱呱墜地不到一周 2新生兒染腸病毒身亡 疾管署緊急成立應變小組

風傳媒

更新於 06月17日09:01 • 發布於 06月17日09:01 • 黃天如
針對腸病毒來襲,疾管署成立應變小組,籲家長以堅壁清野的標準保護家中新生兒。示意圖。(資料照,Photo AC)
針對腸病毒來襲,疾管署成立應變小組,籲家長以堅壁清野的標準保護家中新生兒。示意圖。(資料照,Photo AC)

疾管署今(17)日宣布新增腸病毒重症1例、死亡2例,死者即上周疾管署公布的出生6天大女嬰及3天大男嬰,均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敗血休克死亡。新增之重症病例則是南部男嬰,出生3天即出現發燒、呼吸窘迫、黃疸等症狀,目前仍在加護病房中。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累計7例腸病毒重症(含5死),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占5例(含4死),均為感染伊科病毒11型,為此疾管署宣布即日起成立腸病毒應變小組,「呼籲家有新生兒的家長,要以堅壁清野的標準保護家中新生兒。」

國內今年腸病毒疫情大反常,整體疫情遲遲未進入流行期;另方面卻同時出現有新生兒頭號殺手之稱的伊科病毒11型高居社區流第1位的罕見現象。影響所及,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腸病整體疫情可能要到暑假過後才會進入流行期;至於新生兒的伊科病毒11型流行,則從現在至少會流行到7月底。

疾管署今天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2例腸病毒死亡個案,死亡個案正是上周公布之重症的南部出生6天大女嬰、出生3天大的男嬰,雖經醫療團隊全力搶救,歷經一周,兩個小寶寶仍分別併發敗血症及腦膜炎,宣告不治死亡。

至於新增的重症個案,同為南部男嬰,出生後第3天出現發燒、呼吸窘迫、黃疸等症狀,馬上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檢查有腸病毒腦膜炎併敗血性休克,伊科病毒11型檢驗陽性,目前仍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中。

據指出,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雖然升至6009人次,較前一周的5257人次增加14%,但仍處相對低點,距離進入1萬1000人次的流行門檻,還有相當的距離。但另一方面,伊科病毒11型對新生兒的攻擊卻是又急又猛,令家長相當錯亂。

羅一鈞說,目前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嚴峻,累計7例重症當中,新生兒就占了5例(含4例死亡) ,且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而目前社區流行的病毒亦以伊科病毒11型最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和克沙奇A2型。

羅一鈞分析,國內2018年5至7月也曾有一波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疫情,當時造成8例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重症、其中7例死亡。疾管署現在就是參考當年的經驗,以即日起至7月底為新生兒伊科病毒11型的流行期,呼籲家有未滿1個月新生兒者採取堅壁清野的策略,不僅家長從外面回來要更衣、徹底用肥皂洗手後,才能觸碰嬰兒,家中更應直接謝絕訪客,以將新生兒遭到感染的可能性降到最小。(推薦閱讀)吳明賢將卸任台大醫院長!賴清德當場「爆雷」他下一份工作在這裡

這一波伊科病毒11型的流行,已折損了4名新生兒,在少子化的現代,疾管署不敢等閒以待,除宣布即日起依「114年腸病毒流行疫情應變計畫」成立應變工作小組,與地方政府共同執行各項應變策略。另本周也將召開重症病例討論會和專家會議,就此次的伊科病毒11型「風暴」交換意見,以期集思廣義。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