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中職

【曹錦輝番外篇】細數隻身旅美心情 曹錦輝若再遇見18歲的自己會這麼說

鏡週刊

更新於 2021年04月19日10:05 • 發布於 2021年04月17日21:58 • 鏡週刊

在還沒有成為天才之前,曹錦輝是不起眼的球員,他從國小就知道打棒球需要競爭,進入球隊時當的是替補,第一場比賽是代打,「打了個左外野高飛,人家失誤跌倒,就成了運氣安打,那時我在最軟弱的球隊。」他勤練,國小拿了打擊獎,國中開始展現優異的天賦,拿了全壘打王。

曹錦輝說,因為18歲旅美,他跟家人的關係較為疏離,很難談些心裡話,直到退休後才較為緊密。
曹錦輝說,因為18歲旅美,他跟家人的關係較為疏離,很難談些心裡話,直到退休後才較為緊密。

高二轉練投手,參加NIKE在台灣辦的第一屆棒球訓練營,因為趣味賽事,發現自己可以投到90英哩以上(約144公里)。「球速開始飆出來,第一次知道我能這麼快,在那之前沒有測過,17歲。」

那時轉練投手的曹錦輝,常在睡前模擬自己投球的樣子,想像一顆速球在全身協調的力量凝聚中,快速進入捕手的手套。曹錦輝的個性受不起激,曾經有一次到球場門口時,對手嗆聲說這場穩輸不用比了,一氣之下更認真打,那場比賽就贏了。

曹錦輝回憶,高中參加成棒隊時,他的球速還沒到達150公里,「當時國訓隊請了道奇隊小聯盟的體能教練、重訓師,一一指導我們做重訓,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完整的重量訓練,我做了一陣子以後,身體就很明顯產生力量,打藍白隊,投球速度就出現150公里,我還在想是什麼情況,現在回想是重訓的關係。」

當時整個高中棒球賽事都被天才郭泓志所宰制,他說那根本是屠殺。「我有被刺激到,一個從小就一直霸凌我們的選手,我突然間(實力)好像跟他有點接近,可以對決了,是不是可以拚拚看?超越他,誰知道我(球速)超越他1公里,他隔天又再超越,人的極限不是當下可以衡量,可能體內的情緒變化,可以激起一些能量,專注度、競爭的感覺,可以讓自己提升。」

曹錦輝即便引退了,仍有自我訓練的習慣,吃飯偶爾自己下廚,不抽菸不喝酒的他生活單純,體態保持得很好。
曹錦輝即便引退了,仍有自我訓練的習慣,吃飯偶爾自己下廚,不抽菸不喝酒的他生活單純,體態保持得很好。

1999年曹錦輝孤身旅美,18歲獲得高達220萬美元的簽約金,已是一般人一輩子都不一定賺得到的大錢。問他現在回頭看,從那時開始打棒球是不是變得不再單純?他停頓了一下,笑著嘆了口氣,「其實那時候不會想這個,沒空想,你只會想你的手是不是應付得了?你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就像剛出生的孩子,你會希望有個爸爸在旁邊帶著你,但那個時候我就沒有。」

他是第一波台灣球員旅美的世代,沒有前輩提供經驗,當年大聯盟球隊少有亞洲球員,也不了解亞洲球員需要什麼,他一句英文都不會說,文化上需要適應,溝通也仰賴翻譯,但球隊派的翻譯員對棒球外行之外,也只把翻譯當工作,沒有打算跟他建立情感信賴關係。

「這寂寞的感覺,又不能打回台灣講,只能對家人說我在美國過得蠻好的,其實只是不想讓台灣的家人跟朋友擔心,這是我們選的路,要面對現實。」那時沒有網路,只能寫信,第1年他一個人住,等家人寄綜藝節目錄影帶給他,看張菲的龍兄虎弟,一集一集反覆看。

第2年開了手肘韌帶手術,「要復健,球隊就順勢讓我去學英文,安排一對一的英文老師,學了4、5個月,隔年球季開始,第3年,我就一個人在美國職業場上,沒有翻譯,去球場大家都奇怪我怎麼變成一個人,他們還是用以前的方式在跟我說話,唯一不同的是我聽懂了,我聽懂他們在罵我,哈哈哈哈。」那時他才跟隊友拉近關係,不再被隊友認為是自大臭屁的人。

問他那時曾經免費讓許多拉丁美洲隊友住在他的住處,該是因為寂寞吧?「誰知道他們以後會不會竄起來,搞不好我以後也要他們幫忙,我們都是異鄉打拚,努力過來的,你看到別人需要被幫助,你就想要幫他。」

2004年的雅典奧運,中華隊對日本隊的比賽,電視上的他投出高達159公里的球速,現場顯示101mph(162公里)。當時他已投到中指瘀血,提前告知防護員,提醒該有人準備熱身接替他,但進場時無人熱身,陽建福緊急被調度上場,身體也沒熱開,最後輸了比賽。他與陽建福後來被輿論責罵為戰犯,「可能大家覺得那場可以贏,我也覺得那場可以贏。」

雅典奧運的測速槍一直被認為不準確。到底有沒有162公里這麼快?他自己也不確定。直到2005年成為洛磯隊closer(救援投手)投出100英哩。「想到2014年我丟的感覺,那速度好像真的有飆到,我就再丟一球,確定測速槍是不是有問題,出現101mph,我才確定自己的球速在雅典奧運就產生了。」太遙遠的回憶,曹錦輝的記憶有點模糊,只記得當時是主場,三振的是巴比阿布瑞尤,一旁的臉書小編提醒應該是普侯斯。目前有明確記錄的,是他面對費城人隊的Jim Thome投出101英哩。

美式風格的曹錦輝覺得訓練營除了他以自身經驗做教學,也可以讓形形色色的人在這邊互相認識當朋友,像個俱樂部一樣歡樂。
美式風格的曹錦輝覺得訓練營除了他以自身經驗做教學,也可以讓形形色色的人在這邊互相認識當朋友,像個俱樂部一樣歡樂。

首次登上大聯盟就獲得勝投,在台灣棒球史留名,那時有記者問他感想,他說:「曹錦輝的故事到這邊就結束了。」18年後我們問他為何說自己結束?「這是一個里程,我一開始的目標是上大聯盟的投手丘,那個里程結束,馬上有新的里程碑要開始,那個歲數要說出多麼瀟灑的話,很難,哈哈哈。」他說若是再遇見18歲的自己,會建議先去日本,文化上相近,若是打得好再升大聯盟,也不用在美國小聯盟苦熬。

後來,他沒能站穩大聯盟,得了投手絕症「關節唇撕裂」,2005年開刀,2006年進行復健賽事。「復健賽的時候,又撕裂了我的關節唇,那是第一次讓我覺得打球非常辛苦,最後一場復健賽又再撕裂一次,那個時候我第一次覺得棒球太難了,那一個禮拜我都沒辦法睡覺,非常沮喪,是最沮喪的時候,因為再一場就能正式比賽了,可以歸隊。」

他第一次思考自己要不要再當投手?是不是別投了?想過轉當野手或打者。「第一次動搖,2006年球隊讓我自己開訓練表,重訓的量、小肌肉群,看自己怎麼調整,做多少都自己研究,因為球隊開會覺得沒有辦法再讓我好起來。」

好聽話是他自己清楚自己的身體,所以自己決定訓練方式,難聽話是球隊放棄他了,任他自己掙扎找活路。

人生最寂寞的,莫過於被眾人放棄,只能靠自己。「我在那時候更花很多心思去了解(身體的)情況,例如投球的手臂擺動,開始換很多投球姿勢,如果有看我當時的投球影片就知道我姿勢都不一樣,我到最後會因為當天的氣候跟睡眠,影響到手,決定今天用哪個姿勢或角度去揮臂。」

「因為醫生已經判定你不行了,但你也是透過這個機會更了解自己的狀況,變成一路在學,我學到的就比一般選手還要多,我用這樣的心態走過來,所以我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去幫手肘或肩膀受傷的人,或是心情上低潮的人。」

聊到這些不安、徬徨、低潮、失落的處境,曹錦輝語氣異常誠懇,聲音聽起來好寂寞,以為他要哭了,沒想到他突然抬頭,大笑起來:「天吶,我講得怎麼這麼正能量,講這些要請我吃晚餐了捏。」

【一鏡到底】寂寞失投球 曹錦輝
【曹錦輝番外篇】細數隻身旅美心情 曹錦輝若再遇見18歲的自己會這麼說
查看原始文章

曹錦輝說,因為18歲旅美,他跟家人的關係較為疏離,很難談些心裡話,直到退休後才較為緊密。
曹錦輝說,因為18歲旅美,他跟家人的關係較為疏離,很難談些心裡話,直到退休後才較為緊密。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6

  • 路易
    假球會變真球嗎,不會
    2021年04月18日19:15
  • 好雞會
    球迷要的很簡單,真誠的對假球案道歉而已。
    2021年04月18日03:02
  • CHEN ,KUO-MIN
    文章太長不想看完它,我只知道他打假球,影響了當年的中華職棒,所以就算他有什麼豐功偉業、要做什麼事.......都不關我們的事!
    2021年04月18日02:53
  • 富(Jake)
    自愛。
    2021年04月18日02:40
  • Tang
    如果能回到過去,應該對自己說不要加入中職,讓自己修養一年,再用一年時間鍛鍊然後回大聯盟
    2021年04月18日01:4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