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人手一機的數位時代,能坐下來好好地閱讀一本書,不受外界干擾,成了極具珍貴且奢侈的事。如今的圖書館,不再只是作為書籍收藏的空間使用,透過建築師的設計,嘗試在城市與鄉鎮之中,找到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坐落屏東市大連路上的「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或許是最有利的佐證之一,邀請所有人沉浸於一隅書香。
延伸閱讀:台中綠美圖、Prada Mode 都出自 SANAA 建築師事務所之手!認識由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組成的當紅設計團隊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MAYU architects 設計操刀
由張瑪龍建築師與陳玉霖建築師共同組成的團隊,MAYU architects 多年來,聚焦公共建築與城市設計規劃,擅長透過大型建築量體,重新活化並優化人與建築之間的關係。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是他們其中的代表作,該圖書館最早建於1983年,如何為一座圖書館重生,也成為這次設計的重要命題,重新梳理既有空間秩序。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純白立面量體弱化厚重感
在主視覺上,設計師嘗試打造一幢純白極簡量體,挑高的地上層,藉由輕量的白柱,形塑主入口意象,透過戶外的景觀與設施,邀請所有人緩緩地靠近。在高達5公頃的園區上,透過白色的立面外觀,大幅弱化建築量體的厚重感。不只是來看書,也能在戶外草地上或坐或躺,拉長午後時光,亦是旅人的目的地之一。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全台唯一的森林系圖書館
該館最大的亮點之一,莫過於保留整片50年老樟樹,建築師以「森林中的圖書館」為設計靈感,嘗試活化標誌性當地圖書館之餘,也希望能持續照顧到周遭環境,保留大面積綠意,亦揉入鳳凰木、風鈴木及苦楝樹等多樣植栽。透過時序的轉換、季節的推移,讓閱讀者每隔一段時間造訪此地,都有不同的變化,畫面格外詩意。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揉入在地原住民風情文化
穿梭於綠意森林之中,建築師也同時思考要如何與在地連結。三層樓挑高的大廳,藉由通透的玻璃帷幕,引入自然光線,其立面呈現三角幾何圖紋的意象,與黑色地板和鋼構建築呼應,嘗試轉譯屏東原住民族的文化底蘊。走進室內,大量的溫潤木質調,形塑豐富的閱讀空間,湧入一抹暖意,坐在窗前閱讀一本書,調慢生活步調。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獲多項國際建築設計大獎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一共館藏約40萬冊書籍,提供兒童區閱讀空間,與容納200席的演講廳。值得一提的是,館內文學區更保存35年的原住民石板屋,落成後,獲得多項大獎肯定,包括: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台灣光環境獎、台灣建築獎、金點設計獎、iF 產品設計獎,以及 Architizer A+ 建築獎。
原文出處:Bella儂儂
圖片來源:Pingtung Public Library /MAYU architects/Yu-Chen Chao
更多內容:
全台五大指標性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入選台灣建築獎、「政大達賢圖書館」評為最美校園
台灣校園屢獲外媒肯定!從新北光仁中學「光音共振場」到台南新化國小「特教班教室」,6大設計亮點分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