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肥甘厚味助濕生痰 生冷食物傷脾胃
【明報專訊】要預防血脂超標,首先必須節制飲食,以防病從口入,要減少進食高膽固醇食物,並限制油脂攝取量。肥肉、雞皮、蛋黃、生蠔、鮑魚、動物內臟、油炸食物、糖果、糕點、西餅等都屬於中醫所謂的肥甘厚味,容易助濕生痰,妨礙消化,這些高脂、高糖、高膽固醇的食物建議應節制或避免食用。在食物烹調方面,建議採用清蒸、水煮、燉、煠的方式取代煎、炸、炒、爆。煮食時宜用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籽油,取代動物油如豬油、牛油。如需進食肉類,應以瘦肉代替肥肉。性質寒涼、生冷的食物會傷害脾胃、消耗陽氣,妨礙運化機能,最好避免食用。
壓力荷爾蒙高 膽固醇、血脂上升
日常飲食建議食用膽固醇含量低、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豆製品、燕麥、全穀類食物、堅果等,以及含豐富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如三文魚、鰻魚、秋刀魚等。
其次,應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多做運動鍛煉身體,可促進新陳代謝和保持活力,有助脾胃運化和氣血暢行。保持合適體重(BMI介乎18.5至22.9之間),避免超重或肥胖,以免體脂過高積累痰濕。吸煙和飲酒皆有損健康,招致燥火、痰濁、瘀血的生成,應堅持戒煙、戒酒。過量精神壓力會誘使各種不良生活習慣,也容易干擾身體代謝。由於壓力荷爾蒙過高有可能使膽固醇及血脂上升,因此建議學習放鬆減壓。精神壓力沉重者應嘗試調整看待事物的心態,多做深呼吸、靜坐、伸展運動,學習正念減壓,保持充足睡眠,讓思想得以鬆弛放空。
茶飲化瘀消脂 清肝祛濕
1. 山楂荷葉飲
材料:生山楂10克、荷葉5克、陳皮3克
製法:沸水冲泡5至10分鐘,溫服,每日1次
功效:化瘀消脂。山楂性平,味酸、甘,能消食散瘀;荷葉性平,味苦、甘,能解熱、祛濕、活血;陳皮性溫,味苦、辛,能理氣化痰。本方有助消滯解膩,幫助消化,改善因飲食不節而導致痰濕內蘊的失調
2.決明子薏仁茶
材料:決明子10克、生薏苡仁10克、生甘草5克
製法:沸水冲泡10至15分鐘,溫服,每日1次
功效:清肝祛濕。決明子性微寒,味甘、鹹,能清肝、明目;薏苡仁性微寒,味甘、淡,能滲濕健脾。兩者在現代研究均指有助降低血脂及膽固醇作用,可改善因作息欠規律,或過食辛溫燥熱、油膩食物而導致血脂失調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