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和平的如何可能:專訪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皮扎巴拉樞機
【明報專訊】2023年9月30日,教宗方濟各在樞密會議上擢升21名樞機,當中包括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區的皮扎巴拉宗主教(Cardinal Pierbattista Pizzaballa,Latin Patriarch of Jerusalem)。一星期後,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哈戰爭全面爆發。這位新樞機身為當地的教會領袖,面臨極嚴峻考驗。他聯同當地其他宗主教及教會領袖發表聲明,批評當時以色列對加沙巴人發出的疏散令將導致人道災難,後來又公開表示自己願意成為人質,以換取哈馬斯釋放以色列人質。一年多以來,他多次為加沙平民發聲,曾譴責以軍襲擊學校,並重複又重複地呼籲停火與和平。雖然言辭轉趨謹慎,但立場清晰。然而他也曾承認,以巴雙方均有人埋怨他「講得不夠」。
關於以巴問題,華文傳媒和網絡上已經有不少報道、分析和評論,卻缺少來自當地的聲音。為此,今年4月我透過教會朋友的協助,聯絡到宗主教區管理公共事務的負責人,對方答應在復活節後安排我訪問皮扎巴拉樞機。然而復活主日後,教宗方濟各溘逝,全球樞機要到梵蒂岡選教宗。到了剛過去的星期二,終於得以越洋訪問樞機。在訪問中,他講述當地情况和教會的工作,談到「語言」為何重要,並闡述和平的如何可能。
莫:莫哲暐 樞機:皮扎巴拉樞機
莫:樞機閣下,非常感謝你抽出寶貴時間接受訪問。我們即使身在香港,每天都會聽到新聞報道有關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惡劣狀况,尤其是加沙地區。現時在伊朗的暴力也升級。可否請你為我們講述一下在地的情况?例如你日常的所見所聞?
樞機:這是兩種不同的情况,雖然之間有關聯,但卻不同:一邊是加沙,另一邊則是與伊朗的戰爭。而兩者都影響我們這裏的生活。
在加沙,無論從任何層面而言,當前的處境依然非常困難:所有基礎設施全被摧毁了,醫院和醫療體系已經無法運作,教育體系也無法運作。而且,現時在食品與物資運送上也出現了問題。此外,衝突依舊不斷,炸彈襲擊與死傷持續每日發生。甚至就在昨日(6月16日),我記得有超過20人遇難,差不多是這樣。現在這些事似乎已經變為次要的新聞,但事實上加沙的處境並無太大改變。
至於與伊朗爆發的戰爭,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聽到警報。而人們的生活處於停頓狀態,我們身處緊急狀態中。工作崗位暫時關閉,無人能夠去工作。我們必須避免人群聚集,而且要時刻靠近避難所,以便能夠躲避飛彈等襲擊。此外,機場已經關閉,邊境也已經封鎖,生活完全停頓。
莫:看來情况實在很困難。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發動襲擊起,你兩次到訪加沙。可否告訴我們你在當地的見聞?會否知道最新狀况?會否再次到訪?
樞機:我當然希望可以再次到訪。我每天都和當地堂區的神父和團體保持聯絡。
當你一走進去(加沙),馬上會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我在戰爭爆發前多次到過當地——是你完全認不出這個地方了,一切都摧毁了。沒有道路,沒有……什麼都沒有。看到如此景象令人很難過。可以看到一座座垃圾山,一切俱毁,人們流離失所,有許多孩子無所事事待在外頭。就是這樣。基督徒群體聚集在堂區範圍內,那裏有一所學校,而現在學校已經變成了避難所。我們盡可能嘗試組織起來,提供食物與醫療援助。此外,我們也嘗試至少為我們的孩子提供一些教育,使他們有事可做。這並不容易。
莫:天主教會怎樣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並緩和衝突?你有無機會與其他宗教領袖合作?
樞機:由於得到世界各地教會(不只是天主教)的支持,天主教會一直非常積極,盡我們所能提供人道救助。我們的援助大概接觸到4萬人,其中大多是穆斯林;基督徒人很少,只有幾百人。此外,我們也透過明愛(Caritas)和其他天主教組織如天主教救濟會(Catholic Relief Services)——但主要由明愛牽頭——向整個加沙地區提供援助。我們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從人道角度而言,教會一直非常積極且有影響力,實在有賴許多國際組織支持。
莫:其他宗教組織呢?你有無機會和他們合作?
樞機:當然有的。我們有與不同教會互相協調,主要是希臘正教會和聖公會。舉例說,當地有聖公會醫院,還有正教會的堂區,我們大家是共同協調運作的。我們也與一些穆斯林和猶太教組織合作,但是比例少一些,還是以基督徒之間的合作為主。
莫:你曾指出「語言」是個大問題,而充滿仇恨的語言是以哈戰爭中使用的主要工具。你曾呼籲大家使用「非排他的語言」(non-exclusive language)。在此引用你的話:「我們用我們的語言,創造我們的世界。」(We create our universe with our words.)可否請你進一步闡述這個語言的問題?你所說的「非排他的語言」具體而言是什麼意思?
樞機:我一直堅持這一點,因為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必須重視。語言創造文化。語言是一種工具。無語言就無文化,無語言你就無法思考。語言是我們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透過語言,我們表達內心所想,同時創造出一種思維模式。我們(用語言)創造文化,建立關係等。因此,我們使用語言的方式、所選擇的用字,塑造了我們的生活處境,也表達了我們的生活狀態。
但不幸的是——我必須說這種情况早就存在,不只是從2023年10月開始,而是在那之前也是如此——我們這裏使用的語言,主要是建基於輕蔑、仇恨,或對他人的拒絕。還有暴力的語言,例如說:「猶太人都是仇恨者,都是暴力分子。」、「巴勒斯坦人都是恐怖分子。」這些言論都在製造文化上的輕蔑或對他人的拒絕。而暴力的語言也為行為上的暴力鋪了路。
正因如此,改變我們的敘述、語言,以及談論他人的方式,至關重要。所謂「非排他的語言」,就是不把他人非人化的、尊重他人的語言。
莫:承接你所說的,教會有時會被批評說她掉進了虛假中立的陷阱裏,即是嘗試對所有人都保持友好。但有人會指出,一個壓迫的結構確實存在。對於這些質疑,你會如何回應?
樞機:教會不可以保持中立。我不能走到加沙,然後告訴我們的人民說:我們是中立的。但同時,在這種極端對立的情况下,我們必須找到非常複雜的方法去保持真誠,同時不羞辱他人。因此,我們需要顧及他人,這點非常重要。即使我們不同意他們,每人身為一個人,都應獲尊重。
莫:你也曾提到,現在即使連「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也不再現實,並且呼籲需要新的政治領袖。可否請你進一步說明?你對解決方案有什麼建議?
樞機:我並無解決方案或建議。如果我有解決方案的話,或許可以得到諾貝爾獎了(苦笑)。因為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局勢。但我想說的是:首先,我們需要對未來有一個嶄新而富創意的願景。現在這片土地已經受到嚴重破壞(compromised),所以我們需要有創新的解決方法。如果沒有新的領導層,我們就無法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現有的舊領袖在某程度上與現狀緊扣。我們需要翻開新的一頁,但如果無新面孔,就無法翻開新一頁。
莫:樞機閣下,你是一位方濟會(The Order of Friars Minor)的會士。我們都知道聖方濟各‧亞西西(St. Francis of Assisi)著名的祝福語:「平安(和平)與美善」(Pax et Bonum)。我們也知道他在生時致力於促進穆斯林與基督徒之間的和平。請問聖方濟各的精神如何引導你應對當前的局勢?
樞機:我的基因是方濟會士。雖然我現在無穿上會士的袍,但我全心全意做一個會士。所以我會保持同樣的原則和態度:首先是對所有人——當然包括我們的穆斯林朋友,但不僅限於此——保持簡樸和平易近人,努力尋找連結點,同時不否認之間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非常具體,但不能只停留在問題上,而是要盡可能找到各種連結的方式,向前看,並提供願景和方向。
莫:聖地(Holy Land)本應該是一個神聖的地方,但如今,我估人們甚至難以想像聖地能夠實現和平。然而教會一直在宣揚和平。那麼,你如何想像和平?和平又如何可能?
樞機:政治上的和平不會那麼快就到來,但和平不僅僅屬於政治層面。政治上的和平當然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但我們可以嘗試在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處境中創造和平的狀態(peaceful situations),從基層開始發起運動。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和平也是教育,又例如(建立)宗教交談之間、社會對話之間,和社會活動中的和平文化(culture of peace)。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創造一種和平文化,而這種文化在未來,將成為政治人物建立和平政治願景的參考依據。
莫:你認為你的和平信息能夠傳達給政治領導層嗎?例如以色列政府,當然還有巴勒斯坦的領袖。
樞機:我認為他們現在很忙……我猜想他們知道我在說什麼,知道我們在說什麼。但我認為他們目前有自己的立場,並且在關注其他事。
莫:那麼你會如何推動你的和平工作?
樞機:我去講,總會有人聽的。我的意思是,持續透過傳媒向我們的人民去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向基督徒群體去講,然後漸漸地,遲早會有一些變化發生。
莫:最後,我們知道已故教宗方濟各非常關心(加沙),離世前幾乎每日致電加沙的堂區。現在我們有了新教宗良十四世。請問你有機會與教宗良談到加沙當前的處境嗎?你對他又有什麼期望呢?
樞機:我們一直保持聯絡。我們與國務卿、聖座,以及當然與教宗保持聯絡。我們會通報當前最新的狀况,以及提出可以採取的措施。局勢非常複雜,但我們確實一直有保持聯絡。
莫:你希望聖座如何協助你及聖地的教會?
樞機:聖座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能透過發出的信息,保持世人對加沙與聖地的關注與重視。首先是在教會內部(保持關注),然後是在外交與政治層面。
莫:樞機閣下,再次感謝你撥冗接受訪問。我為你和你的工作祈禱。
樞機:感謝。我很需要(你們的禱告)。感謝。
█皮扎巴拉樞機經歷
‧1965年出生於意大利貝爾加莫
‧1984年加入方濟會的初學院,並於5年後發永願
‧1990年晉鐸成為神父,獲修會派往耶路撒冷(他憶述自己其實想到中國傳教,卻被派去聖地),並在當地的方濟會聖經學院修讀聖經神學
‧1995年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修讀聖經希伯來語,並於1998年成為助理教授
‧1999年加入方濟會在耶路撒冷的聖地監護區(The Custody of the Holy Land),並獲安排照顧希伯來語信徒
‧2004年起擔任聖地守護人(Custos)一職,直到2016年
‧2014年協助教宗方濟各,促成時任以色列總統佩雷斯(Shimon Peres)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於梵蒂岡花園會面
‧2016年獲教宗任命為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區的宗座署理,並祝聖為主教
‧2020年獲任命為宗主教
‧2023年擢升為樞機
■答•皮扎巴拉樞機
Cardinal Pierbattista Pizzaballa
天主教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方濟會士。曾任聖地守護人,2020年獲教宗任命為宗主教,2023年擢升為樞機
■問•莫哲暐
大學研究員,長期關注天主教會相關議題,近年希望多了解巴勒斯坦局勢與歷史
文˙莫哲暐
編輯˙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