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聲:學數碼科技重新連結社區
【明報專訊】家人移民 生活孤單影響情緒
多年前,阿偉(化名)曾經是一個活躍於社區中心,經常與其他喜歡粵曲的朋友一起唱歌的快樂耆英。然而,自從家人兩年前逐一移民離港後,他的生活變得孤單。以前每周都能與子女和孫兒聚在一起,分享生活點滴,現在他們遠在他鄉,交流變得稀少,心情也漸漸低落。有時面對空蕩蕩的家,心中空虛與日俱增,慢慢也減少了與朋友相聚。社交活動減少,阿偉常常感到無聊和悶悶不樂,渴望他人關心,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社工定期打電話來慰問阿偉,讓他感到一絲安慰。社工鼓勵阿偉嘗試透過數碼科技聯繫外地家人,還能從互聯網中獲得許多關於長者的生活資訊。當社工提到「數碼耆跡——長者數碼學習計劃」能夠教導長者使用智能科技,包括用智能電話搜尋資訊及聯繫家人,引發了阿偉的好奇心,最終決定報名。
Apps讓生活便利 重拾昔日興趣
活動初期,阿偉只是靜靜地坐在一旁,不敢與其他長者交流,心中有些緊張。然而,社工的鼓勵加上組員的經驗分享,阿偉漸漸打開心扉,開始分享自己的故事。透過學習數碼科技,阿偉發現了許多實用的應用程式,不僅讓生活變得更便利,還能重新接觸以前的興趣,增添生活樂趣,例如:安排覆診、上網觀看娛樂短片,以及用免費軟件與家人視像聯絡。這些新知識讓阿偉感到自己與社區重新連結起來,不僅重拾生活樂趣,還感受到社區支援,不再那麼孤單。隨着阿偉漸漸學懂用手機,他感到更有自信,後來還成為中心義工,分享自身經驗來幫助其他長者適應智能科技,並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每一次教學,阿偉都覺得自己向前邁進一步,期待可與更多長者一起分享這份學習成果。
流動服務站 一對一數碼科技支援
東華三院2023年7月推行長者數碼外展計劃,由數字政策辦公室(前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撥款資助;今年7月將以「延續」及「再‧連結」為主題,於全港18區推行數碼流動服務站及外展活動服務,是一個突破地域限制的長者數碼支援計劃,為接受日間護理服務的長者及隱蔽長者提供數碼教學及支援,以數碼工具改善社交、認知、情緒及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同時設立流動服務站,為社區長者提供即時一對一數碼科技支援,解決日常生活面對使用科技產品的疑難,從而鼓勵長者認識與應用數碼科技,擴闊社交圈子,融入現今數碼社會,改善生活質素。
東華三院
「數碼耆跡2.0——易學義做」
查詢:2194 6566
文:譚家明
(東華三院黃祖棠長者地區中心長者支援網絡服務隊主管)
(東華三院長者服務的長者、護老者、義工、導師、社工,分享樂活及心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