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減重方法依年齡而異!醫示青少年、成人「個別減重」指南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6月20日06:49 • 發布於 06月20日08:49 • 劉一璇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 113 年最新健康促進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台灣已有超過 50% 的成人達到過重或肥胖的標準,也就是 18 歲以上、每 2 人就有 1 人體重超標;在兒童及青少年中則約有 30% 的學童有過重及肥胖問題。

醫師提醒,肥胖與高血壓、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脂肪肝與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密切相關,甚至增加多種癌症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將肥胖列為需長期治療的慢性病,當成人若 BMI ≥24 或男性腰圍超過 90 公分、女性超過 80 公分,就應提高警覺,考慮就醫介入,愈早效果愈好。不過,在青少年減重和成人減重分別有不同需要注意的地方。

體重與健康息息相關!減重超過 15% 對緩解糖尿病效果顯著

依據成人肥胖防治實證指引及相關研究,減重 5% 至 10% 有助預防第 2 型糖尿病、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與血脂異常等代謝異常;減重 10% 至 15% 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風險、睡眠呼吸中止症(OSAS)、胃食道逆流(GERD)、退化性膝關節炎與壓力性尿失禁等。減重超過 15% 時,對緩解糖尿病、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改善心臟射出分率保留型心衰竭(HFpEF)等效果更顯著。

多專科照護可以提高減重成功率

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鍾念庭表示,每個人的年齡與體質不同,規劃「對」的飲食也不同。會建議民眾到減重門診是因為,醫師團隊會針對民眾的身體素質進行全面評估。

鍾念庭解釋,譬如醫師會建議不同年齡的患者做不同的合適運動,必要時搭配藥物治療,也有個管師協助衛教個人化飲食規劃、調整生活習慣。此外,部分患者需結合傳統醫學部中醫輔助、精神醫學部協助調適壓力。醫學上也能透過多專科照護提高減重成功率、降低復胖與副作用風險,同時改善肥胖相關疾病。

至於,傳統老一輩觀念認為青少年發育要養胖才有本錢長,鍾念庭指出,青少年身高、體重成長應參考國健署青少年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青少年胃口好、大吃大喝致體重飆漲,18 歲成年後將面臨肥胖健康困擾。

青少年與成人肥胖減重方式有何不同?

鍾念庭分享一名 17 歲黃同學的個案,正值青春期的他,主要都靠吃東西抒解壓力,也不愛吃蔬菜,還把洋芋片當消夜,國中體重就高達 97 公斤,高中更是飆到 123 公斤,連正常走路都會喘,某次體檢時發現尿酸超標,後續他在家人陪同下到健康減重門診。

在量身打造的減重計畫和個管師的指導下,黃同學調整生活習慣,學會吃原型食物、減少宵夜頻率,加上規律運動,在 8 個月內成功減掉 16 公斤。最厲害的是,他「減脂不減肌」,體脂率從 40.4% 降至 32.8%,肌肉幾乎無流失,不只健檢數據正常,整個人身心也變得舒爽許多。

另一名,50 歲張先生原喜愛打籃球,過去曾因手術休養而中斷運動,體重從 67 公斤直線上升至 75 公斤,已達肥胖,回到球場時發現體力大不如前,到中榮減重門診發現膽固醇和尿酸都超標,低密度膽固醇飆至 211mg/dL,他遵照醫師的建議,調整飲食作息並且保持運動、多喝水,5 個月成功減重 14 公斤,更重要的是健檢數據都正常。

鍾念庭進一步說明,針對中重度肥胖合併代謝疾病的成人,經醫師嚴格評估後也可考慮接受減重手術,如胃袖狀切除術、胃繞道手術等,透過調整腸胃構造來改善飢餓感、延長飽足時間,進而達到長期體重控制與代謝改善的目的。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鍾念庭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肥胖者染疫後易併發重症!肥胖為百病之源 長期減重飲食以「低脂高纖」為佳

Heho 健康(台灣)

減肥可逆轉代謝症候群!醫推 5 招幫病人成功甩肉

Heho 健康(台灣)

多囊性卵巢讓她胖到體重破百 用縮胃手術瘦回53公斤

Heho 健康(台灣)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7歲前6次免費篩檢 國健署籲:別錯過兒童發展治療黃金期

台灣健康醫療網

頭髮油點洗都唔乾淨?醫:洗頭沒洗對地方 快掌握正確5步驟

am730

川普腿腫被診斷「慢性靜脈功能不全」!醫:70歲以上、肥胖族群常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健康飲食】90後夫妻婚後5年堅持桶裝水 現5徵狀誤當疲勞 結果雙雙確診肝癌!

MamiDaily

年中轉職潮第一印象決勝負?掌握吸引力輪廓三關鍵 求職面試大加分

台灣健康醫療網

食物掉下「三秒定律」沒有細菌?醫生揭3大重點才是關鍵

am730

一家三代皆罹食道癌 醫揭「趁熱吃」是致命元兇

中天新聞網

即溶咖啡增加黃斑病變風險?醫:適度減量 毋須恐慌

am730

日本百日咳單周「創7年新高」 專家示警:嬰幼兒最危險

中天新聞網

芥菜功效|預防夜盲症延緩老化 5項食用禁忌你要知(附健康食譜)

am730

男性也有「雙峰」? 「這1治療方式」助女乳症患者找回自信

台灣健康醫療網

曬傷的緊急救援 曝曬後的護理策略分享

am730

川普腿部腫脹照瘋傳!「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是什麼?怎麼預防?

VOCO News

健身|Leg Press 3大貼士 針對下半身不同肌群

am730

減碳環保永續經營! 苗栗長照中心全台首例完成碳盤查

NOW健康(TW)

小擦傷想自己消毒殺菌 優碘、碘酒卻分不清? 用錯可能延緩傷口復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短暫性頭痛、頭昏、暈眩,是中暑還是長腦瘤?醫指:這狀況發作,須長期服藥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80歲夫妻顧103歲媽,「在家住院」行不行?每天訪視、24小時專線待命…新店耕莘把醫院搬到病人家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颱風後登革熱進入高風險期!疾管署:雨後一週是防治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床蝨vs塵蟎】床蝨塵蟎可致哮喘、濕疹、皮膚過敏 跟消委會學6招消滅大法

MamiDaily

【桑寄生湯水】女人經痛補血必飲!4款桑寄生湯水改善婦科疾病、關節疼痛!

MamiDaily

男性過了40歲為何容易累 沒性趣?醫師教你檢查與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捱餓不戒碳水也可減肥?營養師教1招飲食法防癌防失智

am730

想減少冬天反覆感冒、過敏性鼻炎? 中醫師:夏季「三伏貼」是預防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夏天不忌口!糖尿病名醫羅福松教「吃水果、冰淇淋不升糖」吃法

Heho 健康(台灣)

行街Shopping突遭車撞!靠「這套治療組合」提升癒合效率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