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都是校長求來的!」學務長堪稱大學「最苦」職位,為何他們任期短、陣亡率高?

Cheers 快樂工作人

更新於 05月21日03:06 • 發布於 05月23日00:00 • 吳佩旻

都說大學教授愈來愈難當,但在大學校園的所有職務中,真正難當、也最沒人想當的主管位子,非學務長莫屬。

每年2月與8月分別是新校長上任時機點,但早在上任前數個月,如何填補這個職缺往往最讓新校長燒腦,若以「求爺爺告奶奶」形容可能也不為過,多位校長私下都曾與Cheers分享:「學務長都是校長求來的!」

根據過來人估計,大學學務長的任期平均約1.5年,對比校長、院長或系所主任等一屆任期大多3~4年,學務長的陣亡率之高,堪稱「最苦」行政職。更有不少新手學務長,在做完一學期後便火速告退請辭。

在大學校園,學務長、教務長和總務長被號稱「三大天王」,分別掌管人、事、物。但以學務長的守備範圍最廣,若以大富翁桌遊比喻,學務長絕對是幅員廣闊的「地王」。以台大為例,學務處轄下涵蓋了生輔組、保健中心、資源教室等15個單位。隨之而來的是一長串的任務清單,從宿舍大小事、辦校慶跟畢業典禮、危險分子闖進校園、學生自殺、車禍、打架鬧事…..都是學務長的工作範圍。這個職務可說是校長以外,唯一需要24小時on call待命,排解校園緊急大小事的工作。

手機不能關靜音,半夜也得出勤

「當學務長後,睡覺手機就再也不能關靜音。」台科大學務長王惠君透露,平日最怕聽到手機訊息聲,曾有外籍生在睡夢中從宿舍床上墜落,扭傷須送急診,她半夜即刻要處理。

去年獲頒全國最資深學務長獎、已在德明科技大學服務16年的學務長柯志堂透露,學務長的陣亡率是全校最高的工作,因為工作壓力巨大,「教育部甚至每3年就頒一次獎,鼓勵學務長撐下去,這在校長和教務長的頒獎標準中絕無僅有。」

他每天7點前到校,數十年來如一日。「學校8點才上班,多出來的那1個小時,我用來靜心。」攤開柯志堂的行事曆,密密麻麻平均一周高達10~15個會議。採訪前一天的下午,他就開了4個會,年假從來沒有休完過。

「當學務長幾乎沒有周末跟平日晚上的個人時間。」東海大學學務長龍鳳娣表示,為了更清楚學生的課後活動,一般人晚上6點的下班時間,她反而開始要準備上「另一個班」,出席各大學生活動場合致詞,「有時一晚要趕3場。」為了不遲到,她會隨身攜帶堅果跟小餅乾,抓到空檔就拿來充飢。之前疫情長達兩年,她甚至平均一天只睡4個小時。學務工作幾乎沒有上下班的界線。

找學務長是校長的超級任務

大學教授的KPI包含研究、教學與服務。行政職屬於服務範圍,但責任大、掌聲少的學務工作,往往令人卻步,也讓校長最費心。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剛上任前,就長達一個月每個周末都從台北到校探聽,幾番說服才覓得人選。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也透露,不像教務長跟總務長,通常都能做到任期近滿。為了打動適任人選接學務長,他放低姿態、軟性說服,「先做2年試試看,如果真的適應不來,提前半年通知我,好讓我找接班人。」

廖慶榮解釋,學務長的條件,看的不是學術成就、教學評價,而是更難以衡量的愛心、耐心,以及對學生的服務熱忱。「他不光要跟學生打成一片,還要指揮全校陣容最龐大、背景最多元的職員,抗壓性要強、也要有領導力。」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前學務長Arthur Sandeen(亞瑟·桑登)出版的《學務長》一書中便指出,成功的學務長條件嚴苛,包括正直、誠實、勇氣、危機處理能力、洞察力及堅持。最重要的是,當碰到爭議性問題或反對的聲音,仍能勇往直前。

學務長除了要練心,更要設法止住團隊人才流失的危機。串聯全台大專校院學務長的中華學生事務學會理事長林至善透露,學務處轄下單位流動率不低,有學校曾一年最多走掉3分之1的人。他任職學務長時,常得「動之以情、說之以理」,鼓勵員工把學務工作視為教育的一部分,而不僅是行政工作,來找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尤其動輒萬名學生以上的大學,彷如一個小型社會,會有哪些社會問題發生,大學一樣會有。如果沒有強大的信念支撐,這份工作的確不易。便有人形容,學務長要有千里眼跟順風耳,可以敏感地提前探知校園內所有大小事。

巡視校園是王惠君的日常。她有一次到校內餐廳時,竟發現有學生只點一碗白飯淋上醬油;還有學生刻意跳過比較重的蛋或有湯汁的菜,只為了省下數十塊。

為此她跟校友商量設置獎助金,幫助校內非低收入戶,但生活拮据的學生可以溫飽,不必擔心伙食費。採訪當天,她緊急簽署一份獎助金申請文件,中斷受訪5分鐘,只為用最快速度將資源送到需要的學生手上。

受資助的林姓大四生感激地說:「以前我每天要打3份工、半夜12點才能到家,有學校幫助後,現在終於可以參加社團、過得比較像正常的大學生。」

台北基督學院前學務長廖天威,也拉過無數學生一把。他自小不愛念書,兩度被學校退學,當學務長後,更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

曾有一位大二生不上課,也不參加考試,成天在學校放款給同學,幾乎要被二一死當。他告誡這位學生,對方卻作勢揍他,學生的父親得知後,氣得要學校直接開除兒子。然而廖天威卻力保學生,呼籲校方再給他一個機會。

「我們要開除一個學生很容易,但他一旦被開除,就再也不能回學校了。」最後委員同意折衷讓該學生休學,「我不知道他後來有沒有復學,但至少在他2、30歲或許想回學校學習時,還有一條路可以走。」

發揮影響力,改變學生看世界的眼光

同理心是學務長的重要條件。這一點,同樣在柯志堂身上可證。

年輕時曾參加野百合學運的他,在318太陽花學運爆發時,他站出來力挺學生。當時很多老師為了學生的缺席爭吵不休、打算記學生曠課,他靠著法律專業,為學生擋下子彈:「人民有集會結社權,學校記曠課是校規,位階低於憲法啊!」最後學校採納了他的意見,全台大學也紛紛跟進。

作為關注「人」的學務處,守護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是業務之一。

曾在淡江大學當過7年學務長的立委柯志恩,憑藉心理諮商專業,多年前便因為看見年輕人的身心跟憂鬱問題,主動向學校要求增設心輔資源。眼見憾事依舊發生,她更開通識課教學生正向思考,接住了許多原本受傷的靈魂。

此外,她為了不讓學生沉迷於電腦、3C,汲取在美留學看到的校園文化,創全國大學之先,將社團列為全校必修課,鼓勵學生爭取擔任幹部,提早練就銜接職場的軟實力。從《Cheers》執行多年的「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可證淡江大學孕育出的人才,在軟實力上頗受企業肯定。

「學務長不必都把自己當成後勤部隊,也可以主動出擊,讓學生因為你,眼界變得寬大!」柯志恩說,學校的存在是因為學生,而學務長就在服務這群人,只要把這份工作做到頂尖,也可以成為被圍繞的對象。

你的同事都用AI開外掛:學習最實用的AI工作全解 立即前往了解>>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 現在加入《Cheers快樂工作人》官方LINE會員,更多精選人物故事、企業報導,讓你職涯力up!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1

  • chenjj
    交給AI吧, 不用看別人臉色, 壽命可能比學校還長🤣
    05月25日03:51
  • 時間
    聽說大學生都已經成年了啊?
    05月25日03:41
  • CHEN Y H
    沒錯是屎缺
    05月25日03:57
  • Chien-Han
    「學校8點才上班,多出來的那1個小時,我用來靜心。」 好可憐…
    05月25日04:01
  • Artemis
    不來上課可以請假啊 那些認真上課的學生算什麼? 好爛的教育
    05月25日03:5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