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新冠疫情再起,「病毒變得比較凶」!醫曝7成發燒、全身痠痛…1張圖分辨感冒、確診、流感症狀差異

幸福熟齡

更新於 06月17日01:53 • 發布於 06月17日01:53

作者 : 郭美懿整理

圖片 :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近來確診人數暴增,疾管署示警新冠(COVID-19)疫情再度捲土重來!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預估高峰將落在8、9月。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觀察到,近期快篩陽性率變高,而且與前5波流行期相較,這波新冠確診者症狀表現明顯嚴重,「10個人有7個發燒」、全身痠痛,「病毒似乎變得比較凶!」提醒民眾多留意。

(原文刊載於2022/5/5,更新時間為2024/6/14)

疾管署表示,上周新冠本土併發症新增328例,較前一周的263例上升25%,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新增20例死亡,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預估此波高峰將落在8、9月。令人憂心的是,10月、11月入秋後,疫情又將上升一波,提醒民眾應小心防範。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臨床發現近期確診者症狀特色,為發病初期「低燒多日」,合併輕微流鼻涕,但快篩常呈現陰性反應;等到過了低燒期數日,快篩才顯示陽性,往往使得民眾錯過黃金就醫時間,大幅增加傳散風險。

許多醫師也紛紛發聲,表示端午節過後陽性快篩率明顯增加,小兒科醫師柳雱邁在「柳雱邁小兒科」粉絲頁分享,連假後統計發放快篩回報陽性的比例達6~7成,而且有好幾個病患都是撐到最近才第一次確診,「可見不要相信有天選之人這件事!」

柳雱邁接受《ETtoday》採訪時也指出,新冠症狀和一般感冒症狀不易區分,若是有喉嚨劇痛、高燒不退、嗅味覺異常等較具有特異性症狀者,就應特別留意,「最近有感冒加發燒症狀的,請先在家裡驗一驗快篩再出門,因為很可能就是中獎了!」尤其青壯年本身罹患重症的機率也許不高,但若未妥善做好隔離防範,就可能傳染給身邊的高風險族群,造成重大併發症。

上一波新冠流行高峰為春節期間,當時因流感疫情同步爆發,許多人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得了流感、確診或小感冒?

中醫師樓中亮曾表示大家只要一發燒或有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就擔心自己是否確診「中鏢」。他呼籲民眾別緊張,先分辨感冒、流感、新冠與omicron之間的症狀差異。

一、感冒:會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以及1~2種全身性症狀。

二、流感:發燒、頭痛、呼吸道症狀、肌肉痠痛、疲倦乏力等症狀。

三、新冠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乾咳、乏力,少數有鼻塞或流鼻涕、失去味/嗅覺、肌肉痠痛、腹瀉等。

四、Omicron:乾咳、極度疲勞、肌肉痠痛、喉嚨沙啞,少數會發燒、失去味/嗅覺。

●呼吸道症狀:包含了咳嗽、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

●全身性症狀:包含了頭痛、全身痠痛、疲倦乏力等。

▲(圖/取自樓中亮中醫博士臉書)

樓中亮說,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的除染途徑不盡相同,感冒通常是因為著涼、淋雨、過度疲勞或免疫力下降等原因造成,像近來天氣驟熱驟冷、鋒面帶來雨勢,一不小心就可能感冒。流感則通常發生在季節交替時,病毒透過飛沫傳染,所以往往是一群人同時感染。

至於新冠病毒的感染途徑分為空氣傳播與接觸傳播,前者為咳嗽和打噴嚏,後者是觸碰帶有病毒的物體、表面或握手等親密接觸後,再觸碰口鼻或眼睛。

▲(圖/取自樓中亮中醫博士臉書)

一般感冒與Omicron都會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常見症狀包括喉嚨痛、咳嗽,其次是流鼻水,兒童則常出現發燒症狀。不過一般感冒較少出現發燒與腹瀉,而且感冒和Omicron的「咳法」也略有不同。

感冒多半是帶有痰的溼咳,而且多為短促、間歇性咳嗽,就像偶而覺得喉嚨癢、清喉嚨的感覺。但若出現乾咳,且為長時間且劇烈的咳嗽,就要注意可能是Omicron的前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出現的Omicron BA.2,有些病例是以腹瀉等腸胃道症狀表現,也要多留意此症狀。

臉書「醫心葳你Wei醫師~林智葳醫師」則指出,若拿B型流感跟A流相比,可以發現B流「肌肉酸痛」感覺更為明顯,也較常有「腸胃症狀」,且以腹瀉為大宗,提醒評估病情時,除了病毒性腸胃炎有發燒、拉肚子症狀之外,也要將B流納入考量。

B流較不容易引發呼吸道重症(肺炎),但有可能併發更兇猛的心肌炎併發症,而且大人小孩都可能出現,所以若發生胸痛、胸悶、呼吸困難、持續嘔吐等症狀,一定要多加注意。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同樣「中年喪偶」,為什麼女人寧願單身,男人卻多半再婚?過來人一語道破婚姻現實

媽媽還沒過世,大哥大嫂竟把她的房子賣掉!1例子告訴我們:自己的東西,要簽署書面借名契約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0

  • James Kuo
    根本分不清楚好嗎?請問呼吸道症狀包不包含咳嗽?全身性症狀包不包含肌肉酸痛?你自己的圖卡都重疊了啊!
    2022年05月06日04:20
  • 小沈
    有講等於沒講 廢文
    2022年05月06日10:12
  • 林賢文
    看完文章後真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2022年05月06日07:59
  • Star0806
    最好分得出來!去給門診看門診醫師也說你去大醫院再檢查看看。
    2022年05月06日06:45
  • 鄭老師
    靠食物提升免疫力才是重點. 靠食物提升免疫力比打疫苗重要多了. 根據美國權威的醫學期刊,疫苗的保護力只維持1個月. 假如1年打2次,也才只有2個月的保護力,其他的10個月由於沒有保護力所以就只能自己靠食物來提高免疫力對抗病毒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60ExaDw?utm_source=copyshare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與會指出,有關兒童疫苗與施打第3劑、第4劑疫苗的問題,其實這些疫苗都並非那麼需要,因為是用以前的病毒,所做出來以前的疫苗,就像今年的流感,卻打去年的疫苗,會有效果嗎? 認同的朋友,可以轉發轉貼,幫助更多人減輕症狀
    2022年05月06日12:3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