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全台最紅的英文老師!Eko 和 Sandra:為夢想摔過一次,總比一輩子悶悶不樂好

Cheers 快樂工作人

更新於 2024年03月08日06:18 • 發布於 2024年03月06日10:30 • 張道宜

《2024最佳大學指南》最新專題上線!更多 AI 趨勢解讀文章、精彩報導 立即閱讀 >>

「這Cut很棒 ,Good! Terrific! Brilliant! Awesome!」

攝影師一邊拍攝Sandra與Eko的照片,一邊用上腦袋裡所有稱讚用的英文單字。快門還沒停,兩位封面人物已經忍不住笑出來。

「很多人看著我們,就會很想講英文,即便對方講的英文不一定那麼道地,」Sandra(本名徐有潔,以下簡稱Sandra)分享最近與粉絲互動的經驗,「我有種感覺,我們的節目帶起一股引發大家對英文的興趣,至少會想要跟我們講英文。」

總是畫著濃厚煙燻妝、帶著誇張英式口音、自稱「吸血鬼」的Eko(本名劉孟瑜,以下簡稱Eko),與一頭肩上短髮、說話簡潔犀利的美國口音代表Sandra在節目形成強烈對比。

但這對個性互補又敢互相「吐槽」的搭檔,讓2020年底才起步的「驚奇玩起來 AmazingTalker Show」成為YouTube界的後起之秀。

這個主打「最荒謬的語言綜藝知識型節目」,結合英文教學與名人訪談,截至2024年1月底為止,YouTube訂閱數累積近65萬,在Instagram上也有近12萬粉絲。

英文專業襯托反差感,躋身YT後起之秀

「以前我們合作,他抓的都是比較兩極的學生,而我是中間值,」Sandra生動比喻兩人之間的鮮明對比。

擔任過交通部部長口譯員、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發言人的Sandra,自認是一位「有強迫症的細節控」,擅長調整學生發音。而專注在閱讀與單字科目的Eko,也許是出自對文學與戲劇的熱愛,對話時從眉宇、表情甚至停頓,都充滿戲劇性。

豐富的閱歷,讓節目不只是教「英文」,面對政治人物或喜劇演員、華裔歌手或台式搖滾天王,還能暢談職場、音樂、文學甚至公共政策。

在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不只3位總統候選人,年過八旬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登上節目,跟兩位年紀只有一半的主持人互動,展現跨世代的影響力。

「他們其實是很有反差感的組合,」擔任節目製作人的AmazingTalker共同創辦人「七分編」徐靖婷觀察,Eko表演慾很強,但其實一開始會害怕鏡頭,就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相反的,Sandra就像是什麼都很厲害的傻大姐,同時也是標準雙魚座女生,面對陌生環境顯得拘謹。

「一段20分鐘的影片,都是2個多小時的毛片淬鍊後的精華,不斷地測試,讓他們愈來愈敢做自己,才凸顯出鏡頭前討喜的感覺。」

為文學離開醫學系,跳脫才是挑戰起點

憑藉深厚英文實力,AmazingTalker Show成功吸引年輕族群目光。但很少人知道,「英文」這塊招牌,也曾是兩位主持人的痛點。

Sandra畢業自東海大學外文系、英國巴斯大學口譯碩士,除了曾是發言人與口譯官,也是補習班名師與樂團「妮可醬」主唱。

而差點以視覺系樂團出道的Eko,最高學歷是英國倫敦大學文學博士,論文研究莎士比亞,同時也是醫學系肄業生,大四才毅然退學,改念文化大學外文系。

自認「考上醫學系是做過最簡單的事情」的Eko,承認當時就讀醫學系是失敗的經驗。

「一方面是那時準備要出道,沒有時間念醫學系,乾脆退學;但同時醫學系我也念得很痛苦,就像是努力做一件沒意義的事情。」

他坦然面對自己能力與興趣的差異,「那不是我的腦可以處理的事情,在醫學系我每天放學後,頂多複習2個小時,但是在英文系時,我每天是不休息的。」

只是不眠不休的學習,除了熱愛,也是興趣轉為專業的必經試煉。

「一進到英文系就如魚得水?怎麼可能!我一開始看原文書,也是1個小時才看1頁,要怎麼看到100頁?很簡單,100個小時丟下去,」

Eko直言,一直到現在,還是經常要面對學習的高原期,「就像減重一樣,你能做的,就是持續投入,做對的事情。」

「我也很常告訴學生,想找捷徑嗎?有,投胎!」他笑說。

努力沒收穫怎麼辦?至少忍耐1、2年

很少人體會,熱愛的同時一定也隱含挑戰與挫折。

「不可否認的,你可能有一點天分,但是你不可能因為有天分,就沒有努力的過程,」即便是科班出身的Sandra,也曾因為自己所愛的英文而焦慮。

「『我工作很不快樂,怎麼辦?』在Dcard常有這樣的文章,」Eko觀察,大多數的回覆都是鼓勵離職,追求夢想。

「但你要有心理準備,接下來要面臨的往往是血淋淋的失敗,你以為這是你的天分,但現實告訴你,這不是。」

在美已有交換學生與打工旅遊經驗的Sandra,畢業後選擇挑戰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研究所。

在這專門為聯合國、歐盟培養翻譯人才的環境,挑戰遠高於Sandra想像。

「我本來就是有點神經質,也是容易焦慮的人,現在我已經知道怎麼調適,但我寫論文時,因為英國跟美國用語差異的研究在中文翻譯的呈現 ,論文加上各科口譯、口考,當時是我人生第一次鬼剃頭,這輩子從沒遇過這麼大的壓力。」

即便如此,Sandra依然建議,還是要勇敢嘗試:

你一定得自己摔一次,試過,你才會知道這是不是你要的,所以我覺得年輕人,真的要去試,給自己1、2年的時間,總比你踏不出舒適圈、但是悶悶不樂一輩子要好。

「但注意,Sandra老師說的是『1、2年』,而不是1、2個禮拜,或是1、2個月喔!」

Eko緊接著補充,「很多人把馬上成功當作理所當然,體驗1~2個月後,因為挫折就後悔放棄。」

即便想要跳脫框架,人們往往輕易放棄,這在行為心理學被稱為「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

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因損失而感受到的痛苦,遠遠大過於因獲得而生的喜悅。

因此在轉換跑道後,可能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回到既有舒適圈。

從失敗找回熱愛,才能在挫折中發芽

勇於失敗還不夠,兩位老師建議從失敗中回想起所愛,才能從挫敗感中找到堅持的動力。

「如果我只看到自己的失敗或不足,那就慘了,因此我問自己:喜歡什麼?累積了什麼?」

Eko分享,之所以轉向線上教學,也是因為發現自己在補教環境的瓶頸。

我的答案很簡單,就是英文、莎士比亞與視覺系樂團,所以我開始做視覺系英文教室影片;可是同時我也往前看,才有後來在AmazingTalker Show主持的機會,讓這些當時還不完整的枝椏,可以接下去。

同樣面對過去,Sandra的建議則稍有不同,「我覺得我也是往前看,而且說真的,既然過去已經發生了,就不要緬懷過去。」

「久困於患難之中(That makes calamity of long life)」,這句截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哈姆雷特》

第三幕第一場,被Eko引用在博士論文的謝辭。雖然講的是研究過程的辛苦,但用來描述跳脫框架,迎接挑戰的過程,也是恰如其分。

沒有用心經歷痛苦,就無法從名為失敗的沃土收穫成果,更無法看到通往未來的契機。

《2024最佳大學指南》專題上線!最新AI就學就業趨勢、最強師資科系 立即揭密 >>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 現在加入《Cheers快樂工作人》官方LINE會員,更多精選人物故事、企業報導,讓你職涯力up!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很無趣的介紹
    2024年03月06日11:1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