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台中縣大里市長的前立委簡肇棟,今天中午驚傳因食道癌病逝,享壽70歲。他的太太、也就是台中市議員張芬郁隨即發文表示,「簡醫師在今天清晨離開了我們完成他在世上70載精彩的旅程,等一切就緒我們會通知大家,來和他敘舊道別,也請為他的遠行默禱祝福!」
簡肇棟本身也是醫師,在退出政壇後於大里附近一家診所看診,一天病患多達上百人。他也常利用空閒時間跑攤,日前朋友卻發現他日漸消瘦,建議他進行檢查,他卻以為是年紀大了,容易吃不下而消瘦一些。後來他進一步檢查果然發現胃部跟食道之間有顆13公分的大腫瘤,在中秋節前一天他住院準備治療,本計劃中秋節當天請假出院跑攤,沒想到突然胃部大出血休克,歷經兩個多月搶救仍不幸病逝,享壽70歲。
胃食道交接處腫瘤 症狀不明顯不易發現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周宜群分析,如果食道癌13公分,不可能平常沒問題。從媒體報導的資訊顯示,簡先生的腫瘤在胃和食道之間,很可能大部分是在胃裡面,在醫學上會診斷為「胃食道交接處的癌症」,兼具食道癌和胃癌的性質。由於腫瘤大多是在胃裡,不像典型食道癌會造成食道阻塞,所以才會長到13公分那麼大。
周宜群進一步解釋,如果腫瘤主要是長到胃裡面,病人的食道還能順利吞嚥,就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他提醒,若飲食熱量攝取和平時一樣,卻沒有理由的體重減輕,就不太對勁,應該要進一步檢查。至於為何會突然吐血昏迷,周宜群認為,應該是腫瘤太大破裂出血,血流速度很快,短時間內大量失血導致休克。
食道癌早期難發現?7、8成有吞嚥困難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科醫師李思錦認為,食道癌大多會有吞嚥困難的症狀。國內研究發現,大約七八成的病人都有這問題,但常被忽略或不以為意,或抱持鴕鳥心態不敢去發現問題。直到出現嚴重症狀如吐血或體重驟降,才驚覺不對勁而就醫,但往往已經太遲。
李思錦分析,經常跑攤喝酒的人更容易忽視食道癌症狀。因為酒精本身就有熱量,喝多了反而不太會有飢餓感。食道癌的發展是漸進式的,剛開始可能只是吃硬的食物有困難,接著只能吃軟的,最後只能喝流質。除非食道完全被腫瘤堵住,否則仍能勉強進食,讓人誤以為沒什麼大不了。
至於為何會大出血而沒有醒過來,李思錦推測,可能是一次性500~600c.c.至1000c.c.的大量出血,造成休克;或因急性缺血影響心臟、腦部、腎臟、肝臟等重要器官,導致永遠昏迷不醒。若不是出血量大到完全失血,其他器官應該不至於馬上受到致命傷害。
吸菸、喝酒嚼檳榔是高危險群 要定期篩檢
李思錦指出,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和口腔癌、喉癌、咽癌等頭頸癌相似,主要是抽菸、喝酒、嚼檳榔等。近年來病例數量並沒有明顯增加,只是民眾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加上醫師會建議口腔癌、喉癌、咽癌病人也要做胃鏡檢查食道,因此被診斷出的比例上升。
除了菸、酒、檳榔之外,食用過燙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胃食道逆流或蠕動異常等,都會增加食道癌風險。李思錦強調,高危險群應提高警覺,若有吞嚥不適的情形,應及早就醫檢查,包括咽喉部、口腔和胃鏡,才不會有所遺漏。
食道癌難治?早期發現才能延長生命
李思錦坦言,食道癌確實不容易治癒。但如果能早期發現,若能開刀切除腫瘤,治療效果較好,但多數病人很難在早期就發現。晚期無法開刀的話,存活期會明顯縮短。現代醫學雖然發展出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等藥物,可延長病人生命,但仍有許多病例無法徹底根治,存活時間有限。
李思錦強調,及早發現和治療是提高食道癌存活率的不二法門。如果像簡立委這樣,腫瘤長到13公分才被診斷出來,又不幸發生腫瘤破裂出血的併發症,可能連進行藥物治療的時間都沒有。她呼籲,只要出現吞嚥困難的症狀,就應該提高警覺,儘速就醫檢查。除了找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咽喉部和口腔之外,也建議接受胃鏡檢查,才能避免疾病被漏診。
◎ 圖片來源/翻攝自張芬郁委員臉書
◎ 諮詢專家/周宜群醫師.李思錦醫師
留言 14
陳秀屏(咕咕鐘)
唉,我爸就是胃癌兼具食道癌走的~
奉勸大家,
不要吃過熱的食物和太燙的湯與茶水~
22小時前
凱蒂
不管國民黨民進黨有人病死也不該這樣說人家是不是好東西
18小時前
Wang
歷經兩個多月搶救仍不幸病逝…………
多受兩個多月的活罪。
21小時前
芊
定期做胃鏡檢查,這些癌就不會找上門
20小時前
✿曹原✿
路人甲
23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