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6階段強化孩子手部靈活度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20年02月07日15:20 • 發布於 2020年02月07日00:00
6階段強化孩子手部靈活度
6階段強化孩子手部靈活度

 

因3歲的女兒穿衣服還不會自己扣鈕扣,媽媽帶她就醫進行評估,經過瞭解發現可能是精細動作的問題。由於精細動作關係著手眼與雙手協調等狀況,因此,評估時讓小女孩進行串珠,大致上她在串珠的動作表現還不錯,只是捏取珠子時珠子容易掉落。治療師與父母討論孩子的發展過程,發現爸媽對孩子較為保護,由於擔心孩子生病,對於環境清潔很在意,於是當孩子在發展過程開始對環境產生好奇,想伸手到處探索,父母擔心孩子把手弄髒又放進嘴巴吃而生病,或害怕這些動作會造成孩子受傷,制止她的探索行為。長時間下來,造成孩子的小肌肉缺乏使用而力量不足,甚至產生協調性不佳的問題。

在治療過程除了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也建議父母在家能加強鍛練孩子的小肌肉力量,專業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表示,「讓孩子玩黏土即為最好的方式,例如:孩子用手掌壓扁黏土做披薩,也可以用手指搓小湯圓再用手指頭捏扁或捏小塊,像是製作貓耳朵一樣,做出一碗「黏土麵食」,不僅迅速地發展手部力量,同時提升動作的穩定性與效率。

手部發展=精細動作+遊戲訓練

簡單來說,精細動作係指手腕前到手指、指尖部位所產生的動作,寶寶時期抓握亦即手掌的開合,是第一個精細動作;其次為大拇指與各個手指頭的相對動作,是為「捏取」。至於在手掌內操弄物品,稱為「手中操作能力」,例如:轉筆;或孩子抓一把小饅頭放在手上,分別移動到使用大拇指與食指捏取、放進嘴裡。

精細動作再進階則為「指向」,張旭鎧治療師說明:「單獨伸出手指,像是伸出1、2根手指等進行個別動作。」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包括按按鈕或摳貼紙等。基本上,精細動作會影響到將來的學習,例如:閱讀翻書、拿筆書寫,甚至影響剪刀操作或筷子使用。

0~3歲嬰幼兒通常會具備哪些精細動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與孩子互動、陪孩子玩遊戲,以訓練孩子手部肌肉與手眼協調能力?

1階段:0~6個月

此階段精細動作發展有抓握反射、練習打開手、建立正確抓握等指標參考。

參考指標
‧抓握反射:剛出生的寶寶,與手部有關的動作即是抓握反射。張旭鎧治療師進一步解釋:「將物品放到孩子的手中,他會自然而然抓起來,即為反射動作。」雖然反射動作是自動產生的,但也訓練手掌負責抓握的肌肉群。建議父母帶著孩子練習抓握,像是將自己的手指或拿他的玩具放在孩子手心,輕輕拉動孩子,爸媽會發現孩子正在用力與自己「拔河」。

‧練習打開手:這階段寶寶的手經常出現握拳姿勢,可以讓他練習打開拳頭、帶他的手摸索與感受。父母可以帶著孩子數手指頭的遊戲,將孩子的手指一隻一隻張開,並且與寶寶擊掌。

‧建立正確的抓握:寶寶5、6個月前,孩子的抓握方向先從小指部位往前抓,依序為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到了6個月,抓握方向則從大拇指開始動作,最後才是小指,因此,父母可以將小物品放在適合的位置讓孩子練習抓取。不過,由於寶寶先啟動大拇指,抓握時大拇指會被其他四根手指包住,失去抓握功能,故要建立孩子抓握的正確動作,輕輕拉出孩子的大拇指包在拳頭最外面。

遊戲精選
‧配合音樂,揮動孩子的手臂:0~6個月寶寶還沒有主動遊戲的能力,需要父母引導,最簡單即是輕輕拉著孩子的手臂、搭配音樂或歌謠唱歌、揮舞,培養孩子的雙臂,亦即肩膀、手肘、關節的穩定與力量。張旭鎧治療師強調,大肌肉與關節穩定有力,將來進行精細動作才會表現得好。

‧抓孩子的手摸摸爸媽的臉:父母也可抓孩子的手到處摸索、感受、認識環境,像是摸爸爸的臉、鬍子或媽媽的頭髮、衣服等,藉由觸覺幫助大腦建立手的部位及感覺,助於孩子對手的熟悉度,將來也會操作得較好。除此,也可利用玩具,像是搖玲;或有些孩子在此階段開始長牙,父母所準備的固齒器等讓孩子抓握,不僅有顏色與聲音的刺激,還能帶著孩子轉動他的手臂或甩動手腕,使孩子慢慢瞭解手的功用。

2階段:6~12個月

此階段精細動作發展包括捏取物品、拿兩個物品相互敲擊、用食指戳東西、手心向上、疊一塊積木等。

參考指標
‧捏取物品:6~12個月的孩子從抓握發展出以拇指和食指捏取物品。這時期孩子熱衷於撿小東西,像是掉在地板的頭髮等,但有些爸媽認為地板很髒,急著拿下孩子手中的物品。然而,當孩子捏起這些東西時,先別急著制止,畢竟父母在意的並非這個行為,而是孩子能否注意清潔。所以,大人不妨面帶微笑且從容將孩子手上的東西拿下,並帶他去洗手。

‧拿兩個物品互相敲擊:逐漸發展出抓起物品做有功能的動作,像是左、右手各拿一件東西互相敲擊。此時,可利用音樂來帶動孩子,讓他練習節拍、韻律的觀念。

‧用食指戳東西:9~10個月的孩子會開始伸出食指戳按物品或指出方向,可多製造機會讓他練習食指,例如:帶孩子出去玩時,問他:「我們要走哪裡?」讓他有機會運用食指比出方向,張旭鎧治療師解釋:「大拇指占了手部精細動作功能的60%,食指與中指約占30%;而無名指與小指則為10%,主要是支撐用。因此,多應在日常生活中多訓練前三指的功能。」

‧手心向上:孩子在6個月前,手部動作通常是手心向下抓握物品;6個月後則能將手翻過來變成手心向上、手指張開,等候大人給予東西。

‧疊1塊積木:孩子會疊1塊積木,當大人拿1塊積木放在桌上,孩子可以拿1塊積木疊上去,準確度及手眼協調都會變得較好。

‧手伸進容器:孩子會將手伸進容器,像是馬克杯、罐子等,並拿出零食或小玩具。

遊戲精選
‧堆疊積木:找一些適合孩子手部大小、拿起來剛好的方塊積木(指堆疊用的積木,而非樂高積木),讓他練習堆疊、拿起來互相敲擊;或由大人拿給孩子,讓他練習伸手拿,並學習點頭表達謝謝。除此,也可讓他練習拿給大人,張旭鎧治療師說:「這階段的孩子即使將物品拿到大人的面前,在手還沒張開時他又會拿回去,因為他還不會打開手做出『給』的動作,父母不妨帶著孩子練習。」像是問問孩子:「拿什麼?給我看一下!」或當孩子手上拿著食物時,對他說:「我也要吃一口。」當孩子伸手過來時,輕輕帶孩子打開手掌,讓孩子體驗張開手的動作。

按鈕戳一戳:當孩子會用食指指出方向或戳物品時,可準備一些有按鈕的玩具,例如:電話、收銀機、計算機等,讓他練習食指的動作。另外,帶他出去玩時,也可請孩子幫忙按電梯的按鈕。

3階段:1歲~1歲半

此時期精細動作發展較為多元,可以疊積木、抓筆塗鴉、拿湯匙吃飯、脫襪子或帽子、翻書、打開瓶蓋等。

參考指標
‧疊3個積木:就堆疊積木而言,自己可以放3個積木。孩子能先拿1個放桌上,再依序往上疊2個積木。至於積木尺寸,則約為孩子手掌可拿起來的大小,大概1~2公分。

一手拿、一手操作:1歲~1歲半孩子的手部功能已發展出同時運用雙手,他能夠一手拿著玩具、一手操作,例如:一手抓著玩具電話,另一手按上面的按鈕。

‧抓筆塗鴉:這時期孩子喜歡抓筆塗鴉、隨意亂畫。張旭鎧治療師補充:「雖然孩子是用手抓筆塗鴉,不過,此時不建議教孩子正確的握筆姿勢,因手部靈活度與穩定度還未成熟。」主要是讓孩子在抓筆過程喜歡筆的運作,將來他不會排斥寫字。

‧拿湯匙吃飯:1歲後讓孩子練習拿著湯匙吃飯、舀食物,湯匙是精細動作發展中,工具運用的開始。

‧脫襪子或帽子:孩子已具有自己拉下襪子或帽子的能力。這時候孩子無法以正確方式脫下襪子或帽子,而是完全用「拉」的方式,除了建議父母使用不易被破壞的襪帽外,也別刻意限制孩子的這個動作,因為這不只訓練精細動作,更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

翻書:孩子在翻書時,可以一次翻2、3頁,但還無法一頁一頁的翻。

打開瓶蓋:對於有瓶蓋的容器,孩子會感到好奇,並想辦法以抓蓋子或拔蓋子的方式來打開,還不會用手旋轉蓋子。

遊戲精選
‧陪孩子翻書、閱讀:當孩子會用一隻手固定書、另一隻手翻書,可準備布書、塑膠書或硬紙書,帶著孩子翻閱、閱讀。除了讓孩子練習翻書的動作之外,亦可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

‧善用湯匙:平常除了讓孩子用湯匙吃飯,也可額外準備特別的湯匙來練習舀豆子、玉米粒或小饅頭等,舀起來後裝到另一個容器裡或當零食吃。若不小心將豆子或玉米粒灑在桌上,請他用拇指與食指捏取,將一顆顆豆子撿回來放。如此一來,無論是操作工具或拇指與食指等精細動作的運用,皆有鍛練的機會。

‧配對:孩子的認知能力提升,可以讓他玩形狀或圖案造型的配對板,練習辨認形狀再放進相同形狀的框裡。另外,也有做成球的造型,上面有鏤空的三角形、圓形、方形等,各有相對應的積木,孩子亦必須進行配對、置入。這些練習除了增進孩子的認知能力,也能順便訓練手指及手掌的運作。

第4階段:1歲半~2

時期精細動作發展的難度較高,包括串珠、摺紙、拉拉鏈、開門、脫鞋、轉瓶蓋等。

參考指標
串珠:讓孩子練習串珠。不過,當他將珠子穿過繩子後,必須拉起繩子的另一頭,以免繩子和珠子掉落,因為此時容易專注於串珠而將手鬆開,父母必須幫忙將繩子撐住,讓他順利地從另一邊拉住繩頭。

‧摺紙:讓孩子練習摺紙,也許他還無法將紙對半摺齊,但主要是練習將紙壓出摺痕。

拉拉鏈:孩子會拉拉鏈,像是將外套的拉鏈拉下來。

開門:會自己拉著門把打開門。至於喇叭鎖的門需要轉動,可能在孩子2歲至2歲半時才會比較熟練。

脫鞋:能自己將鞋子拉下來。如果鞋子有鞋帶或魔鬼沾,請家長先拉開,孩子即可自行用手脫掉。

轉瓶蓋:孩子學會轉瓶蓋,像寶特瓶等。不過,前提是家長別把瓶蓋轉太緊,畢竟孩子力量還不足,將蓋子稍微轉鬆一些,孩子即可自己旋轉開。

遊戲精選
‧小豬撲滿:幫孩子準備小豬撲滿,一次讓他抓2~3個1元硬幣練習投幣,讓孩子思考如何用手指抓著掌心的硬幣,對準方向、投入,可以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訓練空間概念,像是怎麼調整方向、對準形狀放入。另外,有些玩具也具備類似投幣的功能,適合訓練孩子的手部操作。

用竹籤串珠:當孩子在串珠時,若對繩子操控不佳,而且剛好珠子的洞口較大,不妨讓他用筷子或竹籤練習,待熟悉方法後再將筷子換成繩子。

5階段:2歲~2歲半

此時期精細動作包括使用剪刀、自己穿鞋、摺紙等。

‧使用剪刀:讓孩子練習使用剪刀。當他剪下第一刀,應能剪出平滑的直線,若剪刀繼續向前剪,由於方向還無法對準,可能會剪得彎曲不齊。

自己穿鞋:孩子會自己穿鞋子,建議爸媽幫助他體驗左、右邊穿起來的不同感覺。

‧摺紙:能將紙張平均對摺,例如:將衛生紙對摺一半擤鼻涕。

遊戲精選
‧剪紙:爸媽不妨帶著孩子剪紙,將紙剪碎進行貼畫的創作。針對1歲半至2歲的孩子,爸媽可以教他以撕紙方式來做撕貼畫。

摺衣服:讓孩子練習將衣服對齊再摺好。對孩子而言,可能覺得摺紙無趣,不妨藉由幫大人做家事的過程中產生成就感,覺得自己和大人一樣,如此就會產生動機。先讓孩子摺大人的衣服,再摺自己的小衣服,對於手指的操作很有幫助。

‧用紙剪出衣褲再摺:爸媽利用色紙剪成衣服或褲子的形狀,再帶孩子摺色紙衣服或褲子,將實際生活運用在摺紙上,讓孩子產生摺紙的興趣。

第6階段:2歲半~3

此時期的手部越來越靈活,精細動作包括使用叉子、扣鈕扣、比出YA手勢等。

參考指標
‧使用叉子:日常生活中,工具的使用除了湯匙之外,也會使用叉子,像是用叉子捲1或2圈的義大利麵。

‧扣鈕扣:孩子在穿衣服時,自己可以扣鈕扣。

比YA手勢:在手指動作方面,孩子能比出「YA」的動作。由於此階段的肌肉較有力,孩子比YA時,無名指和小指能夠併攏,加上大拇指壓住無名指,讓YA的動作更清楚。

遊戲精選
‧彈玩具鋼琴或敲鍵盤:加強訓練孩子手指的靈活度。然而,不建議讓孩子學鋼琴,因琴鍵的距離對於此時期孩子的手指仍太寬,孩子只會用食指按,不妨尋找適合孩子的玩具鋼琴,讓他輪流使用不同的手指彈奏、按壓;也可拿計算機或鍵盤任由孩子隨意操作,孩子會感到好玩有趣。

‧玩剪刀、石頭、布:教孩子猜拳或玩剪刀、石頭、布。布與石頭是練習抓握,剪刀即是比兩根手指頭,不見得要猜拳比賽,但可以讓孩子練習聽「剪刀」、「石頭」、「布」的指令來操作手部、做出動作。

順應孩子發展,玩出靈巧雙手

儘管上述0~3歲的精細動作發展主要是參考統計數據,然而,每個孩子的發展有各自的特質與時間點,建議父母順著孩子的發展來引導他。如果發現孩子的發展比較慢,張旭鎧治療師指出,爸媽先別緊張,帶孩子尋求醫療專業的協助,像是小兒科、復健科等,進行詳細的評估與檢查,如此家長也較安心。另外,在安全的範圍內,孩子想探索、想觸摸時,別限制他的活動,以免減少孩子練習操作的機會。

除了上述遊戲外,另提供以下三種精細動作的遊戲訓練供父母做參考。

‧迷你曬衣架:爸媽可以準備一條短短的細繩子,在繩子兩端分別綁上筷子,插在用黏土做成的基座,即變成迷你曬衣架。用紙張剪出衣服、褲子的形狀,讓孩子一手拿衣服、一手拿夾子,將衣服夾在繩子上,藉此訓練手指的力量。

‧用空心麵或吸管玩串珠

除了練習手部力量,還可訓練手部的協調性,像是利用空心麵玩串珠遊戲,張旭鎧治療師說明:「亦可使用吸管。」將珍珠奶茶的大吸管剪成多個一小段,再用較細的吸管串起來,即是吸管串珠,還可重覆使用。

‧讓孩子幫忙做事:孩子喜歡幫大人的忙,等電梯時鼓勵孩子操作電梯按鈕,或大人準備幫孩子噴乾洗手消毒手部時,讓孩子按壓噴霧器

 

張旭鎧
學歷:高雄醫學院復健醫學系
經歷:歐緹斯特職能治療所主任治療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職能治療師
現職:適健復健科診所副院長、愛奇堡親子智力樂園督導、社團法人臺灣兒童潛能發展協會秘書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先天及代謝疾病關懷之友協會監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