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績效改善計畫(PIP)雖然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但如果沒有妥善執行,不但會使員工個人負面解讀,甚至對團隊士氣帶來想不到的衝擊。
去年升上主管職的桑悌(化名)正在心煩。去年團隊成員打考績時,提報兩位表現落後的同事進行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 績效改善計畫)後,他們不久就先後跳槽其他公司,讓桑悌感到非常意外。
團隊人力吃緊,難以快速找到適當人選遞補的情況下,桑悌和團隊經歷了非常痛苦的幾個月。如果時光能倒流,要怎麼做會更好?難道做個好好先生/小姐,就能讓團隊業績成長,並避免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關於PIP失敗的4個原因
大多數人會把PIP解讀為「解雇」的前奏,Betterworks指出4個企業與主管對於PIP的盲點,恐怕就是桑悌疏忽的地方。
1. 績效問題不完全是員工的責任:績效不佳可能是由員工無法控制的因素造成的,如資源不足或缺乏培訓。只指責個人,會忽略組織或管理失誤的作用。
2. PIP被視為警告,而非支持: 員工往往把PIP視為他們即將被解雇的信號,從而導致焦慮。對管理者與員工關係的負面影響,常進一步促使員工提前離職。
3. PIP是被動的,而不是主動的: 有效的管理者會儘早解決問題,不等到問題升級才引入PIP。這會滋生怨恨,難以扭轉績效問題。
4. PIP可能會打擊士氣: 員工可能會感到不被賞識,尤其是當他們認為自己的辛勤工作沒有得到認可時。PIP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降低改進的動力和決心。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協會(SHRM)認為,與其到了年終來算總帳,更重要的是平時的管理。除了需要嚴謹定義KPI,讓目標與標準透明化,更要頻繁關心員工工作的進度,若遇到困難,主管才能即時協助排除障礙或是輔導。
與不適任者說再見,PIP這時才登場
PIP適用於持續發生以下狀況的員工:
- 持續表現不佳:當一名員工儘管得知組織對其明確的期望,但始終無法達到為該職責的績效標準時,就需要實施PIP……
繼續閱讀全文👉🏻 PIP員工績效改善計畫有效嗎?主管常犯4盲點,小心員工秒離職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 一對一會議時說「我了解了」,隔天就提離職…年輕人為何安靜離職?
[ * [**布局未來10年多國人才,將「留任率」納入主管績效,讓新人離職率減半!**](https://cwl.pse.is/6xchhz)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