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冷氣團報到,氣溫漸降,長者特別容易生病住院,原因為何?醫師解釋,因多重慢性病、多重用藥、身體與認知功能下降、對低溫的適應能力較差,一旦氣溫與濕度的變化會使也可能使原有的慢性病加劇,增加就醫頻率。
一到秋冬天,醫院裡老年患者特別多,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郭惠伶表示,主要與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及免疫力,隨著年齡增長而漸趨下降有關,根據臨床經驗,秋冬老年人常見的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冬季癢及跌倒骨折。
做好保暖、接種疫苗!增強防護力
以心腦血管疾病為例,郭惠伶強調,氣溫驟降會導致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液粘稠度增加,從而加重心臟負擔,增加血栓風險,進而提升心肌梗塞及中風的機率。她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寒流來襲時,應特別注意保暖,儘量減少外出,適時補充水分,並保持適量的身體活動。
氣溫下降會使氣管收縮、分泌物變多,秋冬季常見的流行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融合病毒以及新冠病毒皆會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如果本身有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其他肺部疾病,氣溫下降可能加重病情,導致感冒、支氣管炎、肺炎或慢性肺病發作等問題。
郭惠伶建議年長者在秋冬季節應注意頸部保暖,並定期回診以控制慢性病,並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及新冠疫苗,保護呼吸系統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此外,建議60歲以上的高風險族群如患有糖尿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心血管疾病者,可接種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增強防護力。
為什麼老年人秋冬容易跌倒?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氣溫下降,老年人跌倒的風險也會增加。風險因子包含地面濕滑、低氣溫導致的肌肉僵硬、柔軟度與平衡感下降、日照減少使環境較昏暗與維生素D不足等。跌倒可能造成髖骨骨折、脊椎骨折或腦出血等嚴重傷害,這些傷害會降低老年人的生活功能,甚至可能導致長期臥床或危及生命。
研究顯示,髖部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為女性15%,男性22%,顯示跌倒與骨折對老年人的嚴重性。建議65歲以上女性及70歲以上男性安排骨質密度檢查,及早發現並治療骨質疏鬆。若家中長者步態不穩,可考慮使用輔具,並改善家中的濕滑地面或不平整處。此外,可抽血檢驗維生素D濃度,若不足時需補充。
2原則揮別冬季皮膚搔癢
缺脂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是老年人冬季常見的皮膚病。由於老年人的皮脂腺與汗腺功能下降,罹患缺脂性皮膚炎的機率增加,且老年男性的發生率高於女性。常見危險因素包括:
- 年齡增長
- 空氣濕度降低
- 異位性體質
- 過度清潔
- 缺乏保濕
郭惠伶表示,缺脂性皮膚炎主要發生在皮膚乾燥的老年人身上,常見症狀為皮膚乾燥、龜裂、泛紅,特別是下肢。洗澡後症狀常會加劇,低溫與低濕度也會使皮膚更加乾燥,若過度抓癢可能會導致皮膚傷口及後續感染。她強調冬季癢會「越抓越癢、越癢越抓」,想揮別冬季皮膚搔癢可以掌握2大原則:
原則1洗澡時避免使用過熱的水,且清潔不用太頻繁,一天一次即可,尤其老人家,建議冬天可兩天洗一次澡。
原則2選用溫和的清潔產品,並在洗澡後使用乳液、嬰兒油或凡士林保濕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國泰綜合醫院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郭惠伶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