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夏吃嫩薑 助消暑、排濕、瘦身──實用6招告別炎夏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07月11日03:32 • 發布於 2024年07月11日03:32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林慧淳 圖/photoAC
夏吃嫩薑 助消暑、排濕、瘦身──實用6招告別炎夏
夏吃嫩薑 助消暑、排濕、瘦身──實用6招告別炎夏

夏日高溫總讓人經常昏昏沉沉、很難打起精神,面對黏膩濕熱的酷暑,如何保持清爽舒適?「排濕」為第一要務,如何吃對,為身體解熱除濕?

受暖化效應影響,全球氣候變幻無常──夏天愈來愈熱、冬天卻愈來愈冷;加上台灣地處海島,每到夏季得遭受高溫和高濕的雙重夾擊,使人常感黏膩煩躁,渾身不自在。

最快的解決方法不外乎躲進冷氣房,再猛灌冷飲、啃冰棒圖個涼快,雖然可以立即將悶熱壓下去,但從中醫觀點來看,反而使得熱氣不易發散,滯留於臟腑之間,甚至必須消耗身體本身的元氣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寒冷,不利養生。

師法傳統智慧,就能身心清涼安度酷暑。

一、消暑首重「去濕」

體內濕氣重,讓人覺得睏倦、食慾不振、手腳冰冷、全身黏膩不舒服,惟真中醫診所連建廷醫師認為,濕熱是夏季百病之源,因此,夏季養生應將「去濕」列為首要任務。

他將台灣人多過敏的原因歸咎於環境濕氣太重,並且許多人從戶外走進室內,不顧自己早已汗流浹背,還迫不及待鑽進冷氣房,冷熱溫差大加上濕邪入侵,於是感冒、過敏、骨節痠痛隨之而來。

3個好辦法,為身體去濕!

● 吃點辣的

一般人認為吃辣上火,夏天不適合吃,事實上,愈是濕熱的地區,愈可透過吃辣促進人體排汗,有助於逼散體內濕氣,讓人在悶熱環境中反而覺得涼爽舒適。

此外,在酷暑難耐的環境中,人們大多沒有胃口,這時吃點辣食或加了香料的咖哩,可促進食欲、開胃下飯。

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許中華也提醒,中醫觀點來看,辣食畢竟多屬熱性,適量食用就好。

尤其身體已有發炎症狀,例如胃潰瘍、支氣管炎、痔瘡、高血壓患者,或體質本屬陰虛燥熱的人,應該避免吃辣。

● 常吃利濕食物

許中華指出,綠豆、蓮藕、白朮、薏仁、茯苓等中藥材,有利濕效果,對於排解夏季濕熱很有幫助。

除了刻意烹煮蓮藕湯或綠豆薏仁等甜湯之外,他自己的做法是,將利濕食材加進日常食用的主食中,例如洗米時加入米量十分之一的綠豆和少許薏仁,泡軟後直接放進飯鍋煮熟食用,不但增加米飯口感,也為身體去濕。

連建廷特別推崇吃嫩薑。他指出,嫩薑溫和,吃了不上火,利濕效果也好,曾有病人減重多次不成功,沮喪求診,他把脈診斷後認為是體內濕氣太重的問題,於是要病人三餐都加嫩薑,結果只用這個方法,就順利減重10公斤。

● 走進大自然

現代人經常待在密閉空調室裡,體力消耗少,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也變差,保持運動習慣可活絡器官運作,增強水分代謝,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許中華建議,每個人可依照自己的年齡和喜好,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例如散步、打太極拳、騎腳踏車等能微微流汗卻不是激烈飆汗的方式,最重要的是養成規律且長期運動的習慣。

「我個人最喜歡爬山,」許中華說,大自然是最好的運動空間,就算再忙,他每週都要擠出時間上山走走,配合慢、深、吐氣多於吸氣的節奏,讓大自然的「宗氣」透過肺臟交換進入體內,貫通心脈。

二、補氣養脾胃,頭腦不昏沉

暑熱損傷人體津液,導致脾胃功能變弱,且耗傷元氣、損精神,氣血不足之下,人會變得昏沉、嗜睡。

登琪爾養生莊所餐飲總監張恬慈進一步解釋,氣不足則胸悶、呼吸短促,供給腦部的血液含氧量低,自然容易頭昏睏倦,因此,補氣則氣足,氣足後腦筋才能保持清明,因此夏日昏昏欲睡,可從補氣著手。

此外,由於炎熱出汗使得胃腸消化液的分泌減少,胃腸蠕動變慢,因此夏天也是消化不良或腸胃病好發季節,透過健脾藥方可以改善。

最常見的方子是四君子湯,有甘溫益氣、健脾養胃功效,主藥材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四味,再依不同體質加減。

許中華也特別提醒,為免增加腸胃負擔,飲食應清淡,少吃油膩,才是夏季清爽之道。

三、吃「涼」食,多吃「苦」

中醫總苦口婆心一再告誡「少吃冰」,那麼盛夏如何消暑?許中華瞇眼笑笑回答:「吃涼食」。

● 清涼飲食消暑

當季生產的瓜果多屬涼性,如西瓜、黃瓜、冬瓜等,許中華特別推薦以西瓜皮肉間白色的部份(中醫稱之為翠衣)切片,加嫩薑一起煮湯,有退火利尿、改善食慾不振的功效。

不過寒涼的食物也不可大吃特吃,古諺有云:「天時雖熱,不可貪涼;瓜果雖美,不可多食。」正因為飲食太過寒涼,不但易致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女性也會有分泌物增加、痛經等症狀。

● 多吃苦

中醫觀點,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功效,因此,夏季可多吃苦瓜、喝苦茶等苦味食物,有益消暑解熱,同時能夠消除疲勞、提神醒腦。

四、香氛醒腦,按壓穴道更見效

很多人慣喝咖啡、濃茶提神,但咖啡因只有短暫的興奮效果,如果喝太多反而會有焦慮、失眠,甚至提高骨質疏鬆風險等反效果。

腦筋混沌時,不妨運用精油的香氣提振精神,配合按壓穴道,更可刺激血液循環,消除疲勞。

● 精油提神,居家外出都好用

登琪爾瑞泉養生莊所芳療師 陳麗秋指出,有「精油三寶」之稱的薄荷、薰衣草、茶樹精油,最適合夏季提神。

睏倦時可直接滴在手上,塗抹至後頸或人中部位,或以玻璃噴霧瓶裝水,加入5、6滴精油,自製環境噴霧,除了清爽芬芳之外,還能提高空氣中的含氧量,尤以薄荷最適合。

除了提神醒腦之外,茶樹也可驅蟲殺菌,若被蚊蟲叮咬,薰衣草則另有止癢作用。

● 開竅醒腦,按壓穴道就有效

疲倦時按壓穴道,也可刺激血液循環,進而提振精神。許中華指出,可按壓百會、風池、太陽、印堂等穴道,最特別的是神門穴,「睡不著或睏倦時提神,都可以按神門穴,」他說。

中藥的遠志、石菖蒲、茯神,加上補氣健脾的黃蓍、白朮、黨參,也有開竅醒腦效果,許中華補充。

五、冷熱交替泡澡 按摩小腿去水腫

泡澡可活絡氣血,改善體內因為夏季濕熱致使的行氣困難,熱感隨著排汗釋出後,就能感覺清爽舒暢。

張恬慈還建議「冷熱交替泡澡」,利用溫差約20度的冷熱水溫,刺激人體的自律神經,活絡交感和副交感神經,達到消暑提神作用。

陳麗秋並補充,泡澡時可使用薰衣草或茶樹精油,她建議用一顆奶精球或一小匙蜂蜜做為乳化劑,加入10~15滴精油,就可輕鬆讓精油與水交融。

泡澡後不妨按摩小腿以消水腫,陳麗秋建議,塗抹身體乳液後,定點按壓足三里,然後由上往下抓捏揉按小腿肌肉,最後輕叩拍打,有助於消除腿部水腫。

六、睡眠充足,午休也別忘

夏季作息若以古人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應該「晚睡早起」,但過去的「晚」是指太陽較晚下山,和現代人動輒熬夜通宵不可同日而語。

許中華認為,最遲晚上11點鐘前應進入夢鄉,而中午最好養成午睡習慣,可讓全身放鬆,下午的工作或學習更能事半功倍,也能避免中暑,周身清爽舒適。

Box、鳳梨漬嫩薑

嫩薑的好,不只中醫師知道,張恬慈設計的一系列節氣飲食餐點中,也有一道小菜是「鳳梨漬嫩薑」,主廚張騰峰分享做法:

嫩薑1斤、鳳梨1/4顆切成薄片(鳳梨心可一併使用),加入100克糖,以米醋(果醋亦可)淹過食材,用玻璃瓶盛裝後,放進冰箱冷藏2~3天即可食用,約可存放一個月。滋味酸甜芬芳,不妨試試。

延伸閱讀:

綠豆湯煮法5訣竅,電鍋也能煮!綠豆湯功效、熱量公開

胸悶原因有哪些?從胸悶症狀看可能疾病,5穴道緩解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謝兆鳴
    跑步跑一跑,精神好,汗流光 沒濕氣
    2022年07月16日01:1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