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想著「不能負面思考!」反而會更心累!職場內耗的 3 個源頭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9月13日08:04 • 發布於 09月13日07:00 • 詹絜琋

哲學家愛比克泰德(Epictetus)曾說:「擾人的並非事物本身,而是人對事物的看法。」工作總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像是籌備已久的活動,最後因為天候不佳而被迫中止;準備許久的提案,結果失敗收場。面對這些不可抗力,有些人可能因此感到精疲力盡,也有些人能豁達的想,「沒關係,繼續努力就好了!」因為看事情的心態不同,自然就不容易感到心累。

本書作者、日本企業諮商師片田智也表示,人的內心狀態,取決於「外在事物」以及「看事情的觀點」,他強調雖然我們改變不了事情的結果,但可以選擇不讓這件事影響自己的心情。他從聆聽超過 1 萬名諮商者的經驗中,進一步歸納出「心累」的 3 個源頭。

1. 追求安心感

擔心事情做得不夠完善、做錯了怎麼辦,這樣的不安,其實是為了確保安穩,未雨綢繆,是種有用的情緒,因為這股不安,你會反覆檢查、找資料,去請教同事、主管,來減少工作失誤,進而減輕不安。但要是擔心過了頭,明明已經確認再三的事,卻仍然反覆糾結,「這樣做真的沒問題嗎?」不僅無助於事,也會被「怎麼樣都無法放心」的情緒,而消耗自己。

作者強調,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不可能做好萬全準備,如果拚命想要抹去不安,反而會讓心靈逐漸疲乏。同時也提醒,「安心感」要自己創造,而非向外尋求,例如可以這麼想「已經盡我所能了,就這樣上吧!」來撫平內心的不安。

2. 總以「全有」的前提看事情

用什麼「前提」來看待事物,會影響一個人的感受。就像一個裝著半杯水的杯子,有人會想「怎麼只有一半?」、也有人想著「還有一半呢!」當一個人認為杯子應該要全滿,以全滿為前提來評斷的話,就會將焦點放在沒有、缺失的部分,內心自然感到不滿。例如企畫提案沒通過,會失望地認為「努力都白費了!」但相對地,若以「全無」為前提,就會讓人將注意力放在現有、足夠的地方,「沒關係,這次的準備就當作是下次的練習」,這麼一來,自然會產生滿足感與充實感,只要改變看事情的標準,感受就截然不同。

3. 預設「今天一定要如何」

有些人會預設「我今天要快樂工作」、「今天不可以負面」,但這樣的「喊話」,有時會造成反效果,比方因為挫折,沒有實現預定的情緒而自我責怪,加深了負面思考,心當然愈來愈累。作者建議,不妨事先決定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做些什麼,例如「看小動物影片 10 分鐘」、「吃個好吃的布丁」。因為事先決定要採取的行動,能夠自己作主,決定要不要做,將重點放在「決定未來的行為」上,減少自我責怪的次數。

核稿編輯:張玉琦

(本文取材自《停止職場內耗,遇事不心累的靜心思維》,世潮)

延伸閱讀

調查|同事愈來愈討人厭?5 種最毀「路人緣」的行為,千萬別再做了
職場上「有話直說」錯了嗎?常說這 2 種話,小心得罪人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