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主管和人資在面試時,都很希望能盡可能認識應徵者,評估他們未來的工作潛力和表現。但是,一場約 60 分鐘的對話,可能難以達到想要的效果。
加拿大威爾弗里德.勞雷爾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助理教授提摩西.溫蓋特(Timothy Wingate)等人在 2024 年 7 月發表一份樣本人數超過 3 萬人的研究,結果顯示:面試只能解釋未來 9% 的工作表現,換句話說,影響某人執行任務的因素,9 成以上無法從應試的過程中得知。
1.沒有完美的面試題目
美國西北大學心理學教授勒維林.范齊爾(Llewellyn E. van Zyl)表示,這就像試圖透過觀察棋手擺棋盤來預測棋局結果,沒辦法作為評估工作能力的有效工具;錯誤的招募方法,可能會為企業帶來巨大損失。
范齊爾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提到,公司人員在面試時,通常會有幾個錯誤。首先,他提到「完美面試題的迷思」,他表示,許多面試官相信只要問對問題,比如情境判斷、評估任務相關技能或人際關係能力,就可以找到適合的人選;然而研究顯示,無論是有標準化問題及評分系統的結構化面試,還是沒有既定模式的非結構化面試,面談的準確性都出乎意料的低。這顯示出,標準化的面試格式和問題,可能過於粗略,無法辨識出多種工作要求的細微差異。
范齊爾建議:1. 根據實際與工作相關的任務評估應徵者,而不只是依賴於他們在面試環境中的表現;2. 深入挖掘應徵者的具體成就以及他們如何達成這些成就。3. 不完全採用結構化或非結構化的面試,而是在一致的問題上,保有一定的靈活性來取得平衡。
2.面試官的偏見難以消除
其次,面試官的偏見或盲點可能會影響判斷,即使公司提供一定標準的評分系統,但人們還是可能基於與工作表現無關的因素——比如外表、說話風格,或是面試者和公司很熟,快速做出決定,但這些都不是合適的標準。
就如同心理學上的月暈效應(halo effect),意思是人們會從第一印象去推論對方的其他特質。也就是說,如果面試者在第一題回答得非常好,就可能會影響面試官忽略到後面幾題的失誤或相對普通的地方;反之也一樣,如果面試官不滿意第一題的回答,將連帶影響接下來的看法。為了避免決策有過多的主觀意識,范齊爾建議公司人資可透過 AI 協助評估,有助於消除部分的人為或無意識偏見,還能提供和應徵者潛力相關的數據洞察。
3.過於重視文化契合度
另一個陷阱,可能是公司過於重視文化契合度(cultural fit)。范齊爾提到,雖然選擇和公司價值觀一致的應徵者聽起來符合邏輯,但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團隊的人都擁有相似背景、興趣和思維方式,而忽略個人的成長潛力,產生同質化(homogeneity),而非多樣性(diversity)。
比方說,擅長發散思考的人,可能就不會進到偏向收斂思考的團隊,但如此一來,團隊只會形成有相似看法的同溫層,而沒有意見或想法上的碰撞。范齊爾認為,不要只尋找符合現在企業文化的人,而是要尋求那些能夠積極貢獻、甚至提升或改善整體文化的應徵者。
核稿編輯:張玉琦
資料來源:《今日心理學》報導,2024.07.15
延伸閱讀
2024 僅 8% 員工會被升遷!升職加薪變超難、老闆變更小氣,背後原因是什麼?
開兩倍薪資也挖不走!LINE 如何收攏員工的心、獲 IT 界最佳雇主獎?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留言 1
Isaac+Tian+In+Jesus+
在台灣……..做夢
2024年08月10日15:1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