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2024台灣企業領袖100強〉聯詠何泰舜奪得桂冠!台積電市值成長狂逼15兆

哈佛商業評論

更新於 07月31日10:06 • 發布於 07月31日10:02 • 張彥文

由《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依循美國英文版的「全球執行長100強」的調查方式,自2016年起,每兩年進行一次評比的「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第五屆名單正式出爐!

自從本刊執行這項調查以來,很多以長期績效見長的企業領導人,幾乎每屆都會進榜,但也有不少因為科技、產業趨勢變化與總經環境變遷而進榜的新貴企業領導人。

以剛出爐的2024年第五屆名單來說,共有53位企業領導人,自2020年起連續三屆入選「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編按:2020年之前僅評比50強)。但本屆也有21位企業領導人首次入榜。顯示台灣產業界既有長期支撐的中堅力量,也不斷有新血加入成長的行列(詳見「2024台灣企業領袖100強」榜單)。

百強中僅三位女性,平均年齡69歲揭示接班議題

分析本屆100強企業領袖的產業分布,以半導體、電腦及周邊設備、電子零組件等ICT領域的科技製造相關產業為主,占比超過六成,與上屆(2022年)的比例近似,這也反映了台灣產業以科技製造業為重心。本屆傳統製造與精密機械產業的占比略微下滑,金融業、建築與工程相關產業等則微幅增加。

百強企業領袖,科技製造相關超過六成
百強企業領袖,科技製造相關超過六成

此次進入「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的上市企業,總市值為42.98兆元,占台股上市企業總市值64.72兆元的66.4%,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力動見觀瞻(以2024年4月30日市值計算)。

榜單中仍然呈現明顯的「陽盛陰衰」,僅三位女性企業領袖入榜,分別為緯穎科技董事長洪麗寗(21名)、勤誠興業董事長陳美琪(92名)、裕融企業董事長嚴陳莉蓮(96名),與上屆維持相同的數量,「女力」崛起的速度仍有待提升。

而企業領袖的平均年齡,則微幅上揚。2020年時平均年齡是67歲,2022年為68.7歲,本屆則為69歲。這顯示了接班議題的重要性,台灣傳統企業文化和家族企業的影響,可能使接班人的培養和上任進程較慢。

「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的評比標準,財務構面占85%,ESG構面占15%(詳見第74頁2024台灣企業領袖100強調查說明)。財務構面包含三項指標:企業領袖任內市值成長金額、任內累計總股東報酬率(TSR)、任內年平均EPS。

聯發科、鴻海市值成長破兆,大立光連年EPS破百

本刊也針對各項指標進行分榜統計。在任內市值成長金額部分,100強領袖所屬企業的市值總成長金額為新台幣31.5兆元。但光是「護國神山」台積電,單一企業的市值成長金額即高達14.6兆元,幾乎占了百強企業成長金額的一半。若與本刊上次調查的數字相較,台積電的市值成長金額在過去兩年間又成長超過6兆元,獨占鰲頭。

任內市值成長前十名, 台積電一枝獨秀
任內市值成長前十名, 台積電一枝獨秀

除了台積電,另外二家市值成長過兆的企業,則是聯發科和鴻海。尤其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本刊2022年調查時,當時市值成長金額為3,133億元,本屆時隔兩年,鴻海又增加了7,000億元市值,成為第三位任內市值成長破兆的企業領袖。

另一家值得注目的市值成長企業則是林百里領導的廣達電腦,同樣是較兩年前市值成長金額增加了近7,000億元,在任內市值成長金額的單項排名,林百里高居第4,整體排名也從上屆的25名,來到新高的第8名。

而在任內累計總股東報酬率TSR的單項財務指標中,除了經常名列前矛的房產業華固鍾榮昌、科技業聯強杜書伍、與傳產中的儒鴻洪鎮海等企業領導人外,本屆居前兩名的長華電材及嘉澤端子,則是此次TSR項目中表現最亮眼的企業領袖。

最會幫股東賺錢前十名,長華電獨占鼇頭
最會幫股東賺錢前十名,長華電獨占鼇頭

位居TSR排行亞軍的嘉澤端子,董事長朱德祥長年名列「台灣企業領袖100強」。嘉澤成立於1986年,是國內連接器的龍頭廠商,專注於設計和製造連接器、CPU插座等電子元件,以創新能力和品質管理著稱,擁有超過3000項專利。

近年來,嘉澤的業務更是屢創新高,2017年營收首度突破百億大關,僅僅4年又於2021年翻倍超越200億元,近兩年的EPS更在50元以上;2023年,嘉澤更創下了46.89%歷史新高的毛利率。

財務指標第三項是企業領導人任內的年平均EPS(每股稅後盈餘)。EPS是衡量公司管理績效的重要指標,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獲利能力和創造的價值。

任內年平均EPS前十名,大立光林恩平壓倒群雄
任內年平均EPS前十名,大立光林恩平壓倒群雄

本項排名第一的是大立光學,在董事長林恩平的領導下,創造了任內年平均EPS 138.4的驚人成績。大立光在光學鏡頭技術方面持續領先,在高階手機鏡頭市場中尤具競爭力,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各大手機品牌。大立光近十年來,每年的EPS都繳出了高達三位數的驚人表現,因此能壓倒諸多的優秀領導人,在企業的平均EPS勇奪第一。排名第二的緯穎董事長洪麗寗任內平均年EPS也達58元,績效顯著。

AI產業鏈欣欣向榮,聯詠何泰舜挺進榜首

綜觀2024「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的榜單,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指出,AI相關產業占了很大比例,反應了AI的蓬勃發展趨勢。像是聯發科、創意電子、世芯電子是AI晶片設計的主力;鴻海、廣達、緯穎等則是AI伺服器的重要供應商;勤誠興業、川湖等,負責供應伺服器機殼和滑軌,也同步獲益。

至於華碩、宏碁等電腦暨周邊產業,則積極投入AI PC等。此外,AI產業鏈中,提供電源管理或散熱解決方案的光寶、台達、奇鋐等公司的領導人也均榜上有名。

本次百強企業領袖的榜首是過去五屆均入榜,而且成績都在10名上下的聯詠科技董事長何泰舜,上屆他已創下歷史新高進入第4名,此次更是超越了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首度掄元。

聯詠主要專注於顯示驅動IC和觸控IC的開發設計,且長期專注在「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領域。何泰舜是創辦人,擔任董事長以來,市值成長金額高達3,532億元,累積總股東報酬率1084.8%,年平均EPS 15.3元,在各單項也都名列前矛。

ASIC是專為執行特定功能而優化的積體電路,具有高效能、低功耗和小型化等優勢;它在執行目標任務時比通用處理器更快、更節能,能將多個功能集成到單一晶片上,有助於設備小型化。

不過ASIC的缺點是需要較長的開發時間及成本,但在AI時代來臨之後,ASIC又再度翻紅,此型晶片在大規模生產時更具成本效益,也可在硬體層面強化設計,增強系統安全性。

不久前市場盛傳亞馬遜AWS轉投資的AI新創公司Anthropic,有意將客製化AI處理器的ASIC晶片委由聯詠設計。Anthropic在生成式AI的發展領域中,被視為Open AI的最大競爭對手,該公司開發的Claude AI,在許多功能上與現今當紅的ChatGPT各擅勝場。聯詠若能獲得Anthropic的晶片訂單,將可進一步搶進3奈米製程或是未來更先進的製程,取得AI、高速運算(HPC)市場商機,未來成長可期。

在本屆「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的評比中,上屆冠軍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本次以極小的差距退居第二。若只看財務表現,其實聯發科略勝一籌,但聯詠在占比15%的ESG項目中,成績勝過聯發科。由此可看出,未來ESG對企業整體表現的影響,將會愈加吃重。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不但連續多屆入選「台灣企業領袖100 強」,在各單項的評比也同樣績效卓越。(圖片由聯發科提供)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不但連續多屆入選「台灣企業領袖100 強」,在各單項的評比也同樣績效卓越。(圖片由聯發科提供)

圖/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不但連續多屆入選「台灣企業領袖100強」,在各單項的評比也同樣績效卓越;聯發科提供。

同樣受惠於AI發展熱潮的,還有台積電擔任大股東的創意電子。董事長曾繁城在本刊的企業領袖排行榜中,過去大致是穩定的中段班,本屆大幅度躍升,位居第5名。

創意電子是國內IC設計的一線廠商,董事長曾繁城是台灣當年決定投入半導體產業時,由工研院首批選拔至美國RCA受訓的種子之一,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重要的創業伙伴。日前退休的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當年也是應曾繁城之邀,自美返台加入台積電。

與聯詠相同,創意也有相當比例投注於ASIC的設計開發,也同樣積極切入AI領域。業界已有消息,創意已取得微軟的AI晶片Athena訂單;根據創意電子預估,2024年AI相關營收占比,將從目前的10%提升至20%以上。

文曄以併購飛速成長,4年從96名躍至13名

除了直接與AI相關的企業,此次上榜的還有提供後勤支援的相關廠商,像是本屆首次進榜,名列78名的亞翔工程創辦人暨董事長姚祖驤。

亞翔工程是台灣工業機電系統整合工程重要廠商,專精生化無菌室、電子業無塵室及相關機電製程管線之設計及建造,近年來受惠於台灣許多AI供應鏈大廠的擴產。尤其2023年可說是亞翔爆發成長的一年,營收569億元,較前一年成長六成,稅後淨利28.9億元,EPS 12.81元,全部都創歷史新高。

創立於1978年的亞翔,成立初期是承接藥廠的生化無菌室空調、機械及電力工程的整廠訂單;這段經歷也成為亞翔「練兵」的重要過程,不斷持續精進整廠的設計建置能力,因而能在十餘年後,跨入高科技產業的機電、製程與無塵室建造,從5,000元的小案子起家,再逐步切入設計,甚至能夠協助客戶進行整廠的系統開發。隨著高科技產業的景氣暢旺,外界預估,亞翔2024年的營收可望再創新高。

同樣屬於後勤通路支援的相關企業,還有國內最大的兩家半導體通路商文曄及大聯大,領導人鄭文宗及黃偉祥,分居本屆台灣企業領袖百強的第13名及第24名。文曄與大聯大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微妙的競合關係,原本大聯大的營收規模超出文曄甚多,但文曄近年來靠著跨國布局和併購,迅速拉近差距。

而文曄的快速成長,也反應在「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的排名上,2020年鄭文宗首度入榜,排名96名,2022年則快速竄升至18名,今年排名又再創新高13名。文曄近期最受人矚目的消息,就是創下台灣企業海外收購最高金額38億美元(約為新台幣1,200億元),併購加拿大半導體通路商Future Electronics,引起震撼。

取得Future後,2024年文曄不但可望超越大聯大,甚至成為全球第一。透過這項併購案,文曄也可以大步跨出亞洲,進一步擴及歐美市場。

黃文清認為,AI產業鏈在未來幾年內仍將蓬勃發展,目前正是全球大力推動AI基礎建設的階段,尤其是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微軟、亞馬遜、Google及Meta),正積極建構自身的「軍火庫」,所以特別需要台灣企業的各種資源,從晶片製造、前端設備、到AI相關的關鍵零組件,如散熱系統、機殼、導軌等。最後,還包括AI伺服器的整體設計和組裝。

金融業領袖占比增加,房地產帶動建築業成長

除了電子科技相關產業,金融業也一直是「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的重要組成,比例約在一成左右。今年也出現了兩家新進榜的金融業領導人,分別是排名第97名的元大金控董事長申鼎籛,以及第98名的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

兩位領導人任內,元大金和永豐金的市值成長金額分別為1803億元及1682億元,在進入評比的213家上市企業中,均列在前30%;若進一步分析兩家企業財務績效,申鼎籛和朱士廷任內平均稅後淨利率分別為26.13%及33.44%,甚至勝過多家大型金控業者,展現了出色的獲利能力。

至於建築與工程相關產業,一共有5家領導人入榜,分別是華固建設董事長鍾榮昌(43名)、長虹建設董事長李文造(62名)、愛山林建設董事長祝文宇(80名)、中鼎工程總裁余俊彥(82名)、潤泰創新董事長簡滄圳(91名)。近年來房地產市場興旺,帶動建築相關產業成長。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執行「台灣企業領袖100強」評比五屆以來,均呈現電子產業為主流、女力有待提升,以及大趨勢帶動個別產業成長的現象,進榜的企業領導人也不斷更迭。唯有保持靈活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才能夠迅速應對市場和環境的變化,創造企業的長期績效和競爭力。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