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裕上課常發呆、打瞌睡,學習表現不理想,老師多次寫聯絡簿告知家長,爸媽也責備他,但卻未有改善。尋求醫師診治,經檢查,發現小裕患有過敏性鼻炎,長期服藥導致嗜睡影響學習,調整藥物後學習表現大有改善。
彬彬常常上課不專心,作業也沒完成,成績差強人意。經醫師診斷顯示他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透過藥物治療,以及父母師長配合後,他的學習表現穩定,成績明顯進步。
阮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蔡金燕表示,孩子學習表現不好,家長和老師常誤以為孩子不努力、故意懶散。然而,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因素多元,學習困難背後涉及複雜的生理、環境、基因及神經發展問題。
她提醒,必須透過深入檢查與對症治療,將有助改善學習問題。像是「過敏」與學習能力密切相關,可藉過敏檢測、改善環境減少過敏原,以及選擇不引起嗜睡的長效抗組織胺藥物或鼻噴劑,提升專注力。
而神經發展障礙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與學習能力。神經發展障礙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發展性語言障礙、妥瑞症、自閉症光譜障礙等。
ADHD 孩子常表現愛說話、過動或無法專心;妥瑞氏症的學童會反覆眨眼、做鬼臉或發出怪聲。若家長和老師未能理解,只是過度指責與批評,將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恐導致焦慮、憂鬱,甚至沉迷 3C,終至成績更加低落。
蔡金燕進一步說明,而腦波異常,如失神性癲癇,常導致孩子短暫失去意識,都會影響課堂表現和學習進度,都可透過藥物治療穩定腦部活動,進而改善孩子的學習力。
父母、老師與醫師對學童的成長都具關鍵性影響。家長、老師應耐心了解孩子的情況並理性對待;醫師則應透過詳細問診,加上血液和腦波等檢查,確定學習困難的根源,並選擇適當治療方案。多管齊下必能幫助孩子克服學習障礙,提升學習力,能有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
諮詢專家:阮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蔡金燕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過動症、ADHD 到底是什麼?用 9 大 QA 一次了解成因、症狀、治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