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後體感溫度變得愈來愈高,除了常見的「中暑」外,還有另一種常被稱為熱感冒的「陰暑」。究竟什麼狀況會中陰暑?該如何治療?
炎炎夏日中,因為太陽大、氣溫高,導致人體裡外都熱而流失大量水分的狀況,屬於「陽暑」。相較於陽暑,也有不少人會出現頭痛、頭暈、四肢痠痛無力、拉肚子等與感冒極為相似的症狀。
這種俗稱為「熱感冒」的情形,其實就是中了陰暑。
不同於陽暑裡外都熱,陰暑的狀態則是待在較高溫的環境下出汗後,踏進低溫室內空間或吃喝冰品,導致原本打開的毛細孔被冷氣封住,無法順利散熱的外冷內熱狀態。
夏天常吃冰、吹冷氣,中陰暑讓人變「糖葫蘆」?
太初中醫診所中醫師薛博文表示,天氣炎熱導致體液流失,是中醫認為造成疾病的風、寒、暑、濕、燥、火「六邪」中的陽邪。而台灣又四面環海,與其他國家相比濕度高上許多,何況在5月梅雨季開始後又和暑加乘,形成暑濕,可謂「熱上加熱」。
一般身體健康者可以透過流汗、上廁所等方式排出濕氣,但如果消暑用錯方法,就會導致人變得像「糖葫蘆」出熱鍋滾一圈,再浸到冰水中一樣。感覺上降溫了,但暑氣卻仍被困在身體裡,引發一連串陰暑症狀。
薛博文指出,陰暑與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脫不了關係。像夏天覺得熱就大量吹冷氣、攝取冷飲和冰品等,讓冰冷空氣和食物從皮膚和消化道進入體內,就會讓「暑氣在內,寒氣在外」。
除久病臥床者外,須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的白領族群、平常嗜吃冰冷食物者和日夜顛倒者,因陽氣(正氣)不足或氣陰兩虛,不僅較容易受到陰暑侵襲,也較容易中陽暑。
薛博文說,先前遇到中年父母帶青少年子女來看診,表示孩子去完花蓮玩後,就開始出現上吐下瀉和頭痛的症狀,最後發現其實就是陰暑惹的禍。
相反地,普遍被認為是脆弱族群的高齡者及幼兒與青壯年相比,反而比較不會中陰暑。主因高齡者易注重養生,而嬰幼兒則多有家長把關,比較不容易吃到生冷食物和著涼。
中醫祭4大藥方,有效治陰暑
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張凱傑指出,在看診時會先觀察患者的舌頭,若舌頭表面看起來黏黏的,就代表體內濕氣重。由於這類患者多半也有會有汗留不乾淨、身體覺得沉重等症狀,用藥重點就是要將身體內的濕氣排出。若患者身體較虛,則會搭配茯苓、白朮、薄荷、薏仁等中藥材幫助健脾養胃。
為協助透熱轉氣,除可以「清暑益氣湯」處方刺激身體流汗散熱外,也可以透過服用「香薷飲」,達到祛暑解表、化濕和中的效果。薛博文表示,在陰暑治療化濕上,也可使用「葛根湯」將肩頸鬆開,打通陽氣;具解表功效的「藿香正氣散」亦是常見治療選擇之一,用於治療腹瀉、嘔吐與腸胃道不適的症狀。
面對中陰暑的患者,除依照中醫師視個人病況與體質開立中藥治療外,也可藉由拔罐、刮痧等方式,透過讓表層的微血管破裂促進氣血循環。
薛博文說,無論是陽暑還是陰暑都適合刮痧,但陽暑相較刮痧,更重要的是須多補充水分。不過,張凱傑則表示,不少人因本身體質較虛,如果體虛又中陰暑,刮痧反而可能會更虛,須多加留意。
預防中陰暑,「6要2不」是關鍵
薛博文強調,想避免中陰暑,不應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和溫差較大的環境,避免受風寒很重要。
另因台灣氣候普遍潮濕,如果再加上體內濕氣重,汗排不出去,人就像雨天穿上品質不好的雨衣一樣變成「內外雙濕」,就更容易中陰暑。想避免陰暑纏身,應注意的6要2不:
6要:
1. 使用除濕機降低環境濕度:環境濕度降低可讓體感溫度降低。
2. 平時應從事適量戶外運動:促進氣血循環,打通毛細孔、增加皮膚排汗能力,強健體質的同時也培養陽氣。不過天氣熱、太陽大須注意防曬,也不應大量曬太陽以避免熱傷害。
3. 隨身攜帶外套:夏天不少室內環境都有開空調,一不小心就可能中陰暑或感冒著涼,建議準備外套保暖。
4. 衣物穿著透氣材質:夏天因天氣濕熱,可穿著機能排汗或亞麻類衣物,維持身體透氣乾爽。
5. 吃綠豆薏仁消暑治水腫:夏天常見的綠豆及薏仁,本身因具有去熱、解毒、消暑及治水腫去濕等功效,適合以綠豆薏仁湯的方式作為消暑小點心。
6. 適量吃薑: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若能在夏天以嫩薑入菜或煮湯,可達到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提振胃氣等效果。
2不:
1. 避吃冰品、生冷食物、甜食:吃冰吃甜容易「生濕」,應盡量吃得清淡,才能有效排出體內濕氣。
2. 避免直接用涼感頸圈冰脖子:若為中陽暑,冰敷脖子可緩解不適症狀;但如果是中陰暑,冰脖子反而可能導致熱氣被悶在皮膚下,恐對腸道等器官造成不良影響。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