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退休後至少要準備多少錢才夠用?退休生活想要富足無虞,應有準備兩個帳戶的觀念,一是日常花費帳戶,另一則是醫療保障帳戶。關於醫療保障帳戶部分,以國內 60 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人每年超過 10 萬元的醫療花費,意味退休後至少要準備 150 萬,才能應付基本的醫療開銷;若加上外籍看護費及相關費用,每月約 2萬5000 至 3萬5000 元,以及輔具、營養品、消耗品等開銷,又是一筆為數不小的金額。因此,此部分除了估算並準備可能的費用,還要透過實支實付、醫療險等醫療保險相關保單分散退休後醫療風險。
首先,關於日常花費帳戶,該準備多少才夠?
以 65 歲退休到 80 歲(國人平均餘命)為例,根據主計總處 2022 年家庭收支調查,主要收入來源為 65 歲以上老人的銀髮家戶,平均每月消費支出約為 4.86 萬元,再以主計總處於 2024 年首度公布的「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高齡家庭通膨率為 2.8 %計算,退休夫妻要維持 15 年間的基本開銷,大約得準備 1500 萬左右;若還有房貸、租金的壓力,或是希望有休閒旅遊的安排,每年得加上 10 至 20 萬不等的花費,就得再多備足 150-300萬 支應。
而長壽亦是一項考量,若要保有經濟與尊嚴的餘裕,就得再多留 5 至 10 年的彈性。
其次,關於醫療保障帳戶部分,以國內 60 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人每年超過 10 萬元的醫療花費,意味退休後至少要準備 150 萬,才能應付基本的醫療開銷;若加上外籍看護費及相關費用,每月約 2萬5000 至 3萬5000 元,以及輔具、營養品、消耗品等開銷,又是一筆為數不小的金額。因此,此部分除了估算並準備可能的費用,還要透過醫療相關保單分散退休後醫療風險。
綜合以上,退休後至少要準備多少錢才夠用,得將以上兩個戶頭所估算的費用加總,扣掉社會保險養老給付(勞保及公保)、雇主退休金給付(勞退新舊制及公務人員退休金給付),以及個人在退休前累積的儲蓄所得,就是未來需補足的退休金缺口。
為長輩「保單健診」,掌握兩大優先原則
父母輩過去忙於工作,保險的觀念與資訊不如現今充足,由於保險投保年齡多有限制,在邁向人生另一階段之際,子女應協助家中長輩做好保單健診,在還來得及補救前,把握保障補強的最後機會。
若想知道長輩過往買過哪些保險,不妨利用壽險公會提供的「保險存摺」網站及APP,幫父母或自己免費註冊會員,就可以立刻知道名下擁有的各家保險公司的所有保單,至於每一張保單的細節,則需付費 100 元升級為白金會員才能使用。
掌握長輩過往的投保明細後,可洽詢熟悉且信任的專業保險顧問或保險經紀人,請其協助「保單健診」,提供完整的「保單健診報告」,並針對已有的保險和缺口進一步諮詢,根據長輩的需求、預算及保險公司的投保規則,進行意外保障、壽險保障、醫療保障補強或刪減。
其中,以下兩大攸關醫療險的優先原則,不可不知:
原則一、調高實支實付醫療限額
由於健保2.0的實施,加上醫療科技與醫藥生技的進步,產生許多高昂的自費項目,也讓「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成為補強醫療保障的優先考量。
實支實付險當中,拉高雜費到 30 萬以上,是許多保險專家的建議,然而, 2024 年 7 月 1 日之後,金管會要求保險業者回歸「損害賠償原則」,此後各保險公司也不再接受客戶投保第二家實支實付。因此,想幫父母調高實支實付的讀者,務必與專業的保險顧問或保險經紀人進行瞭解,因應新規定,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為因應現況,目前有以下三個方案可供參考:
▌方案一:加購「自負額型」實支實付醫療險或在原保單更換險種提高醫療保障,以補足保障缺口。由於各家公司的轉換規則(部分甚至要求需要體檢)及商品不同,建議可初步洽詢該公司服務中心或業務員。
▌方案二:直接加購「定額給付型手術險」、「住院日額型保險」或「終身醫療險」。以上皆為定額給付型商品,與實支實付相關限制無關,可即刻強化醫療保障。
▌方案三:此為下下策,也就是打掉重練。
若原來實支實付額度真的很低,雜費限額可能不到 10 萬甚至更低,父母身體仍然健康,也無既往症或理賠史,並且可通過一定程度的體檢項目,則可評估考量重新規畫,更換成現代版的實支實付商品,但務必確定可以投保新的險種後再做轉換,否則可能兩頭落空,連原本的保障都沒有了。
原則二、優先補足罹患癌症一次金及重大傷病卡保險
當罹患癌症或重大傷病時,通常會讓長輩面臨重大的打擊,並可能產生收入中斷和龐大的醫療支出壓力。在考量補足醫療保障時,更要預備罹患癌症及重大傷病時的大筆支出,這也是過去保險商品較不足的地方。最近二、三年走紅的明星商品,包含針對罹患癌症就賠的癌症一次給付類型保險,以及重大傷病卡保險(只要符合重大傷病卡資格,見卡就賠,或者取得相應程度的診斷證明書),CP值高,是不錯的選擇。
要不要買長照險或失智險?怎麼買最聰明?
不可忽略的長照險到底要不要買長照險或失智險?怎麼買最聰明?首先,在購買長照險、失智險前,得先評估自己保障不足的地方,以及保費負擔能力,若長輩在醫療險部分的保障有較大的缺口,建議參考前述優先原則,以補足醫療險為優先。
其次,坊間常以失智症盛行率及照顧費用高昂,做為長照險或失智險的銷售訴求,購買時需清楚理賠給付門檻,以及理賠啟動的時點,能不能符合實際的照顧需求,適時與龐大的支出銜接,否則當花錢如流水之際,長輩病況卻遲遲無法達標,有可能讓保險的美意,無法在關鍵時刻發揮功效。關於長照險或失智險的理賠條件,一般分為生理功能障礙或認知障礙來認定。
▌生理功能障礙:指的是被保險人經醫院專科醫師依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或依其它臨床專業評量表診斷判定,關於進食、移位、如廁、沐浴、平地行動及更衣等六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持續存有三項(含)以上之障礙。
▌認知功能障礙:指的是被保險人經醫院專科醫師診斷判定為失智狀態,且依臨床失智量表評估達中度(含)以上者。若決定購買長照險或失智險,須留意年齡及健康限制的購買門檻,一般而言,年齡上限多為 60 或 65 歲且得身體健康,若已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只要誠實告知,透過適度的體檢評估,保險公司仍有機會承保。
在長照險險種選擇部分,一般有身故還本型及不還本型,後者當然比較便宜,若預算充足,則建議選擇身故還本型,因此而返還的保費,部分保險公司條款會載明是壽險給付,有「預留稅源」的附加價值。另外,若預算有限,則可以失智險為主,或選擇長照險定期型每年繳費到 85 歲或 90 歲的商品,雖然繳費年期較長,但保費會相對便宜。
至於理賠內容,依照各家公司商品不同,一般會在符合理賠條件時,先給付一筆長期照顧一次金,協助改善家裡照顧環境,接著按照購買的額度,持續給付每月的分期照顧金。要注意的是,每月的分期照顧金給付也是有上限的,通常以 15 年左右為主,實際年限依購買的商品內容而有所差異。
以小額終老保險補強保障金管會為普及高齡者的基本壽險保障,於 2017 年力推的「小額終老保險」,具有免體檢、投保門檻低、保費便宜等特色,從開始每人只能買一張、保額最高 30 萬,到 2023 年放寬到每人能買四張、保額最高 90 萬,吸引不少保戶的關注。小額終老保險究竟有哪些特色?
一、投保年齡大幅放寬:一般壽險投保年齡多為 65 歲;小額終老保險最高投保年齡可至 84 歲。
二、原則上免體檢:一般壽險有體況或超過規定年齡就得體檢;小額終老保險,只需誠實填寫健康告知事項,體況處於次標準體亦能承保。
三、保費較傳統壽險低:小額終老保險保費比一般終身壽險便宜,分為 6、10、15、20 年四種繳期,最低投保金額 10 萬元即可成立。
不過,依規定小額終老保險的「投保年齡」加 「繳費年期」不能超過 90 歲,年齡愈大可選擇的繳費年限愈少,需繳的保費也會高出許多,因此投保前得實際試算,經濟能力是否能承擔。由於小額終老保險本身就是終身壽險,可提供被保險人身故或完全失能時之保障,保障期間為終身。
不過,若投保人第一至三年內身故,將退還所繳保費的 1.025 倍,第四年起,才會按保險金額給付。另外,有些小額終老保險商品可附加傷害險、醫療險等保單,以及依保戶年齡給予祝壽保險金(常見為 105 至 110 歲),並提供網路投保,增加自行申辦投保的便利性。
(本文節選自《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長照、財務、法律知識【全新增修版】》,作者:康哲偉,圓神出版)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