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週末(12/28、29)強烈冷氣團報到,全台氣溫如溜滑梯持續走低、特定區域更可能跌破10度以下,各地民眾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相關風險。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在《健康好厝邊》專訪指出,寒冷天氣會引發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導致心血管事件風險上升。另外,低溫時血管不穩定的斑塊和血栓更容易破裂,造成血管阻塞,引發心肌梗塞或其他急性心血管事件。
哪些人容易在寒流時,發生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不整?
冬季低溫是心肌梗塞的好發時節,陳冠任醫師指出,常見的心肌梗塞症狀包括胸悶、喘息、胸痛,特別是持續時間半小時以上的胸痛發生務必要盡快就醫。但約有一半心肌梗塞發生前沒有明顯徵兆。
心血管疾病長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而慢性病控制不佳是引發心血管事件最重要危險因子。陳冠任醫師表示,血壓、血脂、血糖過高是影響心臟健康的「三大天王」,且未必只有中高齡者會在天冷時發生心血管疾病,年輕族群也可能因為生活習慣與三高發病。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險族群包括:
1.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在寒冷時更容易出現血管收縮或血栓、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血管事件。
2.有心血管疾病史者:曾經罹患冠心病、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的人,氣溫驟降時較容易發生心血管事件。
3.家族病史者:有家族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需更加注意低溫對健康的影響。
4.肥胖者:過度肥胖(BMI超過35)者。
5.生活習慣不佳者:長期熬夜、壓力大、不運動或吸菸的人,心臟疾病發生的機率也更高。
有慢性病或冠心病高風險族群 血壓、血脂更要積極控制
陳冠任醫師強調,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在於控制三高,如果血壓、血糖、血脂控制得好,即使在寒冷天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能降低,然而國人對於血壓、血脂的控制觀念仍有待加強。如目前高血壓控制標準已降至130/80 mmHg,超標後應積極介入,若經醫師評估需要藥物控制,務必依循醫囑規律服藥,切勿自行停藥反而導致血壓不穩定,升高發病風險。
陳冠任醫師表示,近期收治一名70多歲患者五年前開始接受高血壓治療,但治療期間狀況若稍有好轉便自行停藥,導致血壓、血脂控制不穩定。今年年初開始陸續出現胸悶、喘不上氣等症況,回診檢查後發現已有冠狀動脈阻塞,緊急就醫並接受心導管手術與裝設心臟支架,現仍在加護病房觀察中。
如何預防天冷猝發心臟疾病?
1. 室內外保暖措施:寒冷天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保暖是第一步。陳冠任醫師建議,尤其是頭部、頸部和手腳等血液循環末端部位,應穿戴適當的帽子、圍巾和手套。此外,晨間氣溫最低,建議晚起避免直接暴露於冷空氣中。
2. 飲食與運動控制:均衡飲食、減少高脂肪與高鹽食物攝取,並保持適度運動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然而,在寒冷天氣中運動需格外小心。陳冠任醫師建議,冷天時運動前應充分暖身並量力而為,如果出現胸悶、氣喘等體力急遽下降狀況時建議先暫停鍛鍊。
3. 泡溫泉注意溫差:溫差過大可能對心血管造成衝擊。陳冠任醫師提醒,泡溫泉前應確保身體未直接暴露於冷空氣,並避免水溫過高(建議不超過40℃),以及長時間浸泡。出入溫泉時務必穿著浴袍或防寒衣物做好保暖。
4. 定期健康檢查:陳冠任醫師建議,特別是有三高或家族病史者,應每三至六個月定期檢查血壓、血糖、血脂,並配合心電圖、超音波等檢查。
5. 避免吸菸與過量飲酒:吸菸和過量飲酒會加重血管內斑塊形成,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陳冠任醫師呼籲,戒菸和控制飲酒量對心臟健康至關重要。
另外,施打流感疫苗能提升保護力並減少高風險族群的心臟病風險,陳冠任醫師建議,65歲以上族群只要經醫師評估,沒有過敏或注射當日處於感冒、發燒等感染症狀,都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有助於保護心血管健康。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5個非典型症狀」更常見!肩頸痠、消化不良注意 醫示警:發作前1個月就可能出現
·心肌梗塞突發作!醫授「送醫前自救方法」 肩膀痠痛活動後又好是警訊
留言 3
顏
還有北檢那群垃圾
2024年12月31日02:02
.Aaron_Kuo_嘉.投.
提高自身免疫力, 健康, 智慧 最重要~
分享_提早10年退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S0vHvLEI
2024年12月31日03:54
蔡岳宏
95%以上的高血壓是罹患原因不明的原發性高血壓,可能與遺傳、環境、飲食有關。另有小於5%高血壓是患有內分泌、腎病或血管疾病等引起的續發性高血壓。
個人也有高血壓,但沒有任何不舒服,目前我的血壓控制在醫師給建議之標準:130~140,回診在醫院裡量又飆高
傷口不易癒合、疾病、癌症等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注意症狀,早做篩檢;就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怕患者的忽視拖延及輕信偏方而延誤病情,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2024年12月31日05:5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