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加尿液、便便刺激,容易引起尿布疹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邱馨慧醫師表示,尿布疹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皮膚問題之一,發生的主要原因有:
(1)局部悶熱與潮濕:尿布直接包覆皮膚,容易流汗,造成汗腺堵塞,一旦尿尿或排便,小屁屁更加濕熱,寶寶不舒服而扭動,皮膚在尿布上磨擦,更容易破皮,導致發炎、紅腫。
(2)排泄物的刺激:糞便中有腸道細菌,會與尿液中的尿素作用產生氨,進而刺激皮膚產生發炎反應。
(3)細菌、黴菌感染:皮膚上存在著許多細菌與黴菌,當尿布疹已經發生皮膚破皮有傷口時,細菌或黴菌很容易伺機感染,造成傷口潰爛。好發在屁屁皮膚的皺摺處。
(4)外來刺激物:如尿布、濕紙巾的材質,肥皂、沐浴乳成分,衣物上殘留的洗潔劑等,都可能引發過敏反應。
提高警覺多觀察,屁屁破皮要就醫
嬰幼兒皮膚非常敏感,一旦有狀況,進展特別快,即便只是尿布包太緊較暖和,或洗個澡,皮膚就紅通通,此時只要讓肌膚透氣、散熱、降溫,很快就會恢復。皮膚紅不一定是尿布疹,但還是要小心,尤其米其林寶寶,要注意皺摺處的皮膚,若容易流汗或悶熱,尿布建議不要包太緊。
尿布疹症狀可輕可重,剛開始只是皮膚泛紅,若一直未緩解,可能進展到腫。假如屁屁已又紅又腫,容易磨擦出現破皮、發炎,滲出組織液,進而併發細菌或合併黴菌感染,嚴重還會造成潰爛。屁屁一旦破皮,稍微碰到或清洗,都會因疼痛而大哭,不僅寶寶不舒服,家長更是心疼。
5大預防措施,遠離尿布疹威脅
預防勝於治療!要遠離尿布疹夢魘,建議做好平時的保護及預防措施,家長可參考以下5個預防方法:
1.保持乾爽、勤換尿布:照顧屁屁最重要原則就是保持乾爽,要勤換尿布。建議媽咪可於餵母奶前、後檢查尿布是否需要更換。可試著搭配解開尿布15~30分鐘,讓屁屁透透氣,減少罹患尿布疹的機會!
2.以溫水清洗取代濕紙巾擦拭:清理寶寶大便常使用濕紙巾擦拭,平時沒什麼問題,但如果皮膚已紅腫或破皮應先停用,以免多一次磨擦,使膚況更嚴重;最好直接用溫水清洗,清潔後用面紙輕輕按壓吸乾水分,避免來回擦拭,增加患處的磨擦。
3.偶而讓屁屁透透氣:嚴重的尿布疹,可以減少包尿布的時間,於洗淨擦乾後,將尿布打開,讓屁屁透透氣。必要時使用烤燈以維持皮膚乾爽,但烤燈的使用有燙傷的風險,因此多用於嚴重尿布疹須住院的寶寶。
4.謹慎選擇尿布:建議挑選摸起來柔順,大小適中、透氣性佳、吸水度好的尿布。
5.調整飲食:寶寶與媽咪的飲食也會影響便便的性狀。喝母奶寶寶便便較稀、軟,排便次數多,一天可能七、八次以上,得尿布疹風險較高;喝配方奶排便次數較少且質地較稠。因此,若病情真的很嚴重,一直無法改善,不得已會建議暫時減少餵母奶次數,幾餐改用配方奶,待症狀緩解再吃回全母奶。同時,哺餵母乳的媽媽也建議避免攝取生冷、容易過敏的食物。
邱馨慧醫師強調,屁屁紅腫建議請小兒科或皮膚科醫生診斷治療。常用於預防與治療尿布疹的藥物有:
(1)凡士林:在皮膚上形成一層保護膜,讓屁屁和尿液、糞便隔絕。夏天宜避免挑選太過黏稠的凡士林,以防阻塞毛孔。
(2)含氧化鋅、維生素B5藥膏/護膚膏:具鎮定、收斂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3)類固醇藥膏:具抗發炎效果,但禁用於念珠菌感染之尿布疹,也避免長期使用。
(4)抗生素藥膏:有抗菌、殺菌效果,避免傷口惡化。
(5)抗黴菌藥膏:抗念珠菌感染。
家長平時預防原則不外乎勤換尿布,保持乾爽,可搭配護膚膏使用。已有尿布疹,洗澡水溫不宜太高,約攝氏37~40度即可,避免刺激皮膚。一旦皮膚紅腫,就需使用氧化鋅、維生素B5或類固醇藥膏治療;若出現破皮、發炎現象,需加上抗細菌或抗黴菌藥膏。治療期間只要照顧得好,保持局部乾爽,一兩天就有明顯改善。
嬰兒排便次數多,尿布的使用不能省
現在家長在照顧上多有正確概念,不過有些父母怕尿布用太多,總想撐久一點,因而提高得到尿布疹的機率,越小嬰兒皮膚越嫩,得到尿布疹會越嚴重,而且小嬰兒排尿排便次數比較多,所以照顧上要更小心,出生一個月之後,便便次數就會慢慢減少。此外,夏天容易流汗,汗中有鹽分、油脂,得到尿布疹的機會也會增加,當然不只屁屁,其他部位皮膚的問題也增多,特別是抱著喝奶或睡覺起來時容易滿身汗,都要馬上擦乾。
只要勤換尿布、保持乾爽,並掌握正確的清潔方式,就能讓寶寶有健康的肌膚,遠離惱人的尿布疹。
邱馨慧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台大臨床醫學所博士
經歷:台大臨床試驗中心主治醫師、台大雲林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教學部主治醫師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