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掉髮、長斑、臉暗沉...小心從同學變「學姊」!林志玲的家庭中醫師公開:熟齡保養4大秘訣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1年02月02日01:00 • 陳峙嘉
掉髮、長斑、臉暗沉...小心從同學變「學姊」!林志玲的家庭中醫師公開:熟齡保養4大秘訣

抗老要從28歲提前部署

28歲是女人的顛峰時期,過了這個年紀,就要開始走下坡了,所以慢慢會看到許多殘酷、令人悲傷的事實。如果你的年齡還不到28歲,請把前面的章節再看熟一點,人生上半場準備的越充分,下半場的遭遇就不會進展的太快速;如果你的歲數已經在下坡階段了,那就要認真把後半本書看完,因為這個階段的保養,是決定你會不會被叫學姊、甚至被誤認為高中老師的關鍵。

此時,你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最明顯的是,陽氣,也就是身體的動力,會漸漸衰退。所以隨著年紀的增長,你就會覺得越來越提不起勁,五臟六腑、氣血的運作機能也會越來越慢。

胃腸不好人易老
以經絡來說,人體第一個會衰退的是陽明經。陽明經有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陽明脈衰,這兩個臟腑的功能就會開始打折。現代人喜歡喝冷飲、吃甜食、精緻飲食,一旦胃的功能變弱,吃的東西就會不容易消化,常打嗝、脹氣;大腸的功能退化,大便就會變得不順暢。

以經絡循行來說,胃經通過大部分的臉部,所以胃經的氣血不足,臉色就會不好看,細紋開始出現,甚至長斑,早上起床還容易有黑眼圈和肥大的臥蠶。大腸經通過上嘴唇和鼻子的兩側,若其氣血不足,就會讓法令紋或是鼻子兩側的溝縫加深。因此陽明脈衰,不只讓腸胃功能變差,也會使整張臉的氣色、外貌急速老化。有個廣告說,腸胃好、人不老,是真的有道理的。

除了陽明脈衰之外,身體的腎水,亦即保水度,也會開始減少。當身體的水分不足,但陽氣還夠、熱度仍在的時候,臉就會像烤土司一樣,慢慢的被烤焦了。臉色開始變得暗沉、痿黃、斑點、色素沉澱,也就是說不好好保養身體,過了28歲就準備要變成黃臉婆了。

髮為血之餘,28歲後身體的精血都會開始衰退,在血相對不足的情況下,沒辦法再去滋養像年輕時候那麼茂密的頭髮,因此會開始掉頭髮,髮量越來越少。若自己沒有認知,繼續晚睡熬夜,仍然暴飲暴食,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不但會影響到健康,而且很快的就會變成一個頭髮稀疏、皮膚皺巴巴的大嬸了。

調養重點❶婦科帶下好困擾
俗話說:「十女九帶」,女性朋友常常為了婦科分泌物,或是感染發炎的問題而困擾,但是面對帥哥醫師的時候,卻又害羞到不知該如何啟齒。沒關係,我都懂!

在進入正題之前,還是要不厭其煩和大家鄭重強調一次,這個叫做分泌物,不叫內分泌,不是從體內流出來的液體就叫做內分泌好嗎?曾經有不只一位病人,來看診的時候跟我說,醫生我最近內分泌有點多耶!聽得我一頭霧水,回過神來才知道她指的是婦科分泌物,有些都已經停經當阿嬤了,還搞不清楚該怎麼稱呼它!

諸帶不離濕
言歸正傳,女性的生殖器官本來就會有正常的分泌物,外觀呈現透明到乳白色的黏液狀,沒有特殊味道,主要功用是讓陰道保持濕潤、維持正常的酸鹼值以及抑制壞菌的生長。排卵期以及月經前後分泌物的量會稍微多一些,如果沒有任何不適感,都可以視為正常的生理性白帶。平常如果隨意使用陰道灌洗、過度清潔,反而會破壞正常的菌種,讓其他病菌趁虛而入,造成感染。

一旦分泌物的顏色、質地、流量、味道出現變化,甚至帶有血絲,或是合併瘙癢、腫脹、疼痛等,就有可能是感染或是發炎的現象。例如細菌性感染,身體可能不會有太多的不舒服,但是分泌物會變得比較灰白色,帶有一點魚腥味;若是念珠菌感染,外陰部常會瘙癢、紅腫、疼痛,分泌物呈白色黏稠,甚至像豆腐渣一樣;如果是滴蟲感染,外陰部同樣會瘙癢,小便會疼痛,分泌物像膿一般黃黃綠綠的,同時伴隨著惡臭。

不管哪一種感染,先排除排卵期出血和月經前後這個時期,只要分泌物中帶有血絲,最好還是檢查一下是否有生殖道的癌性病變,千萬不可以馬虎!

中醫認為「諸帶不離濕」,意思就是說,任何的分泌物過多、婦科發炎、感染,都和體內的濕氣有關係。而體內會有濕氣,通常都是臟腑失調所引起,最常見的就是脾、腎的虧虛。

現代人常常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吃飯不定時不定量,要嘛就餓過頭,要嘛就吃過飽,這樣的飲食習慣就會導致脾虛。晚上不好好睡覺,常熬夜、晚睡、睡不好、日夜顛倒,或是經常操勞過度,就會造成腎虛。脾、腎虧虛會使代謝功能變慢,而讓身體累積太多的代謝廢物或是水分,就叫做濕氣。

除此之外,甜食、生冷食物、酒這三大類,會讓體內的濕氣加重。甜食包含添加人工糖類以及所有精緻加工的食品,像是蛋糕、麵包、餅乾、零食等;生冷食物包括本性偏寒的食物以及低於室溫的東西,像是生菜、瓜類、梨子、橘子、柿子等,都要少吃;酒類以啤酒為例,喝多了會讓身體又濕又寒,女生真的要少喝一點。

隨著體質偏寒或偏熱的不同,如果分泌物過多,引起感染、發炎的症狀就會不一樣。此時,要趕快看西醫吃藥、使用塞劑,先讓症狀緩解,同時看中醫把體內濕氣和臟腑失調的問題解決,中西合治、雙管齊下,標本同治,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調養重點❷子宮肌瘤無須恐慌
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大概每五個生育年齡的婦女中,就有一個有子宮肌瘤。年紀越大比例越高,到更年期前後,發生率更高達四十~五十%。還好,子宮肌瘤大部分都是良性的,惡性的比例不到一%,所以長了肌瘤也不需太過恐慌。

肌瘤發生的原因不明,良性的肌瘤通常不會因為太晚診斷出來而轉成惡性腫瘤。臨床上將肌瘤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由子宮往腹腔長的,稱為漿膜下肌瘤,這一種通常初期症狀不明顯,但是如果它不斷長大,壓迫到其他器官,就會有症狀出來。例如壓到泌尿系統,就有可能會頻尿或是解尿困難,造成腎積水;壓迫到腸子,就有腸阻塞或是便祕困擾。

第二類是往子宮腔長的,稱為黏膜下肌瘤。這一類型的病人,通常婦科症狀比較明顯,像是月經血量增加,有時候也會有骨盆腔的慢性疼痛,如經痛或是性交後疼痛等。假使肌瘤太大造成扭轉,會引起急性疼痛。

第三類是長在肌肉層內,稱為肌層內肌瘤,乃最常見的肌瘤型態,與漿膜下肌瘤一樣,除非長得夠大,否則不會有太多的臨床症狀。

子宮肌瘤有可能會影響受孕,但是機率不高,大約只占不孕症婦女的3%而已。所以當你努力想要懷孕,同時又發現有子宮肌瘤時,不要斷然把責任推給它,一定要做完該做的檢查,確定沒有其他問題之後,再來合理懷疑是不是肌瘤造成的不孕症。

調養對策:肝氣「鬱結」宜解不宜結
子宮肌瘤在中醫的病名叫做「癥瘕」,癥是有形的血病,瘕是無形的氣病。當身體的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順,就容易造成血瘀;如果再加上痰濕過多,阻礙子宮氣血循環,長期下來痰瘀互結,就會在子宮形成腫塊。

導致身體氣滯血瘀的原因很多,可以說是現代文明病的根源,且和飲食、生活、壓力脫離不了關係。以子宮肌瘤而言,最常見的原因和肝氣鬱結有關。中醫講的肝氣,指的就是情志的部分,與現在常聽到的自律神經有點類似,凡是情緒緊繃、壓力大、個性急、完美主義者或是苦往肚子裡吞的人,肝氣就容易鬱結。

肝氣鬱結久了,進一步就會導致血瘀,這種體質的人常有明顯的經前症候群,像是胸部脹痛、心情煩躁易怒、頭痛、胸悶、下腹悶脹、經血要下不下、血塊等症狀。以經絡理論來說,肝經通過咽喉、胸部和下腹這些地方,所以此類型也很容易同時患有甲狀腺結節、胸部囊腫和子宮肌瘤。

平常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勞累過度,導致脾氣不足,再加上喜歡喝冷飲,吃冰品、甜食,導致體內濕氣、痰瘀過重,阻礙氣血運行,痰、濕、瘀互結,就會形成肌瘤這種癥的病理現象。中醫認為肥人多濕痰,現在研究也發現,肥胖與子宮肌瘤成正相關,背後的原因都是因為痰濕體質造成的。總而言之,從中醫的角度來看,保持愉快的心情、紓解壓力,飲食規律、少吃甜食冰品,就可以遠離子宮肌瘤囉!

調養重點❸甜食是摧毀膚質的最大兇手
現代人可說是無甜不歡,一天沒碰到甜的就好像活不下去一樣,很誇張嗎?其實不會,你是不是早餐吃麵包,正餐後要來個甜點當結尾,下午茶也要嗑塊蛋糕,餐廳的選擇更是以烘焙點心為指標?平常可以不喝水、不喝湯、不吃飯,但是一定要來杯手搖飲;壓力大的時候要吃甜的,心情不好的時候要吃甜的,月經前後也要吃點甜的,無時無刻、隨時隨地、想盡辦法、用盡心思就是甜的至上,到了一種連自己都匪夷所思、百思不解的地步⋯⋯

好啦,也不能這麼說,年輕時我也曾經是個螞蟻人,小時候還偷拿過櫥櫃的方糖當零食吃,但是隨著年紀增加,慢慢地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能吃太甜的東西了,而且過了30歲臉就會開始變得焦黃、暗沉、斑點、細紋,我是靠臉吃飯的人,怎麼可以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呢?所以各位愛美的你,千萬一定要注意。

影響皮膚好壞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年紀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之外,其他都是可以努力控制的。在28到35歲這段半生不熟的年紀,影響肌膚主要的原因是飲食習慣,尤其是含糖飲料和過度精緻化的飲食。糖吃起來固然讓人感到心情愉快,但是造成的傷害更大,現代研究發現它和癌症、肥胖、三高、或是皮膚老化都有關係。

這些含糖或是過度精緻加工的食物,進到人體之後就會轉化成濕氣,像是水分、血糖、膽固醇、血脂肪、尿酸、體脂肪等等,體內的垃圾變多了,除了會進一步演變成許多疾病之外,對於皮膚而言,就容易因為濕氣阻礙正氣的運行,而引起臉部暗沉、細紋,換季時全身皮膚癢,或是手掌、腳掌的汗皰疹。很多人來看診,都會要求皮膚也要順便保養,認真一看,其實不是膚質不好,也不是膚色太黑,而是整體不夠透亮,診斷之後大部分都是因為體內濕氣引起的。再去追問生活習慣,就會發現大部分都喜歡吃甜點、喝冷飲,只要把這個不好的飲食習慣改掉,皮膚就好了一半了。再積極一點的人,可以去快走、慢跑,加速排除體內的濕氣,或是吃點綠豆薏仁,濕氣越少皮膚看起來就會越好喔!

調養重點❹減肥唯一正解:管住嘴,邁開腿
俗話說:「一白遮三醜,一肥毀所有。」肥胖除了是現代審美觀的一個極端之外,更是身體健康的頭號指標。現代醫學總是說肥胖會引起許多疾病,且是萬病之源,但我認為肥胖和許多疾病一樣,都是一種病態的表現,一定是身體內部發生了什麼事,才會導致肥胖,同時衍生各種疾病。

也就是說,肥胖和這些疾病的背後,都有共同的原因,也因為它們伴隨著肥胖一起出現,才會讓這些頂尖的科學家,誤認是肥胖造成的,所以只要減肥就可以遠離疑難雜症之擾。但是,造成肥胖與這些疾病背後的主因沒有先解決,怎麼可能瘦得下來呢?就算用了很多極端的方法,真的減輕了體重,但是原因未解,疾病還是會發生,當減肥停止之後,仍然會繼續肥胖,因為⋯⋯我再說一次,大魔王尚未抓到啊!

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說也說不完,簡而言之就是亂吃又不運動,所以解決方法就是「管住嘴,邁開腿」,具體怎麼執行,可以參考我兩年前的拙作《非瘦不可》,如果還是瘦不下來,那就多讀幾次,讀到廢寢忘食就會瘦了!

減肥能不能吃澱粉?
不過,既然這個單元要講身材,我們就來聊聊現代人在減肥過程中,最容易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很認真、做了很多,卻非但瘦不下來,還打造了一個易胖難瘦體質的錯誤觀念,那就是不能吃白飯這件事。

自從人類開始學會耕作之後,澱粉一直都是各民族人種的主食,已經吃了上千年了,直到這幾年,飯、麵突然變成肥胖的根源,問題出在哪裡?近年來有人說:這些碳水化合物吃到肚子裡,從多醣被分解成葡萄糖,從小腸吸收到血液之中,血糖上升之後胰島素就會分泌,把血糖降下來,然後變成肝醣再轉換成脂肪堆積起來。

咦?吃飯會胖沒錯啊!怕說話不夠聳動沒人聽的人,就拿著這個邏輯到處去說,很多人不用膝蓋思考一下就聽進去了,於是就開始一窩蜂不吃白飯,你們捫心自問,你真的是吃白飯才變胖的嗎?那麼快就把昨天的蛋糕和手搖飲忘記了嗎?所以,白飯到底錯在哪裡?

其實,關鍵在菜不是飯
它根本沒錯啊!大家想想,有誰會只吃白飯而不配菜的呢?重點在於菜吃得不夠多,而不是吃了那口白飯才變胖的啊!只要纖維足夠,就可以讓升糖指數降低,也就是說,青菜的量吃得夠,白飯的糖就不會有影響了!同樣的邏輯運用到水果上,現在的水果都很甜,果糖的確會使人變胖,但誰會只吃到果糖啊?除了果糖之外,水果還有很多豐富的營養、維生素、植化素、更重要的是水果的纖維夠多的話,同樣會降低升糖指數,讓血糖穩定上升,給身體慢慢利用,就不會造成負擔了。

飯和菜怎麼搭配呢?一般建議碳水化合物和蔬菜的比例大約是一比二,亦即吃一碗白飯要配兩碗以上的青菜,至於要先吃飯還是先吃菜呢?我認為沒差,除非吃飯和吃菜的時間間隔超過一個小時以上,否則還不是都在胃裡相遇,誰先吃誰後吃就沒什麼差別了。

有些人下班後不吃飯就去運動,更是傻到可以,身體活動最直接的能量來源就是碳水化合物,在饑餓狀態下運動,效率只有三分之一。運動後身體處於極度疲乏狀態,代謝只會降低不會提高,你想想,當你沒有穩定收入又去逛百貨公司周年慶,噴了一大堆錢,平常還敢亂花錢買東西嗎?所以啊,請記得減肥的真理:「管住嘴,邁開腿,吃飽才有體力減肥!」

書籍介紹

女人好養:人氣中醫師寫給你的專屬小寶典
作者:陳峙嘉
出版社:幸福文化
出版日期:2020/12/09

作者簡介
陳峙嘉 中醫師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

因外型帥氣被封「中醫界的郭富城」。他是第一名模林志玲的家庭中醫師,臉書粉絲頁擁有30萬多名粉絲追隨,經常受到各大節目的邀請擔任健康講座的來賓。和傳統正經八百的中醫師不同,他後來嘗試自導自演錄製影音「中醫師陳峙嘉碎碎念」,用詼諧的方式講解各種中醫迷思,多支影音觸及超過百萬人。

現為雅丰唯心中醫診所院長。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及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並取得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博士研究,是國內少數同時具有中醫師及藥師雙執照的中醫師。他從事臨床十餘年,最擅長的項目除了瘦身減肥之外,還有體質調理。他在新書也將與女性讀者分享,如何改變致命壞習慣,在日常生活就能學會「自然」的養生方法,讓美麗不請自來。

著有《非瘦不可》、《日日湯療》、《日日食療》《中醫師陳峙嘉的時尚養生帖》等暢銷書。

電視節目《醫次搞定》主持人

◆粉絲團:中醫師 陳峙嘉: www.facebook.com/cmdrchen/
◆雅丰唯心中醫診所官方網站:www.wesheen.tw/
◆YouTube:中醫師陳峙嘉的健康頻道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林筱庭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