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茲其中一本2024年的推薦閱讀《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 (How to know a person)非常令人著迷。我也從中發現,真正去認識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個性和特質,而是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故事。
“I see you!” 在資訊淹沒,真假難辨的世界中,是多麼令人渴望的一個經歷。
比爾蓋茲2024其中的一本選書《深刻認識一個人: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非凡之處》 (How to know a person)是我最有興趣閱讀的。網路上各式人格特質測驗,包括MBTI、優勢分析、或是九型人格,都是令人著迷的話題。人不但會好奇自己的測試結果,也好奇身邊的親朋好友到底是哪一種人格。難道有這麼多工具幫助,還有AI分析自己的資訊和貼文史,都還讓人感到不被了解嗎?
我想,可能就是因為這些資訊的背後,脫離不了我們想要給人的某種形象。當我們不自覺投入太多在構築那個想要的「人設」時,真正的「自己」其實是被壓抑、被困住了,以至於彼此認識的可能都落於表層想像。我們要如何才能擺脫「人設」的框架,真正認識一個人呢?
不是看他經歷什麼,而是聽他如何解讀
認識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個性和特質,而是他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故事。
我們生命的故事並不是像一張履歷表,僅僅只是紀錄人生不同時間所發生的事情、或是成就的任務。就算是經歷過同樣的事件,不同人對於那一段經歷,都有可能產生截然不同的解讀,而發展出不同的走向。所以我們的生命故事不在於發生了什麼事,而在於我們怎麼解讀那些所發生的事情。
要能夠發覺到一個人如何說自己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幫助對方成為他自己故事的作者,而不是一名旁觀者。在他的軟弱和痛苦經歷當中,他有什麼感受?他怎麼看待這個事件的發生?他怎麼解讀自己的境遇?而經歷過後他有什麼改變?在一個人的發光和快樂時光,他用什麼方式表達他的滿足?他此時又如何看待曾經不順遂的時候?
正因人生有不同階段的任務,所以更要在動態時間中去認識一個人。一般來說,如果到長大成人後還停留在「建構自我」的任務裡,就比較容易用功利的角度看待跟他人的關係,而顯得自我中心或自戀。
不管第幾次見面,絕對能好好聊天的2個話題
如果ChatGPT的聊天重點在於搜集資訊,那好好認識人的聊天重點就在化學作用……
繼續閱讀全文👉🏻 連比爾蓋茲都在讀:我們該如何「真正理解」一個人?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
- 滿滿行事曆已過時!比爾蓋茲:我花了太久才懂,成功不是要把每秒行程排滿
[ * [**比爾蓋茲開會為何堅持手寫筆記?研究:打字派「這項能力」輸給手寫派**](https://cwl.pse.is/6zwau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