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逐漸邁向高齡化社會,失智症的盛行率和發生率不斷攀升,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估計,全球目前有超過5500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患者人數將增加3倍之多。
誰容易得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不愛運動注意
秀傳醫院神經內科首席主任巫錫霖表示,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容易罹患失智症的族群包括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的人,以及較不喜歡運動、抽菸的人。
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可分為「可以調控」與「不可調控」兩類,其中不可調控的因素包括年齡和基因。年齡愈大,罹患失智症的機會就愈大;部分人帶有某些危險失智症基因,也比較容易得到失智症。
家中長輩若記憶力出現狀況 應就醫檢查
北榮神經醫學中心總醫師徐湘婷提到,今年有一些新的失智症危險因子被定義出來,目的是希望國人能夠更加重視相關的危險因素。在失智症中最廣為人知的是阿茲海默症,過往經常認為沒有辦法直接進行診斷,但近年來,包含國外學會等,發現有一些其他工具能夠輔助阿茲海默症的診斷。
北榮神經醫學中心心理師莊祐蓁就建議,當家中有長輩記憶力出現狀況時,可以到各大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通常較常安排的檢查包括抽血、腦部核磁共振,或是神經認知功能檢查,「大家通常比較害怕神經功能認知檢查,因為會有一點像在考試的感覺。」
抽菸喝酒致發炎!失智、中風、心肌梗塞元凶曝光
此外,失智症和身體慢性發炎也有關係。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表示,當身體有嚴重的發炎反應卻無法控制時,可以透過觀察C反應蛋白和膽固醇的變化來判斷,如果C反應蛋白升高,膽固醇也會一起升高;若膽固醇升高時,能夠將發炎抑制下來,C反應蛋白就會下降。
邱百誼進一步解釋,膽固醇的升高只是反應身體的發炎狀態,酗酒、抽菸、毒物和感染都會造成身體出現發炎的狀況,導致膽固醇上升,而這正是失智、中風、心肌梗塞的元凶。
不只預防中風!顧好血管健康也能減少失智風險
北榮一般神經科主任王嚴鋒則提到,研究發現,在高齡病人中,腦部出現一些血管病變非常常見,不管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都會讓認知功能進一步退化。因此,血管危險因子的控制非常重要,包括血壓、血糖、抽菸、缺乏運動、肥胖、糖尿病等;如果這些因素能夠得到良好控制,對於預防失智症可能也有一定的效果。
「過去我們認為控制這些血管危險因子是為了預防中風和心臟病,但實際上,它對於預防失智症也有一定的幫助。」王嚴鋒說。
研究顯示,年齡和基因是無法改變的失智症風險因素,但透過改善生活方式,可以大幅降低罹患風險。健康飲食、定期運動,積極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是有效預防失智症的措施。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