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歲語言發展進程
0~6個月
寶寶在這個階段會用「哭」表達需求,之後逐漸會對週遭環境(如講話、關門、床頭鈴)的聲音有反應。接近6個月的寶寶會出現玩聲音的舉動,發出咿、呀、阿等聲音,在被逗弄、和大人玩耍時也會出現愉快的表情。
6~12個月
寶寶會對自己的名字或小名有反應,開始出現玩聲音的舉動、發出類似模仿大人說話的聲音。在玩躲貓貓或搔癢等簡單的互動遊戲時,會發出聲音回應玩伴。9個月左右的寶寶會對「來、抱抱、不可以」等簡單指令有反應、知道大人想要他做什麼,但大人必須搭配手勢引導。接近1歲的孩子會開始模仿大人做動作,譬如用揮手表示bye-bye或拍拍手。
1歲~1歲半
寶寶開始會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譬如搖頭或用手指想要的玩具。也開始試著模仿不同的聲音和語詞,特別是人名與常用物品,最明顯的就是叫爸爸媽媽,或在喝奶時指著奶瓶說ㄋㄟㄋㄟ。因為語言理解的能力增加,寶寶此時也可以聽懂沒有肢體提示的簡單指令,譬如去找爸爸、媽媽、拍拍手等。
1歲半~2歲
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詞變得愈來愈多,開始可以聽懂較複雜(兩個動作連貫)的指令,譬如先穿襪子再戴帽子,或先拿包包再穿鞋。孩子本身也會試著將不同詞彙組合成短語,慢慢拉長表達的句子,譬如爸爸抱抱、吃飯飯、狗狗跑跑等。
「媽媽式語言」 愈誇張愈好
雖然媽咪和寶寶說話大多會本能地使用「媽媽式語言」,但也有人主張用一般說話的方式和寶寶溝通。對此劉彥妤說,媽媽式語言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關鍵,一項英國研究顯示,媽媽式語言愈誇張,寶寶未來人際互動的發展就愈好。所以如果要用一般的方式和寶寶對話,最好等到2歲半以後再開始。
2歲以下語言「卡卡」 發展遲緩最常見
「醫師,我家孩子快2歲都還不會叫爸爸媽媽,問他什麼話也只會發出嗯嗯啊啊的聲音,這樣正常嗎?」許多爸媽在發現寶寶語言「卡卡」時都會慌了手腳。如何分辨寶寶是語言障礙或只是單純的大隻雞晚啼?下面先來看看語言治療師對語言障礙的定義;新店耕莘醫院兒童發展中心語言治療師劉彥妤表示,嬰幼兒語言障礙可以分成幾個次類別來談;分別是語言發展遲緩、構音異常、嗓音異常、語暢異常以及吞嚥異常。2歲以下寶寶最常見的是語言發展遲緩,寶寶可能出現表達遲緩或理解遲緩,也可能是全面性的發展遲緩。構音異常則大多好發在3~4歲以上的孩子身上,主要是發音有毛病,但表達與理解沒問題,多半會合併其他症狀。劉彥妤說,構音異常的寶寶通常會在3歲半左右先做初步診斷,4歲以後再開始進行正式治療。吞嚥異常以2歲以下的寶寶為主,需要即刻治療。
常吼叫、哭叫的寶寶常出現嗓音異常的症狀,由於年齡層較低,難以用儀器檢測,大多以行為治療為主(如教導寶寶降低說話音量)。至於語暢異常,因為語暢的主要元素是會說出完整句子,所以多見於3歲以上的寶寶,孩子可能會在說話時停頓或無法表達接下來要說的話,若有人在一旁催促、給予壓力,不流暢的情形會更嚴重。劉彥妤指出,相較語言發展遲緩以及構音異常,嗓音異常、語暢異常和吞嚥異常出現在嬰幼兒語言障礙的比例相對較少。
表達力差→只說單一詞彙、舌頭動作少
一般來說,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多半是表達能力有問題,也就是聽得懂但不會說。這種類型的孩子通常只會說單一詞彙,必須經由他人提示才能完整說出一個句子,且可能出現一些口功能障礙的癥狀,譬如流口水、舌頭動作較少、口部肌肉較無力或說話時含混不清等。進入學校以後多半會出現人際互動的問題。劉彥妤表示,表達能力不佳的孩子有可能是家長給予過多協助,比如常搶著幫寶寶說話,孩子被剝奪學習機會,自然就會在說話時出現障礙。而學習語言的順序是先學會聽,再學會說,因此理解力差的孩子表達能力也不會太好。即便有少數孩子可以順暢表達,通常也是答非所問。理解力不佳的孩子大多是全面性的語言發展遲緩,好發在自閉症、腦性麻痺、唐氏症的孩子身上。這類型的寶寶通常需要情境提示才知道該做什麼動作,比如要在餐桌旁邊和他說「要吃飯嘍,幫媽媽拿筷子!」他才會動作,一旦遠離吃飯環境他可能就不知道要做什麼。劉彥妤指出,大部分父母面對理解障礙的寶寶都會不自覺給予很多提示,包括口說情境和手部動作,但這會讓寶寶的情況更惡化,爸媽要特別當心。
表達&理解遲緩 具體症狀解碼
前一段說到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以表達遲緩佔大多數,那麼表達遲緩的孩子都有些什麼特徵呢?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語言治療師劉秀珊表示,這類型的孩子通常說話和反應都比較慢、詞彙量少,3、4歲以後使用的語詞仍十分簡單,且很難說出完整語句,大多會使用簡化、不精確的動詞;舉例來說,當說到與水有關的動詞,孩子可能會說「弄」或「用」,無法說出「喝」水、「倒」水、「洗」水杯等較精確的動詞。而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表達遲緩的孩子玩遊戲反應較慢,也難以理解遊戲規則,輪到自己玩的時候無法明確表達「換我玩」了,自己的東西被拿走也無法說出「那個東西是我的」,對於自己遭受的挫折往往無法清楚說明。劉秀珊進一步指出,表達遲緩孩子的詞彙量之所以比較少,是因為他們學習新詞語有難度,學習速度也比較緩慢,可能會出現講錯名稱的情況,譬如將馬說成狗、犀牛說成大象。而就因為詞彙量少,寶寶無法像同年齡的孩子一樣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會過度使用「這個」、「那個」來代換事物的正確名稱。此外,孩子也無法對不同詞語作聯想或將不同詞語組合在一起,假使問他「有什麼東西是黃色的?」他可能總是只有一個回答,無法說出太陽、香蕉、蛋黃等多元化的詞語。
另一方面,理解力不足的孩子需要大人示範才能完成指令,且因為理解力較差,常無法正確執行較複雜的指令、跟不上團體活動,也可能會答非所問或不知所云,譬如被問到「你剛剛去哪裡玩?」,孩子可能只回答:「媽媽去玩。」導致溝通困難。
語言障礙--先天病理影響
目前語言障礙的成因仍無法確定。就病理性因素來看,以早產、聽力損傷、腦部發展遲緩、自閉症佔大多數,其他如唐氏症、智能障礙、腦性麻痺、唇顎裂(顱顏發展異常)以及腦部腫瘤也是可能的成因。這種病理性因素可能被治癒嗎?劉彥妤表示,這要看孩子本身的語言程度以及家庭是否可以給予完善的配套措施。如果孩子本身的語言能力較差,即便接受治療,進步幅度也有限;若基本語言能力不錯,只要接受長期穩定的治療,預後情況不會太差。配套措施則包括接受醫療團隊輔導、陪伴練習等,與爸媽的參與度息息相關。在經過治療以後,成效較佳的孩子大多可以達到同年齡發展的範圍。成效較差的孩子則可能勉強接近同年齡發展的程度,這種情況就必須要教導孩子學習自理生活的技巧以及參與社會群體的策略,以免進入學齡階段與同儕產生太大落差。智能障礙或腦性麻痺等肢體受限的寶寶則須進入專門機構(如發展中心)學習。
語言障礙—後天環境失調
雖然語言障礙的主要成因仍不明,但不可否認的是環境對語言發展的影響甚深。現代雙薪家庭多,有些父母因忙於工作習慣用3C產品安撫寶寶,但3C產
品無法與孩子產生互動,也減少了孩子玩玩具和探索環境的時間,如此一來就會降低孩子模仿或學習語言的機會。劉秀珊強調,即便電視中的卡通人物會邀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練習說話,但如果小朋友不跟著說,這些卡通人物也不會給予引導,即使小朋友跟著說,也不一定理解意思。況且面對3C產品的時間越長,與人互動的時間就越少。她強調,過度依賴3C產品會讓原本就有語言障礙因子的孩子語言發展更加緩慢,最好少讓孩子把時間花在手機或平板遊戲上。
另外,有些孩子是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這種隔代教養很容易產生溺愛的問題,孩子可能只要做一個手勢就能獲得想要的東西,久而久之就會懶得說話,甚至覺得「沒有說話的必要」;這種情形也有可能發生在對孩子太寬容的爸媽身上。而偏鄉地區的教育資源較缺乏,孩子有可能無法透過玩具書或繪本學習,若家長與孩子互動的時間、頻率和品質都不高,孩子的語言發展就可能出現問題。
用疊字和寶寶說話 yes or no?
劉秀珊表示,臨床上並沒有相關研究證明疊字會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或造成學習障礙。只是當孩子開始有能力說出明確、有意義的語詞時,會建議家長減少和寶寶說疊字的頻率。譬如寶寶會完整說出「鞋子」時,就不用再強調是「鞋鞋」。
結巴、咬字「含滷蛋」…別太擔心
有些爸媽一聽到寶寶說話「含滷蛋」就緊張不已。但劉秀珊表示,除非孩子有生理上的異常(如唇顎裂、腦性麻痺),否則還是要等到孩子有足夠的詞彙量才能評估構音異常是否為語言障礙。她強調,寶寶在2歲以前會的音不多,也才剛學會說話,發音準確與否不大重要,爸媽無須要求寶寶一定要正確發音、咬字清楚,重點是對母語有一定的掌控度,並循序漸進發展表達與理解的語言結構(聽得懂和會說話)。還有人擔心寶寶講話斷斷續續,害怕寶寶養成結巴的毛病。然而劉秀珊指出,2歲以下的寶寶還在學習不同事物的名稱,有時說話要想一下,語句有些不流暢是十分正常的事,爸媽不用過於煩惱。
對新玩具、床頭搖鈴沒反應 最好就醫
如果寶寶對於新玩具、床頭搖鈴發出的聲音沒有明顯反應,聽到爸媽呼喚自己的名字也不會抬頭探索聲音來源,或已經滿2歲卻仍說不出有意義的語詞、無法比出有意義的手勢,也不太會模仿動作,爸媽就應該有所警覺。最好帶寶寶到醫療院所給早療專業人員或語言治療師檢查,評估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而如果孩子已經滿3歲卻仍不會說「媽媽抱抱」、「爸爸走走」等組合語,也必須就醫檢查。此外,假使爸媽在孩子3歲以後仍聽不懂孩子說的話、對孩子說的話都必須用猜的,孩子說話的音態不清楚,說話時嘴巴幾乎沒有動,可能和發音或口腔器官有關,最好也尋求相關的協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