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大便當時代來了:增速超越早餐店、餐廳,銷售額破 300 億!專家:隱憂正在浮現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3月15日14:56 • 發布於 03月13日07:00 • 林柏源

近年來,台灣餐飲業發展蓬勃,其中以便當業銷售額成長最快。根據財政部統計,2024 年全台便當、自助餐店數量突破 1 萬家,達到 10,176 家,年增率 6.8%,銷售額更高達 315.2 億元,年增 21.7%,漲幅居餐飲業各業種之冠。

然而,專家指出,雖然便當市場快速擴張,但高成本壓力、競爭加劇及外送平台崛起,可能成為業者未來面臨的嚴峻挑戰。

大便當時代來了!年增率超過早餐店、餐廳,正在「瘋狂擴張」中

根據財政部資料,2024 年台灣的便當、自助餐店數量正式突破 1 萬家,較 2023 年成長 6.8%,年銷售額則大增 21.7%,成為餐飲業中成長最快的類別,超越早餐店、麵店與小吃店、連鎖速食店、咖啡館、手搖飲料店、餐廳等其他業種。

2024 年全台餐飲業各業種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表示,便當店是台灣餐飲業的重要支柱,受到消費者青睞,特別是外食族、上班族的高度依賴。

然而,便當業的蓬勃發展不代表業者皆獲利豐厚。疫情後,消費習慣轉變,外送平台的普及導致店家面臨更高的抽成壓力,加上原物料價格上漲,進一步壓縮了業者的獲利空間。

此外,市場競爭白熱化,便當業者必須不斷調整菜色、價格策略,才能維持競爭力。

專家:隱憂來了!高競爭、高成本,便當業恐進入「淘汰賽」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便當業的擴張雖然展現市場需求,但隨之而來的挑戰也不容忽視。

首先,原物料價格飆漲已成業者沉重負擔,過去幾年米、肉、蔬菜等食材成本上揚,導致業者利潤被壓縮。其次,外送平台興起改變市場生態,許多消費者更習慣透過平台訂餐,但店家需支付 20~30% 的抽成,進一步壓低獲利。

此外,便當店雖然創業門檻較低,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新品牌或新店家要站穩腳步變得更加困難。若業者未能有效控制成本、建立品牌忠誠度,未來恐將出現大規模的市場淘汰潮。尤其當便當業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後,部分業者可能會進入資本市場,與連鎖餐飲品牌競爭,屆時個人經營者的壓力將更為沉重。

便當業儼然成為台灣餐飲市場的明星產業,銷售額快速增長,但隨之而來的競爭與成本壓力,也讓業者面臨生存挑戰。

專家提醒,儘管市場需求旺盛,但業者仍需審慎評估經營模式,透過創新、提升品質與品牌經營,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突圍。

未來,隨著消費者飲食習慣持續改變,便當業如何應對市場變局,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資料來源:住商不動產、財政部;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

延伸閱讀

飯糰降2元,銷量大增 10%!日本 7-11 默默用「松竹梅」法則,低價搶人心
珍奶、生吐司之後,炸雞店也面臨倒閉潮!曾於日本市場爆紅,為何 2 年內急速衰退?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