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翁佳音、曹銘宗
其實,除了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印度也都養殖虱目魚,一般民眾也愛吃虱目魚。
菲律賓也把它當國魚,東南亞「牛奶魚聯盟」崛起
在菲律賓,虱目魚(菲律賓Bangus)還被稱為「國魚」。虱目魚的英文是Milkfish,可能因其肉白又富含蛋白質而被稱「牛奶魚」。因此,或可仿「奶茶聯盟」(MilkTea Alliance)來組「牛奶魚聯盟」(Milkfish Alliance)。
虱目魚(Chanos chanos)是虱目魚科(Chanidae)現存唯一的屬和唯一的種,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熱帶、亞熱帶海域,但在東太平洋地區較少見。虱目魚可以生長在海水、半鹹水、淡水,沒有牙齒,主要以海中的藻類、無脊椎動物為食,所以也稱「海草魚」,很適合在海岸建造魚池來養殖。那麼,虱目魚養殖是從何時何地開始?
菲律賓最早開始:13世紀就養虱目魚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引用荷蘭文獻的資料,以「半鹹水魚池或海堤」(印尼語Tambak)來養殖虱目魚(印尼語Bandeng),可能起源於15世紀以前印尼爪哇島東部,因為在1400年爪哇人的法律中,從Tambak 偷魚的人會被處罰。但根據菲律賓的資料,菲律賓人在13世紀就開始養殖虱目魚,後來才傳到印尼,以及太平洋島嶼。
最早、最簡易的方法,就是在海邊以硓𥑮石圍成水池養殖,以石滬形式利用潮差捕魚,挑選適合的位置。(圖片來源:貓頭鷹出版社提供)
荷蘭時期發跡,台灣虱目魚養殖具500年歷史
台灣何時開始養殖虱目魚?一般都說在17世紀由荷蘭人從印尼引進。根據《熱蘭遮城日誌》第3、4冊,因為從1644年開始課漁業稅,所以在1647年出現「Oynij」的紀錄,主要在台南麻豆、嘉義義竹東邊一帶。
荷蘭文Oynij,從台語發音來看就是「塭仔」(ùn-á),這是漳州、潮州自古以來在海岸的半鹹水養殖法,與印尼爪哇人的Tambak 一樣。最早、最簡易的方法,就是在海邊以硓𥑮石圍成水池養殖。這很像石滬,但石滬是利用潮差捕魚,必須挑選適合的位置。後來,養殖的魚塭未必緊鄰海邊,可抽取海水到魚塭。由於清代《諸羅縣志》(1717年)記載魚塭中生產「虱目」或「麻虱目」,因此據以推論在荷蘭時代已有虱目魚養殖。
然而,荷蘭時代已養殖虱目魚,並不代表荷蘭人引進虱目魚,因為台灣海域本來也有虱目魚。事實上,荷蘭人殖民台灣重視貿易獲利,當時台南的經濟魚類是烏魚、塗魠,並沒有虱目魚,在《熱蘭遮城日誌》中也沒有荷蘭人帶任何魚苗來台灣的紀錄。
並非荷蘭人引進!台灣原住民、東南亞華人都可能有功
以此來看,台灣可能在荷蘭時代之前就有虱目魚養殖了。如果說台灣虱目魚養殖是從東南亞引進,那麼就有兩種可能:
1、華人引進:在十六世紀,從中國移民海外、同屬閩南語系的漳州人、泉州人、潮州人,形成「漳泉潮文化圈」,在台灣與東南亞之間互有往來,可能引進虱目魚養殖來台灣。
2、台灣原住民引進:自古以來,台灣、東南亞的南島語族之間就有往來,形成「南島語族文化圈」,可能引進虱目魚養殖來台灣。
清代台灣方志記載的「麻虱目」、「虱目」魚名,今稱之「虱目魚」(台語音sat-ba̍khî),其由來有各種說法,主要是台語的「塞目魚」(因魚眼有脂性眼皮)、西班牙語的Sabalo(菲律賓語所稱野生的大虱目魚),但未有定論。日本時代台灣文人連橫在《臺灣通史》中說:「台南沿海素以畜魚為業,其魚為麻薩末,番語也。」連橫所謂「番語」,就是原住民語。
以此來看,台灣的虱目魚養殖歷史可能往前推到500年以上。
內容來源=《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貓頭鷹出版社
審稿編輯:羅璿
延伸閱讀
▶口感不輸一般魚肉!藻類可作為食用支架,打造吃得出魚肉纖維的培養肉
▶不用怕買到不新鮮水產!水試所研發近紅外光光譜儀,30秒就能判斷新鮮度
▶養殖鮭魚的營養正在變差 兇手是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