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29歲網紅喉嚨有白斑、還檢出胃潰瘍等五大隱疾!保「胃」戰該這樣做好養護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21年12月25日06:00 • 發布於 2021年12月24日06:00 • 新聞中心洪辰竺

【早安健康/洪辰竺報導】隨著年末到來,許多人因為工作業績壓力大,加上飲食欠缺注意,容易導致胃潰瘍發生。健康節目《健康2.0》中提到,網紅鳳梨鼠薯之前因為失聲,前往醫院檢查後,不僅發現喉嚨有癌前病變的白斑,還連帶檢查出胃潰瘍、甲狀腺亢進、十二指腸潰瘍、胃食道逆流、白血球指數偏高五大隱疾。胃腸肝膽科張振榕醫師指出,依鳳梨白血球指數過高的症狀來看,推測可能是壓力引起的胃潰瘍。

執業中醫師呂庶熙曾受訪指出,現代社會環境充滿競爭及挑戰,由於精神壓力、飲食不均衡,或是藥物的使用不當,壓力性潰瘍的比率有逐步上升的趨勢。呂醫師表示,過大的壓力及情緒大幅變化,會使人體分泌大量壓力荷爾蒙,再進一步地影響腸胃道粘膜的正常功能,導致壓力性潰瘍的發生。

離癌症最近的潰瘍病!早期出現3症狀須小心胃潰瘍

江坤俊醫師在節目中提到,胃癌常常是由胃潰瘍慢慢轉變而來,且即使不演變成胃癌,也可能導致胃出血或胃穿孔。

天主教永和耕莘醫院林煜峻醫師曾撰文指出,隨著出血量的不同,胃出血可能出現的症狀有頭暈、臉色發白、心悸,以及四肢冰冷等症狀,嚴重者可能還會有有暈厥、低血壓以及休克等情形出現,可能有性命危險。

沈瑞斌中醫師在節目中提到,胃潰瘍是離癌症最接近的潰瘍病,早期徵兆包含三大症狀,分別為飯後一小時上腹出現燒灼樣疼痛或鈍痛、常常感到飢餓,以及胃經常感到飽脹、噯氣或反酸。

不過,其實在胃潰瘍時,不管是吃東西還是不吃東西,胃都會很痛,究竟胃潰瘍發作時該如何正確飲食?又有哪些食物可以保養我們的胃呢?劉怡里營養師在節目中,針對急性與慢性的胃潰瘍給予不同的飲食建議。

急慢性胃潰瘍的推薦菜單不一樣!下一頁看看營養師怎麼說

營養師:急性、慢性胃潰瘍飲食法不同!3護胃食物大公開

急性胃潰瘍飲食建議:

  • 不吃高纖、堅硬食物,例如堅果。
  • 吃菜時只吃菜葉,不吃菜梗。
  • 只吃燉爛的肉,避免吃牛筋等堅硬部分。
  • 吃水果時建議削皮,並避免吃纖維高、甜的水果,例如柿子。

慢性胃潰瘍飲食建議:

  • 食用容易脹氣蔬菜如高麗菜、洋蔥、大蒜時,要煮熟為宜。
  • 可以吃糯米類食物,但不要在一餐內吃很多。(如一次吃2-3顆粽子,以及大量吃年糕、麻糬等不好消化且甜的食物)
  • 建議每餐都要有蛋白質,如魚、雞、海鮮都是好選擇,可幫助修復粘膜。
  • 必須定時定量吃東西,避免用168等斷食法。

除了上述的飲食建議之外,劉怡里營養師也特別推薦幾項食物,其中,高麗菜有「廚房的胃藥」之稱,在所有蔬菜中屬於纖維較低者,且富含維生素U,可以幫助保護胃粘膜;而牛蒡中植化素、菊糖,適合慢性潰瘍者食用;此外,木耳中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是在慢性保養期時可以吃的高纖蔬菜,不過不適合急性期吃。

參考資料: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網紅鳳梨胃潰瘍5病纏身!養胃4吃法解救罹癌症最近的潰瘍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