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 2 」中的角色「焦焦」,佔據大腦主控台搗亂,將「樂樂」、「厭厭」、「憂憂」等其他情緒驅之別院,要求底下的身體組織們日以繼夜地工作,只為達到理想中的樣子,卻忽略了焦慮情緒對主人傷害。
動畫情節也反映到現實,隨著科技進步,生活、工作步調加速許多,衍生以往不常見的情緒障礙。如今,焦慮症儼然成為「文明病」,即使沒有正式確診,情緒問題也常縈繞身邊,深感困擾卻束手無策。
防禦外敵的武器,焦慮是與生俱來
身心診所醫師楊聰財提到,焦慮屬於人類本能的情緒,是受外界刺激而啟動的自我防衛機制。他舉例,古代人碰到黑洞時,除非是神經太大條的人,都會擔心裡頭的不確定性,進而避開可能遇到的危險。就是這樣「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患思維,才讓人類生存到現在,與達爾文「物競天擇」的相吻合。
楊聰財進一步說明,以往男性外出狩獵時,時常遇到諸多危險,但靠著大腦杏仁核作用,快速消化恐懼並做出決策,最終才存活下來;而古代女性在家相夫教子,較少在外面對危機狀況,這方面的訓練與刺激相對缺乏。在幾千萬年的演進下,如今男性的杏仁核體積較女性大,因此在精神醫學的研究上,女性罹患情緒障礙、身心疾患的比例,幾乎是男性的 2 倍。
過與不及都不行,焦慮恐影響生理
微弱的危機意識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危險,但過多的焦慮情緒也會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楊聰財指出,電腦發明後,本以為透過科技輔助,工作量有望減低,沒想到事與願違,反而負擔更重。在一刻不得閒的情況下,許多人連睡前都惦記著工作,高張的生活環境誘發焦慮、憂鬱等情緒。身體放鬆了、腦袋卻還沒關機,心理影響生理,睡眠品質不佳容易引起腦霧、注意力不集中,反倒形成惡性循環。
楊聰財表示,許多人尤其女性,都是「章魚性格」的完美主義者,常要求自己樣樣全能,無法達標又會焦慮不已。若焦慮情緒影響到生活長達半年以上,就是慢性焦慮的廣泛性焦慮症,不但會對環境高度敏感,也常惶恐不安、肌肉緊繃且易怒。
做好本份之外,家人的互動也是關鍵
面對席捲而來的焦慮情緒,楊聰財提供以下五種應對方式,無需服藥,藉由正向思考、調整習慣,就能對情緒狀態帶來偌大的改變。
1. 劃分能力範圍:楊聰財建議將事件劃分為「可控」與「不可控」,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力掌握能控制的,即使成果不如意也問心無愧。不可控的是別人的想法,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主動釋出善意、傾聽與陪伴,相信對方能感受到,互相堆疊正能量才能長遠發展關係。
2. 撰寫日記:民眾可透過撰寫「快樂日記」與「感恩日記」,回想快樂及值得感恩的回憶,幫助血清素分泌,降低負面情緒。楊聰財認為,睡前是寫日記的最佳時機,不僅能細細梳理思路,焦慮發作頻率也會減少。
3. 以對的方式讚美孩子:青春期的孩子不但容易叛逆,情緒表現也更為複雜,動畫中的「焦焦」正是青春期時大肆作亂的。楊聰財認為,孩子的個性「遺傳佔 49%、環境佔 51% 」,早期父母擔心孩子過度自信,不願意正面讚美,反倒讓孩子變得自卑。有了雙親給予的成就感,孩子會留下快樂情緒、產生多巴胺,成為良性循環。
而要如何肯定孩子,也是一門藝術。楊聰財提到,雙親讚美的應該是努力的過程,而非帳面上的成就。長期下來,能養成孩子的成長思維,而非古板的固定式思維。即使未來不慎失敗,孩子也會自我調節,肯定途中經歷過的風景,而不會陷入焦慮的惡性循環。
4. 注意「上四下四」:除了親子之間的互動是門學問,楊聰財認為夫妻的相處模式,也會影響兩人心情。他提到,根據英國一項夫妻研究,出門前四分鐘與回家後四分鐘,人腦仍處於上緊發條的狀態,若再以家務事打擾,可能觸發焦慮情緒。因此,「上四下四」期間避開敏感議題,就能維持良好的關係與互動模式。
5. 規律睡眠與運動:抵抗焦慮除了是個人挑戰,也是家庭運動。楊聰財指出,晚上 11 點至上午 6 點是最佳休息時機,「活在地球上要懂得順天」,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對身心也是一大助益。他舉例,全家可以在晚上 10 點實施「收手機」計畫,接下來試著讓身體自己放鬆,想辦法在躺下後 30 分鐘入睡。清晨起床後,也可一起進行超慢跑,長輩減少肌少症風險,小孩則能強身健體。早睡安定思緒、早起運動提升多巴胺分泌,就能減少焦慮冒出的機會。
焦慮的呈現方式百百種,從孩子剛入學的分離焦慮,到成人因工作衍生的焦慮,各年齡層都可能受焦慮所苦。從生活小細節著手,加上家人的陪伴,長遠下來會看見成長,用自己的力量跟焦慮說再見。
文/林亭、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