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念到博士、考上會計師卻迷失!一個傷心故事:別複製別人眼中的成功人生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0年05月17日21:04 • 發布於 2020年05月13日10:32 • 陳永儀

星期二,下午兩點

如芸習慣把長髮一把抓,紮個馬尾在腦後,著裝輕便地來到我辦公室。今天如芸氣噴噴地走進來,把背包往沙發上一丟,重重地坐了下來。我看著她,知道我不用說什麼,也不會等很久……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唸這個博士!」

念會計博士,考上美國會計師

「喔?」我看著她發怒的臉。芸,從小,大家都是這麼叫她,是三個月前,經過學校轉診開始來我這的。她所唸的大學,跟目前唸的研究所,讀的都是排名數一數二的名校。現在是會計系博士班二年級。幾年前在拿到碩士後,芸立刻就考上了在美國不是很好考的會計師執照。

「我有多努力,你知道嗎?」我看著她,微微地點著頭。她是個情感豐富,表達能力很不錯的女孩子。

有記憶以來,能拿的獎都拿了

「從我有記憶開始,所有能拿到的獎項我都拿了。一開始的時候,還覺得好玩,一點也不費力……」芸開始陷入她的回憶與情緒中,「但後來,我爭取出國唸大學,就知道自己落後了,語言又不如人。所以當別人都忙著約會,參加舞會、社團活動的時候,我都在努力趕上。我知道像我這樣留學生背景的人,畢業後找工作會不容易,所以我一點也不敢耽誤,從不支薪的實習工作開始,從零工作經驗開始,累積我的資歷,建立我的履歷。」

我看著她,很專心地聽她說,很用心地體會她的心情。

「後來,果然我畢業後就順利進入前五大的會計師事務所,他們給我簽證,也願意幫我申請綠卡。但是後來沒有抽中H-1B 簽證(專業人員外籍簽證),我又不想回國,就只好趕快申請博士班。本來我沒有打算唸博士的,一點準備也沒有,現在,又落人後了!」

芸的聲調滿是懊惱、焦急、憤怒。在這充滿青春氣息女孩的臉上,寫著她心中有這麼多的不愉快。

「芸,你的努力,我光聽了都覺得有點累。不過這些努力大都有得到所預期的成效,是不是?回過頭看看,你未雨綢繆,充實自己,做各項的準備,不落人後。你走得很快,也很有效率,給我感覺好像是一輛很棒的車,一台性能、維修、狀態都是一流的車!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是一輛車,你可以告訴我,你要去哪裡嗎?」

能言善道,講話總是一串一串,中間都不用停的芸,突然間好像卡住了。她張大了眼睛,望著我。接著,頭歪了歪,目光移到了窗外,又轉到了地上。

「去哪裡……」她輕輕地重複我的問題,「去哪裡?」她好像在思考這三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去哪裡?」她抬起頭,看著我,好像在回問我。這時候,她的眼睛充滿了迷惘,也帶著一些些的濕潤。

(推薦閱讀:30歲前的職涯選擇,影響你的後半生!弄懂這3件事才不會後悔)

有能力、聰明、經驗,卻失去方向

在我看的病人中,有許多是缺乏動力、毅力或執行力的。但對芸來說,這些她一樣也不缺。她像是一部加滿了油的跑車,可以開得很快,很遠,但再好的跑車,若是一直繞圈子開,久了也會感到無趣,甚至空虛。芸需要想一想,這些她所擁有的能力、聰明、經驗,都是她的資源與工具,最終要用在什麼地方,要協助她往哪裡去呢?

一切都該在計畫中,但這些是「誰」的計畫?

「我覺得壓力好大,什麼也做不好……真想回家……」

今天的芸,既不氣憤,也不盛氣凌人。

「想回家,你不能回家嗎?」在壓力大、做不好、想回家,這三樣之中,我當下選擇了最可以採取行動的一項。除了可以有所行動之外,想回家,是芸很少表達出來的內心感受。通常她所呈現出的狀態都是,我要、我應該,我會,我可以……今天,她越講越小聲,最後流露出的一句,「真想回家」,我想抓住它,不願它被埋沒掉。

「想啊……雖然家不完美,但它是一個我累了、被欺負了,或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還是會想去的地方。可是我呢,現在怎麼回去?一事無成,一下子回去了,又怎麼解釋,怎麼交代。就算不管別人怎麼想,也會嚇到我爸媽,會擔心不知道我發生什麼事了!」

心累想回家,卻害怕讓爸媽失望

別人的想法、家人的想法,讓芸想回家,卻不能回去。不對,正確的描述應該是,芸腦中別人可能對她的想法,芸認為她家人對她現在回家可能有的反應,讓她覺得不能回去。事實上,人家會對她的行為有什麼想法,會如何反應,大概很難事先完全確定,也只能用自己的理解去想像。

人們常被自己腦中的想像所主導。從小到大,芸是否也是依據她腦中所想像,她父母、親友或其他生命中重要的人對她的期待,在設立目標,在忙碌著呢?我想找找答案。

「你爸媽,他們覺得你現在是什麼狀況?」既然回家可能會嚇到他們,表示他們應該不知道芸的近況。

「他們應該覺得我就是按部就班地在唸書,有穩定交往的男朋友,所以一切都該在計畫中,有進度地在進行吧。」芸就事論事地說著。

「這些……是誰的計畫?」我再進一步地問了。

「誰的計畫?」芸似乎有些困惑。

(推薦閱讀:你對成功的定義,不需要參考別人!從「心理學」破解成功迷思)

那些被安排好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嗎?

現代人,似乎有晚婚、晚生孩子的趨勢。有研究顯示,近年來新手父母的平均年齡,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相較於年輕的父母,年齡比較大才當父母,有其獨特的優缺點。最大的缺點,是生理與基因上的。年紀大的父母所生的孩子,容易在基因上產生突變,特別是現代科技發展,藉著技術操弄賀爾蒙、精子、卵子,協助受孕、懷孕、生產,等等,容易造成孩子有先天性缺陷。

但是,年紀大的父母也有許多年輕父母所沒有的優勢。研究顯示,相較於年輕父母,年紀大才當父母的,可能因為人生歷練比較豐富,通常在情緒表達上比較穩定,能為孩子所提供的經濟環境也比較好。比較好的經濟條件可以讓父母有時間、精力和其他資源,把重心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豐富的人生經驗,也讓這些父母更急切地想避免讓孩子走所謂的冤枉路,想導引孩子往對的方向前進。孩子小的時候,大多也只能接受父母的安排,很自然地被帶領著。但是,當一個孩子從小就在一切都安排好的環境中長大,不用思考或選擇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往下走的時候,他很可能走到一半,甚至最後,才發現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不是自己釀的酒,嚐起來就無味

現在台灣有些大學,在新生進來時,就已經把接下來四年的課程都幫他們規劃好了,沒有什麼選擇的空間。在這樣沒有選擇的環境中,也難怪,聽到許多老師抱怨學生「無感」,問學生問題,回答大都是:「不知道、隨便、都可以。」

或許,不是自己選的菜,不是自己釀的酒,品嘗起來就沒那麼有味道、沒那麼有動力。自己選的、做的,就算難吃,過程也是充滿期待、興奮和開心的。父母也是難為,到底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擇,親身經歷,還是要為他們預先準備好父母認為他們所需要,所應該選的?如何在這兩個極端中間定位與平衡,很不容易。

我不是芸的父母,養育的過程我沒有參與,我現在所面對的,是一個結果。我的假設是:芸的父母在成長過程中,為她設定好了許多目標與里程碑,而她就這麼一步步地走過來,因此她還沒有機會、沒有空間,去感受和發掘自己想要的、喜歡的,甚至她愛的到底是什麼?這是我要跟芸確認後再一起思考的方向。

(本文整理、摘錄自《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三采出版)

延伸閱讀 \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Gavin
    「我又不想回國,就只好趕快申請博士班」 千萬不要回國 以免把病毒帶回國
    2020年05月16日11:34
  • 小賴
    廢文一篇
    2020年05月13日13:0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