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男童全身紅癢誤以為被跳蚤咬,看叮咬處才知道是「牠」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21年07月14日15:39 • 發布於 2021年07月14日00:00
男童全身紅癢誤以為被跳蚤咬,看叮咬處才知道是「牠」
男童全身紅癢誤以為被跳蚤咬,看叮咬處才知道是「牠」

 

自從三級警戒以來,孩子宅在家時間多,幾乎沒有跟家人以外的人接觸,導致兒童得到傳染病的機率也大幅降低,不過仍要小心腸胃疾病或口腔皰疹。然而天氣炎熱,使得幼童的皮膚問題也不少,家安小兒科診所許志煌醫師日前在臉書表示,曾經一天內連續看了好幾個孩童,皮膚都被叮咬得亂七八糟,又癢又腫,先前已反覆在外面就醫都未見好轉。

起初第一眼感覺是跳蚤引起,但總不可能一直被跳蚤咬,因此許志煌醫師翻開男童的衣服及內褲查看,隨即判斷是被「禽螨」所咬。

<圖/許志煌醫師提供>

跳蚤v.s禽螨,從叮咬處判斷

許志煌醫師進一步解釋,從單一病兆來看,很難分辨是跳蚤還是禽螨,但由於兩者的習性不同,因此紅疹的分布也會很不一樣。

跳蚤:大多攻擊無遮蔽的下肢

大多會攻擊沒有衣服遮蔽的下肢,很少在腋窩、脖子、前胸、肩膀和上肢等部位,若這些地方出現咬痕,就要小心是不是禽螨。

禽螨:會爬行到處攻擊

除了暴露出來的皮膚會遭殃,由於禽蟎會爬行,一旦爬到衣服褲子的邊緣或是皮膚皺摺處,被擋下後,就會在這裡大量叮咬,所以紅疹會成群密集的出現,特別是內衣內褲或是尿布的周邊。

延伸閱讀:痱子、曬傷、蚊蟲叮Out,解除寶寶夏日危「肌」警報

 

禽螨易從這5處入侵屋內

看禽螨這個名字顧名思義就是與飛禽有關,禽螨有8隻腳,體長小於1釐米,會寄生在野鳥身上,靠吸食鳥血維生,但萬一沒有鳥類可以吸血,也會吸食人血。

許志煌醫師指出,由於野鳥可能會棲息或築巢在住家周圍,如:屋頂、屋簷、陽台、窗戶邊、窗型冷氣附近。因此禽螨就會經由牆壁、門窗及冷氣機的縫隙或空調的通氣孔等處侵入室內,進而叮咬人類,甚至在陽台晾衣服時也要小心。

4方法找出禽螨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提供找出禽螨的方法:

1.禽螨雖然長得很小隻,但是肉眼勉強能見,如果背景為白色時,更易辨識。

2.可使用白色床單與被單,早上醒過來時,看看床單與被單上有無活躍的小蟲子,或是已吸飽血的小蟲子。

3.也可在家具上擺白紙,仔細觀察上頭有無蟲子出沒。

4.感覺敏銳的人甚至能發現蟲子在皮膚上爬,以及叮咬皮膚。

延伸閱讀:5種超有效「快速止癢法」!寶寶被蚊蟲叮,防感染這樣做

 

如何預防禽螨叮咬?醫:與野鳥保持社交距離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指出,由於禽螨的宿主為鳥類,無法靠吸人血長期存活與繁殖,通常不需要撲殺,牠們也會死亡,若要杜絕禽螨叮咬,最好的辦法就是斷絕來源。

許志煌醫師建議,應該與野鳥及野鴿子保持社交距離,不要讓牠們靠近住家,才能有效解決禽螨叮咬問題。務必裝置驅鳥的設備,移除周遭鳥巢,同時徹底打掃居家環境。

但提醒家長,千萬不要用棍子打散鳥巢,這舉動反而會讓禽螨大量流竄,建議用袋子包裹後,再摘除整個鳥巢,清除乾淨。

延伸閱讀:寶寶腳上起疹是怎麼回事?小心是過敏性紫斑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