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殷阿笛:疫情下的管理新常態

哈佛商業評論

更新於 2022年02月21日04:29 • 發布於 2022年01月19日02:00

《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殷阿笛(Adi Ignatius)本次受邀至2021第19屆遠見高峰會進行主題演說,用三個面向:資本主義角色進化/產業期待、執行長角色轉變、工作本質改變,探討疫情下的管理趨勢。

大家要知道台灣對美國有許多啟發,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疫情下的管理新常態」。

首先讓我先釐清,目前要確定任何事都過早,我們還沒有到「疫後」,尖峰或許過了,但我們絕對仍然在對抗新冠肺炎。其次,什麼是或應該是「新常態」也沒人說得準,但許多的實驗正在進行中,我很樂意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趨勢,也要分享形塑新的商業世界一些CEO們的想法。

演講中針對新的商業世界我會提及下列面向。首先,我要討論資本主義角色的進化、對產業新的期待;再來,我要談到身處目前環境中CEO角色的轉變,最後,我會討論工作場所的變化,以及變化背後的各種理由。

資本主義角色進化

讓我先給個全貌。

在美國,大家開始反思資本主義,過去50年來,我們活在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的世界中。傅利曼本人並未如他的信徒般那樣強調股東獲利,以他的名義為號召,過去50年來所有公司都相信存在的責任,唯一的責任,就是最大化股東利益。

但事實並非如此。公司與CEO們有責任對股東們交代,但從沒人指出要求短期的、每季高獲利是最重要的事,哈佛商學院的潘恩(Lynn Paine)與鮑爾(Joseph Bower)兩位學者2017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寫了一篇有遠見的文章〈企業領導人,你錯了〉(The Error at the Heart of Corporate Leadership),從法律面、邏輯面討論,指出CEO們拚命地為股東追求短期最大獲利並非主要任務。就算在全美500大公司註冊最多的德拉瓦州,也不是這樣。CEO們確實對股東有責任,但同樣重要的是,他們對公司長期的營運健康肩負重大的責任,不只是短期的股票投資人。換句話說,50年股東至上的地位是一種時尚,而不只是法律規範。

這篇文章出版後這個討論越發熱烈,也因此,手中握有9.5兆美元資產、全球最大的貝萊德(Blackrock)公司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大力推動權益相關人資本主義的新時代。2019年聲譽崇隆的美國執行長協會「商業圓桌」年會,也一樣呼籲企業主們要為公司權益相關人善盡責任。

這些事情本身沒有造成改變,但是經由這些討論,已經改變企業如何思考自己的角色。

從這而生的會是什麼,或許還不清楚,但很明顯的是,傅利曼時代已然終結,執行長的角色不再只是討好他/她的股東就好,我們大家要共同決定下一步要做什麼:想想公司成立的目的,想想對社會、社群或環境有什麼好的或壞的影響。

聯合利華(Unilever)前任執行長波爾曼(Paul Polman)、同時也是Imagine基金會的創辦人,致力動員商業領袖追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SDGs),剛剛為了這新的時代寫了一本指南《淨正向宣言》(與溫斯頓〔Andrew Winston〕合著),說明偉大的公司如何施比受多。《哈佛商業評論》有幸出版此書,主要的討論點並非公司不要做壞事,而是公司要常常問:「這個世界是否因為你的公司而受益?」

執行長角色轉變

我們現在進入第二個討論子題「執行長的角色」,有兩個顯著改變,第一是公共角色,第二是對內的角色。談到執行長的延伸角色,當然我舉的是美國和西歐例子,CEO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感覺到,在社會、甚至政治問題上要採取立場的壓力了,因為員工希望在符合自己價值公司服務的期待愈來愈高,換句話說,愈來愈多的底層聲音希望領導們對重要的社會議題表達看法。其次,顧客開始清楚地表示,他們要跟與自己價值觀相像的公司購物。一個近期的研究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在購物時會考慮這方面的一致性。

在這兩個面向的背後,主因就是社群媒體的崛起。試想,大部分的執行長可能不想在社會爭議話題上表態,舊思維是你可能取悅了一半的觀眾,卻得罪了另外一半觀眾。美國職籃明星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是全球知名的運動鞋圖像,始終不願碰觸非裔平權爭議等問題,因為他的名言是:共和黨人也會買運動鞋。

但是時代不一樣了,社群媒體的崛起,特別是推特,讓執行長們很難保持緘默,推特的網民們將你的沉默曲解,所以你不能選擇中立了。與其讓網民猜心,不如執行長們自行表態。

那麼,執行長們應該怎麼做?顯而易見的,不能每個議題都想碰。但偶爾還是必須表態,這就成為重要的策略。

每個執行長都需要教戰守則,幾年前,托佛(Michael Toffel)與恰特吉(Aaron Chatterji)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一篇文章,列出了執行長職務的風險與收益,建議執行長們要慎選議題發聲,在最佳時機表態,審慎考慮後果。兩人的建議並非阻止執行長涉入社會議題,反而鼓勵執行長們更有效率地涉入所屬公司最介意的議題。

再來是執行長對內的角色。

現代的執行長所要展現的職能,還包括了同理心、透明度、以及真誠。世界正在改變,員工、董事會和企業夥伴現在也開始重視,與財務戰略同樣重要的技巧,例如多元、平等、包容等,這些都是公司高層們在職場中生存所需要的柔性職能技巧,尤其在員工們歷經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工作返回崗位後,更是如此。

領導們都可以學習這些技巧,而且值得學習。我最近詢問2014年上任的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創新的關鍵是什麼?他的答案是「同理心」。(專訪請見〈專訪微軟執行長:彈性工作、元宇宙和同理心的力量〉)

就像他說的,我們有能力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用他們的方式看這世界,這就是同理心,這也是設計思維的核心。

疫下工作模式改變

最後,我來談談工作本質的變化。

在許多方面來說,新冠疫情爆發就是人們重新啟動調整的時候,挑戰了人們原本對如何工作、合作、創新、平衡工作及生活的假定。許多人都在與返回工作崗位一事角力,是否應該到公司?還是維持遠距辦公?或是兩者併行?

沒有標準答案的,但我們可以思考,為何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是為了建立公司文化嗎?為了傳授職能?為了在無預期的連結過程中迸出的創意?為了滋潤人際關係?

在這個年代,任何事不再是理所當然,也不會再有大家都覺得合理的預設途徑。我們需要做的,是留意如何向員工解釋公司高層的言行。

在(防疫)封鎖期間,我們有機會認識彼此,我們透過了Zoom、WebEx、Teams、或是Skype進行遠距通訊。但這些科技讓人們有機會了解同事的生活,看到他們的子女、寵物、另一半、室友、住的地方。Zoom也可以很民主,遠距溝通讓我們更容易說出心裡話。

回到微軟執行長納德拉身上。他試著在公司處理這些議題,所以微軟發展出許多未來工作樣態的相關資料,目前清楚得知的是資料真的不是很清楚。舉例來說,70%的受訪微軟員工表示希望工作更具彈性,這聽起來似乎這些人想在家上班;但同時,70%的受訪微軟員工也指出需要與人接觸以便協作,所以員工真正想要的,跟他們說他們需要的不一樣。

在我們試圖了解這一切時,我們也必須承認員工歷經了一段難熬的時光,罹患心理疾病的比例增加,人們感到更緊張、崩潰,對於女性的打擊更甚,員工因而尋求支援,公司也為他們提供資源、諮詢,更有彈性工時、休假讓員工好好生活。

《哈佛商業評論》投入甚多來協助人們形塑未來的工作,出版許多文章。就在10月,我們也在領英(LinkedIn)上推出了新節目「職場新世界」(New World of Work)。每一集,我都會專訪一位執行長,並貼出訪問的訪綱。

節目的前3週,我專訪了納德拉、百事公司前任執行長盧英德(Indra Nooyi)、以及法國製藥大廠賽諾菲(Sanofi)執行長哈德森(Paul Hudson)。訪問後,有以下的主題就出現。

首先,如同先前提過的,我們還沒有(疫後工作)的解決方式,盧英德敦促公司領導們不要認為對於疫後的公司治理已有解答,新冠病毒是目前人類面對最傷神的狀況,需要更長的時間去克服、尋求平衡,去釐清實體進公司與遠距工作間調配。就如盧英德說的,該是討論對策的時候了,現在是要來做一連串實驗的時候,針對未來工作樣態會是如何。

現在有件事讓員工更有權利了,美國急需學有專精的勞工,但這種人力出現短缺。這樣的現象起因於一波辭職潮,員工們對於沒興趣的工作容易選擇離職,或是因為賺不到錢,不過不只是這樣。員工會思考工作的目的,開始試著重新定義工作的新定義,他們願意嘗試足以重新定位自己的新職務,以往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區別,現在似乎已過時。員工辭職都不是因為公司不好,而是因為管理不善。

賽諾菲藥廠執行長哈德森呼應了我們的討論。這是一場攸關人才的戰爭,不是靠花錢就能解決的,哈德森說,人才要求在有目的導向的公司上班,也就是說,如果員工對於身處何方沒有產生連結,為此奉獻職涯的話,他就不待了。

哈德森表示他覺得這個概念讓他耳目一新,他也試著面對這項挑戰,換句話說,這個概念讓管理者越來越難當,但卻會越做越好。

轉型時刻,人人皆需進化

總結一下,在許多層面上看起來,人們身處在轉型時刻,有些挑戰也許是短暫的,但是人們也處於創造新事物的過程中,企業領袖愈來愈注意員工與顧客關切的事務,例如多元、平等、永續、創造勞動力等具意義的議題。

再過一兩年,我預測就會討論元宇宙了,這當然是未來與實質世界混搭的時髦用語,人們會與親朋好友透過分身或全像攝影,進行擴增實境或虛擬的緊密互動。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祖克伯與其他人正努力實現它。改變最大的驅動力還是在於,我之前談話中所提到的資本主義。

我們對於企業可以期待什麼?可以要求什麼?各國的答案都不同,對西方而言,主要議題在於如何讓公司接受自己在社群中愈顯吃重的角色,如同資本家早年所做的。對我而言,人人可以為進化貢獻一己之力、令人興奮的時代已然來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xQD0Nn3zY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