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以為只要自己多努力,就能解決所有問題?薩提爾的「慣性模式」論,一眼看懂職場陷阱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2年05月20日08:22 • 發布於 2022年05月20日08:00 • 高士閔

人在面臨壓力時,會不假思索、重複特定行為模式,稱為「慣性模式」。例如部屬提案內容不佳,覺得他怎麼都教不會,最後總是自己動手修改,久了養成對方依賴的習慣。行為模式有時候會幫助我們達到目標,有時候會成為阻礙。如果你的目標是訓練部屬能獨當一面,看不慣就自己來的工作方式就會成為阻礙。目標和行為模式不一致,又可分 4 種類型:討好、指責、超理智和打岔。

心理學家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剖析,人生是由「自己、他人和情境」組成,想達成目標,先認識自己的類型,辨識自己的行為模式,知道自己缺乏什麼,補足它就能實現一致。

討好型|忽略「自己」

典型的「老好人」,面對一件事情,在「自己、他人和情境」中常忽略「自己」。舉例來說,一位主管深受總經理器重,就覺得要多努力回報,如果部屬、同事做不好,會幫對方找藉口「他盡力了」,自己加班救火,寧願自己受委屈,也力求一切圓滿和氣。

討好型的慣性模式是 「只要我再多努力一點,就能解決問題!」 但即使完成任務也不快樂,還剝奪別人的學習機會。達成行為一致性的做法是,學習說「不」,以及面對問題時別急著攬下任務,先檢視「我可以要求別人做什麼?」和「有話直說,不要把事藏在心裡」,讓別人負起責任。

指責型|忽略「他人」

在「自己、他人和情境」中常忽略「他人」,典型狀況就是「自我中心」「結果導向」。舉例來說,一位主管每次部屬達不到業績,就動輒打罵,以至於留不住人,但他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認為「螺絲沒鎖緊,才會出問題!」

指責型的模式是 「只要我再給別人更多的壓力,就能解決問題!」 優點為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怕得罪人,缺點是喜歡支配別人和怪罪別人。然而,透過指責建立權威,只有短期有效,長期則得不到人心。唯有在檢討別人前先反省自己,多傾聽別人、容納不同意見,問題才會改善。

超理智型|忽略「自己」、「他人」

「超理智型」的人,他們在「自己、他人和情境」中常忽略「自己」和「他人」,講求「就事論事」比如夫妻爭執鬧到要離婚,老婆要求對方早上起床後的動作小聲一點,老公連這麼小的要求都做不到,長期忽略自己的感受;但丈夫認為,自己早起忙碌為家人打拼、甚至幫妻子、孩子準備早餐,認為自己沒有錯。

超理智型的慣性模式是 「只要我能將道理講得更透徹,就能說服別人、解決問題」 ,但人都是有情緒的,不先安撫情緒,講再多都聽不進去。因此要懂得先察覺別人情緒,再表達自己的情緒,才可能被理解,並解決問題。

打岔型|忽略「自己」、「他人」、「情境」

常與有趣或笑謔混淆,但「打岔型」其實是以幽默之名,行「逃避」之實。在「自己、他人和情境」中忽略所有要素,遇到問題先閃再說。以婆媳關係為例,每次老婆和母親吵架,老公就想先出門躲一波,等到她們吵完了,自己再回家,從不正面解決問題,即使問題會再爆發。

打岔型的慣性模式是「只要躲過一時,問題就會自己消失!」好處是樂觀豁達,壞處是拖延不會解決問題,只會讓事情更嚴重。想讓行為一致,必須改變心態,培養問題必須靠自己解決的心態,可以從一些小目標開始,一邊解決問題一邊培養自信心。

資料來源:《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薩提爾的自我察覺練習》《薩提爾教練模式》《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

延伸閱讀

領導者要當部屬的「教練」,為公司留下潛力人才!華碩部門總經理分享薩提爾的啟發
為什麼人們總是持續犯錯、難以改正?薩提爾的自我察覺,看見行為背後的慣性與盲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