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開第 1 間公司,歷經 3 個月無業遊民的生活後,我逐漸感到焦慮,覺得自己不能再這麼下去,於是開始向開職缺的公司投遞履歷,平均每 2 天面試 1 次。某天,我一如既往去面試。抵達面試場地,看著和我一樣處境的新人,我心想:「我可是擁有 1 年經歷的人啊,呵。」
我一點也不害怕,信心滿滿的坐在等待區,這時負責人當場將問卷發給所有面試者。題目要我客觀寫出自己認為的優、缺點。平時總是對自己的能力和潛力引以為豪的我,立刻就填完了優點,但是到了要寫缺點的時候,我卻猶豫了。在這種應該要說「選我選我」的情況下,真的可以直接寫出缺點嗎?再三考慮之下,我還是決定誠實回答,畢竟我還有很多優點可以彌補這個缺點,於是我寫下「粗心大意」。
說出「自己的缺點」時,就要同步思考如何展現優點來彌補
填完這張問卷上密密麻麻的問題後,我和同樣穿著灰色襯衫和黑色西裝的 8 位面試者,一起走進面試間。結束 1 分鐘的自我介紹,人資主管們開始快速翻閱履歷表和剛才填寫的問卷,接連丟出問題。接著就輪到我了,心臟不自覺的撲通撲通跳。偏偏人資問的,是最讓我頭痛的問題:「您在缺點的地方寫了粗心大意,是指在工作時粗心大意嗎?」
剛才在等待區做好心理建設,信心滿滿的金景熹,早已消失無蹤,我用小貓般的聲音答道:「啊⋯⋯雖然我粗心大意,但是工作速度快,可以檢查 2 到 3 次來彌補這個缺點。」可惜這間公司沒能看中眼前這個有點粗心大意,但是優點非常多的人才,我也沒能在面試過程中突顯足以彌補缺點的形象。
之所以忽然想起過去不怎麼美好的回憶,是因為同事無法接受人事考核上面的評語,氣呼呼來找我抱怨:「沒有人像我工作這麼認真的了,人事考核怎麼會給我這麼差的評語?」
同事的業務執行能力和報告能力拿到了最低分,他說沒道理分數這麼低,又說是主管討厭他,才會故意這樣。聽他一連串的抱怨,我欲言又止。這位同事工作非常認真,但是做事情不夠細心;報告寫得很認真,可惜太多錯誤,每次都被退回;操作業務上需要用到的程式時,也總是一副力不從心的樣子,卻不認為操作造成的錯誤,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
聽到主管要自己準備好再來,只會抱怨主管:「為什麼那麼敏感?」雖然工作認真,但是粗心大意,造成不少失誤和錯誤;缺乏操作工具的能力,也從沒想過要努力加強。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對於他人給予的建議,也只當是牢騷,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反省自己的缺點,工作能力才會進步
我 6 年前在面試時,看見要我寫下缺點的題目,可以那樣單純寫下自己的缺點,是因為我虛心接受上一份工作中,主管對我說的話不帶任何惡意。「景熹,妳做得很好,只是不夠細心。每次都會漏掉一、兩個地方,或是犯一些錯誤喔。」
一開始我非常緊張,趕忙回答:「是!」第 2 次聽到同樣的話,我心想:「又不是太大的問題,會不會太嚴苛了啊?」直到我再次因為粗心大意而被糾正時,我才發現自己一直受到同樣的指責,頓時覺得不妙。不過我的主管總是心平氣和的對我說:「處理完業務後,記得一定要再檢查兩次喔。」感謝主管準確指出我的錯誤,甚至還教我彌補過錯的方法,我才沒有情緒性的看待主管的提醒。
當然,那句話並沒有讓我脫胎換骨,變成一個做事謹慎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有時候依然會粗心大意,但是我懂得最後再檢查一、兩遍,盡可能減少失誤的頻率。了解自己的優點固然重要,不過認清自己的缺點也很重要,有時 1 個缺點,遠比 8 個優點更加致命。當我們懂得欣然接受他人的建議,藉此反省自己,那麼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能培養出工作的能力。
(本文出自《如果問我為什麼要工作:「喜歡的工作」和「喜歡工作」怎麼達成共識,年薪 4 年翻 2 倍》,大是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用心寫履歷,卻沒有面試機會?3 件事沒寫清楚,小心機會離你而去
馬斯克面試愛考這一題!超燒腦的「腦筋急轉彎」,如何幫他挑出厲害人才?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