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好勝心,家長該如何看待?其實無論是兒童或成人,都會希望自己在社會上的表現夠好,以獲得他人的讚美,建立出自尊、自信等自我價值,這是每個人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的必經歷程。
嬰幼兒時期的好勝心開始萌芽
每個寶寶天生伴隨的氣質不盡相同,好勝心強的寶寶除了天生喜歡嘗試新事物,對周遭感到好奇的東西也會主動想摸摸、碰碰看,當他們跨出新的一步,家長總是立刻驚呼:「哇!你好棒」。
孩子透過家長的讚美,漸漸開始知道哪些事情是會被認為「好棒」及大人所肯定的,因此,孩子的好勝心除了天生氣質之外,也和父母養育方式有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臨床心理師洪梅禎指出,天生氣質與教養方式彼此交互作用,使寶寶對得到正向回饋產生期待。也就是說,兒童發展的歷程會經過一些特定階段,像是孩子在1~3歲時,能大幅度掌控好自己的身體行動,從開始爬行、走路、把手上抓到的東西丟出去、玩玩具、自己拿奶瓶或拿杯子喝水等新經驗,他們會發現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完成事情。年齡越小的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家長通常會在旁邊給予強烈的正向的回饋,包括拍手、讚美等行為,都會鼓勵孩子再做一次,漸漸的,孩子開始明白自己哪些行為是「別人很喜歡」,下次就會再出現類似的舉動,亦於心裡感受到原來自己是大家眼中「很厲害的寶寶」。
父母的回饋無形中會增強孩子想表現的慾望,讓寶寶更想去做做看或試試看。然而,有些孩子對於「勝與敗」似乎表現得較無所謂,不見得對被讚美或輸贏有特別的感覺。事實上,爸媽應該要觀察孩子有沒有投入參與活動,而非只專注在結果或擔心孩子對輸贏的重視程度,例如:家長可以檢視孩子參與的過程如何、寶寶對於贏或輸有無不同的感覺,如果沒有特別的反應,可能是寶寶搞不懂輸贏之間的關係。如果孩子真的覺得輸了也無所謂,父母則可關注挫敗的經驗是否會影響孩子下一次再去嘗試的動機,有些孩子的好強表現是會想要不斷嘗試,有些則是害怕失敗而不想再次嘗試,爸媽可以注意孩子是不是在迴避自己不擅長的活動。
至於好勝與不好勝之間,沒有絕對的行為表現是好或不好,有些人會擔心好勝心太強或不足,對長大後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其實只要注意孩子是否能和環境相處融洽即可。
檢視寶寶好勝的行為
隨著寶寶年紀漸長,2~3歲的孩子開始練習自己做得到與做不到的事情,此時最常掛在嘴邊的可能是「不要」兩字,父母應該感到高興,因為寶寶開始表現自主的能力,至於大孩子則會發現自己動手完成的事情更多。不過,父母其實清楚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又是做不到,於是開始觀察到寶寶出現無謂的堅持或逞強,甚至想挑戰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物。除此,還有更多舉動的發生,可能代表著寶寶有超強的好勝心。
拒絕幫忙,我要自己來
許多孩子在還不會自己穿鞋時,就會想要拒絕媽咪的幫忙,堅持靠自己的力量試試看,並且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洪梅禎臨床心理師表示,孩子拒絕他人協助是正常的發展歷程,透過真實的接觸經驗,寶寶才能建構出自己的世界。
凡事都要搶第一
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老師在問問題時,問句都還沒陳述完全,孩子的手就早已舉得高高的大聲喊:「我會!我會!」基本上,從小到大,孩子會在生活經驗裡學到第一名都能得到讚美,當這樣的正向回饋持續出現時,孩子便認為:「只要我第一名或把某些事情做好,就會得到很多讚賞和關注」。
愛比較,不認輸
3、4歲之後的孩子,好勝背後的行為動機出現微妙改變,從嬰兒時期只是肯定「自己做得到」,變成是為了希望得到他人的讚美或刮目相看,開始更在意大人的讚美或產生比較的心態。舉例來說,常看到小朋友在玩遊戲時會爭論「我的車子比你大」、「我的車子才更大」、「我的超超超級大」等類似的言論,這種希望自己勝過對方、比對方更厲害的「不服輸心態」來自許多不同的因素影響,目的都是孩子為了感覺自己維持在優越的狀態。
延伸閱讀:孩子為何輸不起?提升受挫力7技巧
化解好勝心,放下輸贏的比較
好勝心態通常容易發生在有兄弟姊妹的孩子身上,父母常會以「比賽」之名,看誰先完成指令,例如:誰是收玩具第一名或吃飯冠軍等,雖然競爭在某些時候是好事,能激勵孩子積極完成指令,但如果比賽競爭的結果讓孩子太在意,就可能會為了得到第一名、要贏得父母的讚賞,出現說謊、傷害競爭對手之類的行為,反而辜負父母當初的教養美意。
在孩子生活的經驗裡,無論是正向或負向,都一定會經歷到。然而,得到第一名是正向的經驗,為了「享受」這種感覺,孩子會發現偷偷做一些手腳或說點小謊,就可以輕易獲得想要的結果,例如:和手足各自玩拼圖時,偷偷將妹妹的拼圖藏一片起來,只為了不讓妹妹比自己更早完成,雖然藏起對手的拼圖不會讓自己拼得更快,但有些孩子只是怕輸了、害怕自己表現不好。另一方面,有孩子也會過度專注在別人的行為上,例如:有些大人不見得會特別強調輸贏或競爭,但在孩子的世界中,卻覺得一定會有人第一名。洪梅禎心理師分享之前進行兒童治療的經驗,小朋友在排隊時,每個孩子都想搶當排頭,似乎「站在第一個」這件事對小小孩來說是無上的殊榮,因此,出現互相推擠或告狀的情況,孩子們七嘴八舌的搶著告訴老師:「我先的」、「某某某插隊」等,可見第一名在孩子眼裡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不過,當感到孩子對於獲得「第一名」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地步時,建議父母從以下方式改變著手,讓孩子漸漸放下對於輸贏的堅持。
不再強調輸贏
爸媽咪應避免再次強調先完成指令的人能享有特權,像是誰先收好玩具便可以吃餅乾,當有先後競爭的時候,孩子的好勝心態就會油然而生,建議將說話方式調整為「已經完成的人就要在旁邊等待」,不再去特別強調第一名,而是等待大家一起完成指令,例如:「等大家都刷好牙,才要開始一起聽故事」。
換個遊戲方式
試著告訴孩子:「我們今天要當第二名」,讓孩子知道在大人眼裡還有不同的視角,而不是只有聚焦在勝利的一方。
提醒孩子公平、輪流
競爭的過程與結果帶給孩子的經驗不全然是壞處,小孩為了想要得到的結果而去努力,但努力的方式卻不能用錯,爸媽應提醒孩子要公平競爭,或是設計輪流和等待的遊戲。洪梅禎心理師強調,父母別讓好勝心強的孩子每次都是第一個選擇或第一個開始,而應把握團體中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輪到的原則。
陪伴孩子經歷挫折
當孩子犯規太嚴重,例如:說謊、打人時,家長應視狀況暫停孩子進行遊戲,可由一位成人陪在孩子身邊,等待其他小孩完成遊戲,不要讓孩子覺得暫停就很孤單,要有人陪寶貝一起經歷不是第一名的感覺。
Let it go!坦然接受輸贏
由於現代社會家庭生得少,孩子在家裡的地位崇高,尤其是許多長輩會叮嚀「孩子還小,要事事順著他們」,但當敏銳的父母發現孩子的行為不在預期之內時,需要早一點來修正。
無論是企圖心或好勝心強,都不見得是壞事,特別是展現在學習和功課上,更是家長所樂見的,但若以負向的方式發展,像是為了要考高分而準備小抄、為了多存一點零用錢而說謊或欺騙,故父母應該釐清到底企圖心和好勝心可以怎麼發揮,是要鼓勵孩子積極發展,還是讓他們改變行為的方式?
外在稱讚轉化成自我肯定
父母經常抱怨「越禁止做的事情,孩子越愛去挑戰」,其實讚美也會帶來同樣的效果,寶寶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會展現積極態度,善用此原則,就能引導孩子透過正確行為,獲得成功的經驗。以穿鞋為例,孩子拒絕幫忙時,家長該怎麼做?首先,要同理孩子,理解為何想要「自己幫忙」,告訴寶寶:「媽咪知道你很想自己試著穿鞋子,可是你自己穿的時候沒有拉好,好像有東西卡住,媽咪幫你拉出來,其他部分就自己穿。」讓孩子感受到媽媽有發現我想自己穿鞋這件事。孩子任何事都想嘗試、追求自主,不論是自我中心或過度放大自己的能力,都不妨讓孩子去試試看,做得好不好都可透過實作經驗發現自己的能力到哪裡。
除此,更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可以適時提供協助,告訴孩子:「哇!以前都要爸媽幫你,現在你已經可以自己做了,但還需要媽咪幫忙一點,等到你長大一點,便能全部自己完成。」將孩子的成功經驗轉化成內在的自我價值,從家長給予孩子的外在稱讚轉化成孩子對自我的肯定,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完成某些任務。
提供輸贏以外的其他可能性
好勝心強的孩子失敗時,如果沒有人引導,或者告訴孩子可以適度的尋求援助,會讓孩子一頭鑽進去,越做越生氣,事情卻始終做不好。該如何讓本來很好勝、好強的寶寶學到不是非得要按照他的想法做才是對的,給孩子提供其他選擇,讓他們接受替代方式或其他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透過許多方式建立孩子對事情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多創造輪流的機會。洪梅禎臨床心理師說,成熟度不足的孩子,自我中心較強,能夠等待的時間更短,比較心態也強烈,可能會聽到「妹妹好像玩得比較久」、「哥哥的玩具好像比較好玩」等抱怨,家長必須理解孩子「很想現在立刻玩」的不舒服感覺,透過桌遊或公園的溜滑梯等遊戲,都能創造更多機會練習輪流等待。
正負向回饋要注意
相較於「你好厲害」、「你好棒喔」的讚美,家長應試著給孩子具體明確的鼓勵,越是增強孩子得到第一名很厲害,就等於告訴孩子「不是第一名就不厲害了」。父母應將焦點放在孩子的努力,告訴他:「因為你很努力,所以積木疊得又快又好」,迴避第一名的光環,重視孩子努力的過程。
家長的回饋對孩子來說相當重要,即使孩子輸掉遊戲,爸媽也不要表現得太可惜或太失落,除了提醒孩子,更要提醒自己,重要的是遊戲中獲得的樂趣,例如:和孩子分享:「跑步時旁邊的東西動得好快,風好涼好好玩喔」。如果寶貝還是很在意輸贏或沒有得到讚美,試著問孩子對這件事情的想法,舉例來說,學校的老師給其他同學「好寶寶貼紙」,卻沒給自己的孩子,可以和孩子討論心情:「媽咪知道你很想要得到,可是你覺得某某某為什麼會得到?你認為他表現怎麼樣?」聽聽看孩子怎麼看待別人的好表現,或者提起一些其他美好經驗,帶著孩子回想「你忘記上次玩遊戲,老師說你做得很棒嗎?」總而言之,當孩子失落時,必須提供安慰和引導,獲勝時則將焦點放在努力及過程。
打勾勾,約法三章要遵守
當父母察覺到孩子的好勝心很強,甚至會為了獲勝不惜使出小手段時,就要優先建立孩子行為的準則,使孩子心理知道:「就算我想贏、 想要得到貼紙,也不可以使用說謊、騙人、打別人的方式獲得」,事前讓孩子明白,出現這些犯規行為,就得暫時停止遊戲,鼓勵孩子享受遊戲過程,瞭解「輸贏乃兵家常事」、「志在參加、不在得獎」等觀念,引導他們珍惜輸贏以外的細節,時間一久,孩子便不會再如此執著非要奪冠不可,或者能以更坦然的心情面對落敗。
延伸閱讀:剛好的稱讚、剛好的管教,剛剛好的教育方式 ~「自我肯定感」教育,從9個月開始
好勝心VS.企圖心
從字面上解釋,好勝心主要是以追求勝利為目的,企圖心則是有規畫去做一件事情。洪梅禎臨床心理師分析,好勝心強的孩子,伴隨的挫折忍受度比較差,一旦沒有獲勝就會哭鬧;企圖心強的孩子則是清楚自己的目標。
事實上,好勝心和企圖心都呈現為了獲得想要的結果而努力,其中的過程很重要,家長可觀察到到孩子的手段,有些好勝心太強的孩子如果沒有得到第一名,寧可不要玩,也不願意接受成為輸家,洪梅禎臨床心理師曾遇過4歲的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發現可能會落敗,就發脾氣不玩了,甚至把整個遊戲破壞掉。
2~3歲的孩子正在經歷發展自主的階段,透過「主動嘗試、我做得到」建立成功、自主的經驗,因此,家長會觀察到孩子有好勝、好強的表現。如何讓孩子知道輸贏之間的其他樂趣,並且避免讓孩子過度專注、不擇手段獲得勝利,是父母在教養上的重要課題。
洪梅禎
學歷: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澎湖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特約臨床心理師、桃園縣特殊教育專業團隊兼任臨床心理師、培靈關西醫院臨床心理師
現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