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男女都會有,而無精蟲症是男性不孕症的一大主因。一位34歲男性平時身體健康,性功能正常,但結婚1年多卻不孕,就醫進行精液檢驗才發現罹患無精蟲症,理學檢查睪丸、附睪都正常,卻摸不到輸精管,研判為先天性兩側輸精管缺失,雖有正常射精,但精液中卻沒有精蟲,醫師指出,需嘗試從睪丸內取精生子。
另一名33歲男性,婚後一直不孕,經精液檢驗發現是無精蟲症,生殖器理學檢查發現睪丸直徑不到2公分,比正常3公分以上稍小,附睪和輸精管都正常,荷爾蒙檢查和染色體檢查也正常,可能是不明原因的睪丸萎縮。後經醫師睪丸手術取精成功,讓他與太太圓夢生子。
無精蟲症分2類病因
書田診所泌尿科副院長洪峻澤表示,無精蟲症是指精液中沒有精蟲,雖有正常射精行為卻成空包彈,但不表示患者睪丸內完全沒有精蟲。引起無精蟲症的原因大致分成2類,其一是「阻塞性無精蟲症」,其二是「非阻塞性無精蟲症」:
阻塞性無精蟲症
睪丸本身功能正常,但精蟲輸出的管道(如附睪或輸精管)阻塞或缺失,導致精蟲無法輸出,造成無精蟲症。特徵為睪丸大小、性荷爾蒙分泌正常。
- 常見原因如先天性兩側輸精管缺失、曾經做過結紮節育手術、兩側慢性附睪發炎、攝護腺雷射手術後的逆行性射精等。這類型的無精症從附睪或睪丸取精的成功率很高。
非阻塞性無精蟲症
睪丸本身功能衰竭,無法製造精蟲,超過半數至今仍找不出原因。
- 已知病因包括染色體數目異常、Y染色體顯微基因缺損、睪丸腮腺炎、癌症化療、隱睪症等。可嘗試直接從睪丸手術取精,但找到精蟲成功率,比阻塞性無精蟲症低很多。
- 此外,僅有不到3%的病患是因腦下垂體的性促激素缺乏,導致睪丸造精功能低下,可用荷爾蒙治療。
從睪丸取精仍能治療不孕症
洪峻澤指出,除了曾接受過攝護腺切除手術的患者,可能產生逆行性射精的後遺症,無論是阻塞性還是非阻塞性無精蟲症,都會有正常射精行為,因此男性民眾常會罹患無精蟲症不自知,通常都要透過婚前生殖檢查,或是不孕症檢查,才會意外發現罹患無精蟲症。
此外,洪峻澤提到,男性常見的精索靜脈曲張,發生率高達20%,常會造成精蟲數目及活動力不足,卻很少嚴重到無精蟲症。「很多男性被告知是無精蟲症的那一刻,幾乎都會感到晴天霹靂、慌張無措,但其實只要釐清病情,還是有生機。」
洪峻澤說,近年來治療男性無精蟲症不孕症的重大進展,就是顯微睪丸取精手術(md-TESE),將睪丸切開,進行地毯式探查,取出較彎曲粗大的細精管,粹取出精蟲,猶如「米粉裡面找麵條」;再配合女性不孕症生殖技術,達到生育的目標。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