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當心無聲殺手 全面解析攝護腺癌

常春月刊

更新於 2019年12月18日04:25 • 發布於 2019年12月17日16:00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1期

文/張玉櫻

 

根據一項台灣研究數據顯示,初次診斷就已經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患者,占所有病例的34%。因此,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是相當重要的議題。

 

三大危險癌因子

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暨微創手術中心主任蔡曜州指出,與攝護腺癌相關的危險因子有三項:

1.年齡增長:年紀越大罹癌風險越高。然而,有些長者的攝護腺癌發現時很早期,就算不治療也沒有影響,追蹤觀察即可。

2.種族:黑人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較高,亞洲人相對較低。

3.遺傳:建議50歲之後的男性進行攝護腺相關檢查,若一等親有罹患攝護腺癌者,則為攝護腺癌的高危險群,最好40歲之後即開始定期追蹤檢查。

 

蔡曜州指出,早期攝護腺癌大多沒有症狀,但若男性發現有頻尿、無法完全排空尿液、急尿、尿流細小、須用力解尿、夜尿次數增加等症狀,建議務必就醫檢查。攝護腺癌晚期症狀會很明顯,症狀依癌細胞轉移的部位而異。例如轉移到骨骼,可能導致病理性骨折或骨骼疼痛;若轉移到膀胱,會出現血尿;若侵犯到輸尿管開口,則造成尿路阻塞;嚴重者轉移到腎臟會造成腎積水、影響腎功能;轉移到直腸,會導致便秘;轉移到骨盆腔淋巴結,將造成下肢水腫,嚴重者產生陰囊及下腹部水腫;肺轉移早期可能沒有症狀,晚期會出現呼吸困難、肺積水等現象。

 

PSA、PHI檢測,可知得癌症風險

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簡稱PSA)可得知是否有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因此,有排尿問題的患者都應抽血檢驗PSA。PSA的正常值為3~4ng/ml以下,但並非PSA超過4的人,就一定是罹患攝護腺癌;或低於正常值的人,就一定沒有攝護腺癌。

 

然而「攝護腺健康指數」PHI(ProstateHealth Index)的專一性比PSA更高,以亞洲人而言,PHI指數達40以上,就是攝護腺癌的高危險群。蔡曜州表示,PSA數值如果偏高且原因不明,應檢驗PHI,若PHI指數也偏高,會建議進行切片或MRI檢查,才能確診。

 

攝護腺癌分4

確診為攝護腺癌之後,最重要的就是確認臨床分期,可經由直腸超音波檢查(TRUS)、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核磁共振造影(MRI)、骨骼掃描(Bonescan)、正子掃描(PET)等影像檢查進行確認。攝護腺癌主要分四期:

 

第一期:癌細胞局限在攝護腺組織內的早期。

第二期:癌細胞仍局限在攝護腺組織內,但肛門指診或影像檢查,可摸到或看見攝護腺有明確的腫瘤。

第三期:已經侵犯到鄰近的組織,如儲精囊、攝護腺包膜。

第四期:癌細胞已經遠端轉移到骨骼或其他器官。

 

8種治療方式

1.根治性切除手術

利用外科手術,包括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以及機械手臂手術,可將癌細胞侵犯的部位切除。蔡曜州認為,不論是早期或是第三期攝護腺癌,以機械手臂進行切除手術都有良好結果,其優點是操作靈活、視野清楚、影像立體且可放大,可協助進行臨床判斷、傷口小、出血少、復原快。

 

其他的開刀操作方式還有冷凍治療、海福刀,其優點為手術無傷口、不切除、不出血,但僅適用於第二期之前、小病灶的攝護腺癌病人。

 

2.新式手術加速術後復原

近來開刀方法發展很多新技巧,由於膀胱和攝護腺是黏在前腹壁,以往是將它們整個分離下來,將攝護腺切除,再重建膀胱和尿道,其缺點是會破壞大部分穩定膀胱結構的組織及腹膜的完整性。

 

現在的新做法則是在保留膀胱前間隙下進行手術,將攝護腺和癌組織整個包膜切除,留下正常的組織(例如膀胱週圍的韌帶、括約肌韌帶),如此可加速病人術後復原。根據蔡曜州的患者統計資料顯示,施行新式手術,病人開完刀拔掉尿管就可控制尿意而不漏尿的機率大約達5~6成,對比傳統的開刀不漏尿僅2~3成的機率,效果有明顯的差異。

 

3.第四期治療新觀念,有效延長存活期

蔡曜州指出,以往發現是第四期攝護腺癌或是癌細胞轉移,大多以荷爾蒙注射治療為主,會產生兩種情況,一是病人對荷爾蒙反應良好,可以存活10年,甚至更久;另一種是病人對荷爾蒙治療反應不佳,餘命會很短,疾病嚴重度加速,這是令人擔心的狀況。

現今對於攝護腺癌的治療已有新觀念,是將最有效、合併治療放在第一線,這時身體狀況最好、治療的反應最佳。蔡曜州強調,如果評估病人為高惡性,且是多處轉移的第四期病人,建議一開始就進行「化療+荷爾蒙治療」,病人存活期可延長1~2年。

 

極少數化療控制不佳者,可儘早啟動後線標靶治療(口服荷爾蒙藥物),但針劑荷爾蒙治療仍需持續。由於第四期攝護腺癌無法治癒,但後線的治療可幫助病人與癌症和平共處。

 

4.放射線治療

利用具有穿透力的高能量光束或粒子殺死癌細胞或阻止其增生,搭配CT或MRI的精確定位,可盡量避免傷及週邊正常組織和皮膚。不用住院治療,過程不會流血、不會痛,需要連續8週的時間,於週間到醫院治療。

 

5.荷爾蒙治療

這項注射治療須終生進行,可降低體內男性荷爾蒙濃度以抑制癌細胞,並非根治性療法,因此不是第一、二期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不過,卻是第四期攝護腺癌最重要的第一線治療。

 

6.化學治療

注射抗癌藥物經由血液循環殺死癌細胞的全身性療法,適用於多發性癌細胞轉移的患者。一個療程進行6次點滴注射,每次間隔3週。

 

7.積極監控

積極追蹤病情變化、定期檢查PSA,不接受治療。適用於年長且癌細胞分化良好、預期一生不會因癌症而致命的病人。

 

8.追蹤觀察

不接受治療,直到有症狀或出現轉移現象,再進行荷爾蒙治療,或執行簡單的紓解症狀手術。適用於年紀大、身體狀況不佳,或有多重慢性病的患者。根據統計,這類病人有9成是死於其他疾病,而非攝護腺癌。

 

治療常見的副作用

手術的副作用主要是尿失禁,不過如今開刀技術良好,大約一個月後排尿控制能力可恢復7成,9成以上的病人不用擔心一年後會再尿失禁。放射線治療可能影響解尿、排便及勃起功能;也可能產生疲倦、頻尿、解尿不適、肛門口皮膚微腫等副作用,治療結束後多會逐漸復原。荷爾蒙治療可能出現體力差、骨質疏鬆、變胖、性功能障礙、貧血等副作用。現今化療的副作用程度已沒有以往嚴重,可能有免疫力降低、白血球及血小板下降、落髮、食慾不振、虛弱、腹瀉等現象,治療結束後會逐漸復原。

 

 

治療後,存活期及預後都不錯

攝護腺癌相對其他癌症而言,是治療效果及預後較好的癌症。蔡曜州表示,攝護腺癌早期、低風險、惡性度低的病人,治療之後的存活期可達10幾年,甚至30年,不須太擔心,持續回診追蹤即可。若是中度風險的病人,治療後大約可存活10幾年到20年,預後相當不錯。

 

侵犯性比較高的病人,接受良好治療,第三期的病人之5年存活率約7~8成,而且多數病人存活超過5年,甚至10年以上;第四期病人的5年存活率將近4成,預後也不差,好好接受治療,可存活5年以上,甚至更久。

 

必知!治療期5注意事項

1.由於免疫力降低易受感染,應避免到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病人,就醫及外出務必戴口罩。

2.多補充水分,建議每天攝取1500~2000c.c.,以減少藥物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應。

3.攝取天然的均衡飲食;避免攝取加工食品、精緻飲食、甜食、反式脂肪、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高油脂、醃漬、燒烤、油炸等可能的致癌食物。

4.禁菸、禁酒。

5.切勿購買廣告不實的健康食品或藥品,以免傷肝腎、干擾治癌藥物療效。若要使用,務必尋求主治醫師的意見。

 

延伸閱讀:
頻尿、尿尿不順 可能是攝護腺發警訊
中老年男性多運動,可預防夜尿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