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待產包怎麼準備最實用?準媽咪產前必知問題總整理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19年10月03日15:08 • 發布於 2019年10月03日00:00
待產包怎麼準備最實用?準媽咪產前必知問題總整理
待產包怎麼準備最實用?準媽咪產前必知問題總整理

何時要準備待產包?

李昭暉護理長表示,孕婦要足月以後才會進入待產狀態(除了有特殊緊急狀況例外),通常第三十七週再開始準備待產包就來得及。

 

待產包需要多大呢?

就當作是去三天到五天的旅行,包包能裝這些天數的東西就夠了;有些孕婦也會拉行李箱。因人而異,沒有特別的限制。

 

待產包會因剖腹產或自然產而有所不同嗎?

李昭暉護理長表示,其實兩者內容物大同小異,差別在於剖腹產必須準備束腹帶,由於媽咪的肚子在剖腹後會有傷口,當肌肉鬆弛及晃動,容易拉扯傷口造成不適感,用束腹帶有助於固定皮膚肌肉,減少傷口拉扯不適;自然產則是看媽咪自身的需求而定。

選購束腹帶時大小很重要,要以生產前的體重評估,因為寶寶生出來後,媽咪的身材不會立刻恢復,所以不能買太剛好的尺寸,現在多半都是自黏式的,較沒有尺寸不合的問題,一般的醫療用品店都買得到,建議買醫療用的,彈性度較夠、透氣度也可以自己選擇。

 

是否有更簡易的待產包?

李昭暉護理長表示,如果不想帶太多東西,其實個人盥洗用具及產後生理性物品都可以不用帶,只需要帶證件,因為醫院裡的便利商店及醫療用品店大多都是24小時營業,隨時可以購買,但是身分證、健保卡及孕婦手冊則是必備的。此外,若是雙重國籍或是具有外籍身分的寶寶,則需要父母兩方的護照及身分證影本。

 

除了待產包外,去醫院還要準備什麼物品?

李昭暉護理長表示,如果是開車載新生兒往返醫院與住家,安全座椅是不能少的,此外因為初生兒特別小,所以安全座椅也要選購可以固定初生兒的,因此父母親應事先規劃如何將初生兒帶回家,以及該為此做什麼樣的準備。

 

  (資料來源: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

 

常見待產問題有哪些?

自然產篇

 

有什麼症狀時需要去醫院?

呂彥鋒醫師表示,一旦有產兆出現時,就是該來醫院的時候。產兆分成三種,分別是破水、規則宮縮及落紅。但是有些孕婦可能還是不明白:「落紅要落到什麼程度?」、「破水又是怎麼樣子?」、「收縮應該是什麼樣子才需要來?」,以下將更詳細的說明:

初產婦(第一次生產的孕婦)如果剛發生落紅,大多應該沒那麼快生產,可能還要等大約一週左右(但也可能因人而異),因為子宮頸逐步在撐大,直到落紅量達到月經第二天的量,代表子宮頸呈現比較成熟的狀態,最慢這時候必須盡早至醫院。不過如果準媽咪沒辦法判斷,也可以提早來醫院檢查,讓醫師內診確認目前子宮頸開展到什麼程度,讓醫師檢查會比準媽咪自己判斷來得更妥當。

至於破水通常較容易與尿失禁搞混。羊膜袋在子宮腔裡,因為種種因素而發生破裂(例如:感染、子宮收縮力量既強又急),有些人甚至會感覺到肚子有「蹦」的一聲,有些人則會以為是漏尿,這時候也是要到醫院檢查。

至於子宮規則收縮,則針對初產婦與經產婦(先前已生產過的孕婦)有不同的建議:初產婦如果間隔每三分鐘收縮一次,則必須就醫檢查(如果家住較遠,要更提早就醫),不過初產婦的待產時間大多比經產婦長,子宮頸成熟的時間也比較慢;至於經產婦,一旦收縮頻率達每五分鐘一次,就必須趕快來醫院。

 

待產時會很不舒服嗎?

剛開始子宮頸尚未完全擴張時,其實沒什麼感覺;通常擴張到三公分以上,就會有收縮的疼痛,而子宮頸全開時最不舒服。

 

順產的關鍵?

順產與否通常仰賴三個P,分別是:Power(媽咪本身的力道)、Passenger(寶寶)和Passage(產道)。但呂彥鋒醫師認為,除了上述三者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P,就是Psychological(心理),若媽咪心理上沒辦法面對後續的產程,或是有其他因素影響到心理層面,就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轉成剖腹產。前面三者為客觀因素,如果媽咪的力道真的無法將寶寶推出來,醫師也可以採取真空吸引或擠壓肚子的方式,讓寶寶生出來;但是有些產婦在第二產程的最後階段,無法繼續堅持繼續用力,也不願意被推肚子、接受真空吸引,就可能會自行選擇剖腹產。

 

真空吸引會減低媽咪的疼痛感嗎?

呂彥鋒醫師表示,真空吸引是為了加速產程,若子宮頸全開但力道不足,就會透過外部給予力道,輔助媽咪生產。不過真空吸引依然有風險,最壞的風險就是發生寶寶頭皮甚至帽狀腱膜下出血,導致低血壓休克甚至死亡,發生的機率較低,但是仍有一些媽咪堅持拒絕進行真空吸引。

 

如果已經破水或落紅了,可以洗澡嗎?

呂彥鋒醫師建議最好不要,尤其破水的話則是萬萬不可,因為破水是羊膜腔破掉,羊膜腔裝的是羊水及寶寶,原本是對外隔絕的,破水容易使外面的細菌有機會蔓延進去,若洗澡的話可能會把外部細菌帶進子宮,因此建議如果破水就儘早入院待產,避免寶寶在子宮內感染,對寶寶和媽咪都不好。

呂彥鋒醫師補充,如果是落紅的話,洗澡比較不影響;不過一旦有像第二天月經的量,就請盡快就醫,不要再洗澡了。

 

待產時可以喝水與進食嗎?

呂彥鋒醫師表示,如果主治醫師預期孕婦可以自然產成功的話,就會建議產婦正常進食,也就是餓了就可以吃東西和喝水,不過在食物挑選上,建議產氣或油膩的食物不要碰,油膩的是怕吐、產氣的怕肚子會脹,這些都不利於待產。

 

「多走樓梯比較好生」是正確的做法嗎?

呂彥鋒醫師表示,以往指的「走樓梯有助生產」,是因為增強走樓梯會用到肌肉,可以增進順產的機會,媽咪本身肌肉量其實很重要,如果肌肉量不足的話,容易沒什麼力道將寶寶推擠出來,所以多走樓梯的確有助於順產,但要注意安全。

 

 

待產期間如果感冒,可以吃藥嗎?

呂彥鋒醫師表示,產科醫師過濾後的感冒藥是可以服用的,無論是發燒或其他症狀都可以服用,只要避免會影響寶寶的藥物即可,像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就比較不適合。

 

減痛分娩可以加量嗎?

呂彥鋒醫師表示,減痛分娩是在孕婦的硬膜上,留一個管路後利用幫浦加藥劑,疼痛時可以按壓,這是硬膜上的麻醉。

減痛分娩,可能會造成孕婦血壓降低,血壓降低會使孕婦血液灌流不足,影響寶寶的供氧。不過孕婦在施打減痛分娩後,血壓降低的現象是短暫的,之後就會逐漸回升,只要在胎兒沒有安全疑慮的情況下,就可以繼續待產,但是在待產過程中,也需要裝備胎心音監測器,隨時掌握胎兒的心跳。

 

當胎兒心跳不穩時,就要立刻生產嗎?

當子宮頸尚未全開,但是胎兒心跳已經不穩,無法預期接下來產程還有多長時,醫師就會建議要立即剖腹,這就是所謂的「吃全餐」。呂彥鋒醫師表示,吃全餐有三個主要原因,分別是產程遲滯(生太久生不出來)、胎兒窘迫(胎心音不穩,在媽咪肚子裡不安全)以及胎兒不是以頭部下降(先露部位不正確),當醫師在內診時發現摸到的不是頭,可能摸到臉、臍帶、手指頭…等等,都要立刻轉成剖腹產。

 

相較初產婦,經產婦一定比較好生嗎?

這是一定的,通常經產婦的子宮頸被前一胎的寶寶撐過,就會比初產婦生得快,之前生產過也會記得用力的方式,此外依臨床經驗,年輕婦女也比高齡產婦生得快。

 

有沒有比較好生的方法?

呂彥鋒醫師表示,要看醫療團隊會不會加藥物增進孕婦順產,例如:有時候產婦力道不夠時,適度使用子宮收縮劑,或是使用放鬆劑幫助子宮頸擴張,在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可用藥物做協助。

 

自然產,家屬可以進來產房嗎?

李昭暉護理長表示,通常可以有一位家屬陪產,不宜太多人,也希望陪產者盡量站在產婦的身旁近頭側,並且按照醫院感染管制標準,穿戴隔離衣帽腳套及外科口罩,準爸爸如經接生醫師同意指導下,參與新生兒斷臍手續時,會另外穿戴無菌手套。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